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巧妙随文 灵动识字
范文

    朱海英

    摘 要: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然、灵动地识字,这就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中精心用好教材,灵活使用识字方法,巧妙有效地随文识字。当然,课堂书写环节也是识字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应灵动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随文识字教学避免了机械的烦琐记忆,打破了枯燥乏味的识写,让孩子在学文中自然识字,灵活识字。

    关键词:精心组织;灵活识字;灵性课堂

    识字教学不是机械地认識生字、识记字形,而是要引导学生在读文中识字,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过去我们在识字时,往往利用一节课的时间集中识字,识写的教学至少要花费30分钟,看似很扎实的识字教学,置于实践和运用中反馈的效果并不理想。

    随文识字是由文入手,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不是孤立的识音记形。由字到词,再由词到句,或将语句纳入一段文字中去理解,赋字于情感和灵魂,让识字充满情趣。

    一、精心组织教学,合理随文识字

    低年级阶段“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认少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有效地进行随文识字,从而构建灵动的识字课堂。

    1.依据生字分布,灵活随文识字

    生字在文中分布位置不同,如果生字集中在写景的段落,就可以在引导学生朗读时,理出关键词,从而进行随文识字。一年级上册《秋天》一文,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说出秋天的特点时可以借机理出:“天气、树叶、黄了、一片片、落下来”,并出示相关句子引导读中想象看到的景象,变抽象为形象以后,随机引入要认读的生字“秋、气、了、树、叶、片、落”和要求掌握的生字“了、片”,生字的教学水到渠成。

    有些生字零散地分布在课文内容中,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和相关的词句进行随文识字。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一文时,在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清“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引出词语“时候、觉得、自己、穿衣服”等词语从而随机指导学生认读生字“时、候、觉、得、自、己、穿、衣、服”等字,相机指导书写“自、己、衣”三个字。依托文本秋水无痕般导出生字,自然而灵活。

    2.扣住关键词语,随文理解识字

    在随文识字时要抓住关键词语,借助具体语境识记。一年级下册《项链》,文中第一自然段中“蓝蓝的”“又宽又远”是重点词,它形象地描写大海的辽阔以及色彩。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两个关键词串起课文内容,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在学生读中感受大海的辽阔时,迁移运用“又×又×”说话,学生在不经意间就认识了“蓝”和“又”这两个生字,有效地解决了孤立识字造成音、形、义分离的问题,巩固了词语,强化了运用。

    3.整合识记形式,复现理解识字

    结合字形特点通过儿歌或短语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提高了识记效率。如在教学带“青”的字,可以让学生记住儿歌“有水山清水秀,有日晴空万里,有心真情无限,有目火眼金睛。”学生在读、比中,就把这些字区分开来了。再创文本,复现生字,加深理解,重复记忆,有效区别就顺应而生。

    二、灵活识字方法,有效随文识字

    汉字是有灵性的,是音、形、义、情的结合体。在教学中创设随文识字的教学情境,会起到教学无形的效果,从而呈现教与学无痕的灵性课堂。

    1.结合语境识字,体验理解字词

    我们可以结合课堂情境生发理解学习课文字词。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有个环节,请小朋友上来把小画家的画贴在对应的小动物的下面。孩子上台,教师随机问道:孩子们,你们留意了吗?刚才这几位同学是走了几步走到老师的面前的。(生猜)几步就是不确定的步数,不是很多步。(出示字卡:几步,指名指导写“几”)

    2.借助图片识字,化难为易识记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形象、直观,利用有形的图片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发散识字的想象力,提高识字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中“竹”字时,我们可以出示一幅漂亮的竹叶图,然后指导学生观察,竹叶尖尖的,真像“竹”字的两撇呢!“竹”字的竖和竖钩又多么像两根竹竿呀!随后小鸡的爪子图与之对比,学生脱口而出“小鸡画竹叶”,学生既理解了小鸡的爪子像竹叶,又记住了“竹”的音、形、义。

    3.依据文本语句,对比理解识字

    表意功能是汉字的一个最大特点。在随文识字中我们把文字的表意与课文句子相应和,把相近的字放在一起对比、强调,对记忆生字有积极的作用。例如:《乌鸦喝水》一课中“渴”与“喝”是形近字,学生识记起来容易混淆。我们可以出示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引导理解“口渴”需要水,“喝水”要用口。比较理解,学生不仅记得快,而且记得牢。

    三、识写巧妙融合,灵动随文识字

    传统的生字教学中,我们一般会采用集中写字,或根据字的结构分类写字,这样可以让学生一下子书写很多生字,但记忆的效果不佳。而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安排课堂书写,识字的方法更加灵活,学生也容易接受,记忆也更加深刻。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我们引出课题以后,相机引导学生在读课题时认识“比、尾、巴”三个生字,要想读好课题就要读准“巴”,读出轻声,随着板书课题指导书写“比”字自然而巧妙。

    “随文识字”使字词与文本融会贯通,采用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还能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字词、运用字词做好铺垫。我们要研读文本,巧具匠心去探索识字与阅读的最佳结合点,帮助学生寻找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让识字教学自然而有效,让识写教学充满灵性和活力!编辑 冯志强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7: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