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台上台下“零距离”: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巡视指导的策略研究 |
范文 | 周香红 杨正刚 区域内综合实践“跨校教研”活动中两堂汇报课,主题都是《春风暖人心》: B老师坐镇讲台、视而不巡,反正事先演练过了,他就让孩子们按小组逐个汇报就是了…… C老师却是满场飞奔,积极地投入到每个小组里边“讲解、讨论”;C老师热情风趣,整堂课都洋溢着欢笑声;C老师的各种奖励手段也是层出不穷,据说“奖贴”还是师生自己制作的……可是,上着上着,课堂不知怎么就乱了:孩子呢,为了争抢“奖贴”乱了起来;老师自己呢,这么多奖励手段,竟然自己把自己也弄成了“丈二和尚”…… 询问后发现,B、C两位老师分别将问题归结到了年纪太大或经验不足:B老师自认为年龄偏大,不知道自己该为学生提供什么帮助,干脆“扬长避短”、走走老模式——八九十年代的班队课不都是那么上的吗?C老师认为自己太年轻,不知道巡视指导从哪里入手,干脆从头开始,一头扎进去,反正我尽力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巡视”若要实现台上台下“零距离”“无障碍”,该如何审视与定位呢?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巡视指导的主要问题 让我们轻轻抬起头,将思绪进入更广阔、更鲜活的时空:围绕综合实践活动中期指导“课堂巡视”这一主题,我们搜集并回顾了区内外三四年来(2013—2017年)近30节优质课、研讨课的教案设计、课堂实录和视频录像,借助“活页式听评课单”等多种思维工具进行了主题讨论和可行性分析: (一)巡视指导的目标设定:不到位 课后交流过程中,D老师继续深度小结:第一,承认学生课业负担偏重,使得学生“春风行动”水分很大,学生纸上谈兵居多。第二,承认高估学生,教师指导力度不够。但从我们听课这一方而言,D老师的解释说明显然是无法说服我们的:(1)如果学生缺乏兴趣和动机,现场那么多涉及社区、家庭的爱心服务资料从何而来?(2)所谓高估学生,那么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学习起点如何来衡量?(3)也是我们最关心的——你在学生汇报前进行了课堂巡视,你的巡视目标是什么,指导过程中有没有关注和预设目标有出入,甚至有矛盾? (二)巡视指导的范围调控:不科学 B、C两位老师到底缺的是什么?肯定不仅仅是年龄与经验。如果你从事过体育教学或者户外活动的教学指导,你可以发现两位老师其实犯了一个巡视指导的常识性错误——站位。虽然活动课程的开放性、松散性和动态性与体育课、户外活动还有较大的差距,但肯定不能小视。论经验,年龄大的B老師不会缺吧?但长期从事以知识体系为核心的传统学科教学,B老师等早已习惯了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哪怕是曾经的少先队队课,哪一个不是经过了事先排练的?与巡视指导何干?充其量也是“巡而不视”! C老师呢?恰恰相反!譬如“奖贴”,其使用合理与否显然是要与师生的观察和引导紧密结合的。既要满场飞奔又要定点定位的巡视调控,两者之间点与面的范围转换C老师显然还有许多功夫要花。 (三)巡视指导的评价奖励:过了火 从现场来看,C老师在本次中期指导中至少有梳理服务困惑、改进服务建议、特色服务展示三个环节需要学生较长时间的集体讨论和展示,免不了一边巡视指导一边评价奖励,颇费精力和体力。评价的设计初衷并没有什么差错,但问题是操作策略和评价范围稍稍“过火了”!俗话说,你好我好大家好,就是什么也不好!你有奖我有奖,就是谁都没有奖。C老师的事实告诉我们,由于奖励太过频繁,大大转移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根本无法发挥“诊断问题、促进发展、改进活动”的评价目的。 那么,中期指导课中又该如何扫除上述的巡视指导“障碍”,实现巡视指导“零距离”呢?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巡视指导的优化策略 (一)“预”“生”结合,调整目标 我们所面对的小学生具备好奇心重、求知欲强的优点,同时也具备持续注意力短、汇报手段单一的缺陷,因此,虽然我们在课前会进行“相对充分”的准备,但还是要预设一定的弹性生成。 课堂巡视后,结果可能有三种“发现”: ①各个小组的准备都比较差劲,与预期目标相去甚远; ②少数小组准备出色,与预期目标略有差池; ③各个小组都有出色的准备,符合预期目标。 譬如D老师,他所得到的结果显然是“发现①”。我们的建议是——降低目标、用好《手册》第10页中的“经验框、光荣榜”,按预先准备的第二套预案操作: 师(暂停巡视):嗯,老师发现了,同学们在探究过程中都非常努力,而且有了许许多多的收获。不过老师现在需要同学们的帮助,除了“介绍资料”之外,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累累硕果呢?有没有试过你们的“经验框、光荣榜”? …… 如果学生响应较多,那就顺其自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选择并具体怎样改进,教师选择性巡视,并根据进度予以一定的交流和修改;如果学生依然没有积极的响应,不如将话题再次抛到学生中间,教师深入巡视,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讨论改进中期实践的几种可能性,并尝试修改中期改进计划…… (二)遵循规律,抓牢时机 从学科规律来说,课堂巡视时机的把握要关注疑难点、顺序点和学习起点;而从儿童身心规律来看,我们不仅要关注大局、关注小组,还要关注一些细节——譬如孤单者和分心者。 2016年3月,XL小学胡老师再一次执教《春风暖人心》中期指导课,小胡沿用了其他老师的“小鱼吸烟实验”,并借此了解并体验吸烟的危害:“当我来(巡视)到第三小组的时候,我发现第三小组的试验速度似乎特别慢——其他小组按照实验步骤操作,小鱼儿都已经濒临死亡,但这组的小鱼儿还游得那么精神。我靠近了他们,左手轻轻地放在了一个小男孩的肩膀上,忍不住问道:‘你们都按照老师说的做了吗?小组里的同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身边的小男孩轻轻地碰了碰我的手背,弱弱地说:‘老……老师,我们的瓶子(装有烟丝的瓶子)倒翻了……‘哦?哦!我看了看眼前这个平时一声不吭的小男孩,渐渐抬起的左手又落回他的肩膀,再轻轻地揉了几下,赞许地说:‘谢谢你,帮我们找到了答案!” 为什么要进行课堂巡视?不正是为了准确地获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吗?或许你会说,这是偶然。但不正是这个偶然提醒了我们:有时,巡视在学生中间,那些过于优秀、过于普通的学生往往会麻痹我们的眼睛,原来一切如此正常;反而是那些不善言语的孤独者或者“顽劣成性”的分心者,却会在不经意间提醒我们——关注“我”,把握时机,让课堂这片水面荡起一圈圈小涟漪…… (三)居中定位,因时辐射 同事王老师颇有经验,他告诉徒弟:“你不是觉得不会巡视?不会指导吗?不要紧,你先跑到课堂中央,先站稳了!”这话语可是经验之谈——你仔细观察一下,大凡凸顯活动、凸显经验的学科,教室内的桌椅摆放通常是为了方便小组合作、小组讨论的。中间“站”位,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你站在原地转一圈,观察一遍,哪个小组分心的孩子最多你就往哪个小组跑,这叫初步定位。过去了你干什么呢?不是小组讨论吗?小组讨论肯定有一个向心点,分心的不是好动的就是开小差的,这些同学必然会影响组内讨论。朋友王老师处理这类情况是个中高手——他不批评也不指导,他只是作比较或者再“煽动”:“看看,你们几个男孩子,难道连女同学都比不上?比比,看谁的主意多?”“嘿嘿!小同学,你们隔壁那个小组都快完成了呶!看看那几个男孩子,难道比不过他们啊?” 第三步,按照前两步再来一遍。 第四步、第五步,你就可以步子迈大一点了,找一找相对讨论的较好的小组——难道整个班还怕没有优秀的同学没有优秀的小组? 至此,你的课堂巡视指导基本完成了任务——既有突破,你控制了气氛、关注了个别;也有亮点,待会儿汇报的时候,你不是先可以让那几个相对优秀的同学或者小组来试试吗? (四)鼓励为主,旁敲侧击 综合实践活动的中期指导强调自主性、开放性的学习以及多元评价、互动反馈。正如《学记》所言:“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因此,联系纲要所阐述的定义、理念,悉心体会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课堂巡视指导的基本功能,本课程巡视指导的评价原则一般可以概括为:其一,旁敲侧击,适时评价,既有助于调整学生的持续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气氛,又培养学生耐心倾听和思考的良好习惯;其二,鼓励为主,适度评价,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有效促进信息反馈,拉近师生距离。 (五)借势反馈,以点及面 QY小学的陈老师执教《春风暖人心》中期汇报课——不过,这次主题是“春风采访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梳理问题时,陈老师正好慢慢巡视……忽然,一个名叫欢欢的女孩却放声大哭起来:“那个……敬老院的拐杖爷爷……呜呜……很凶的……不让采访,还不让拍照……呜呜……”一时间,教室里一片哗然……但陈老师却毫不慌张,慢慢地走到欢欢身边,蹲下身子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头发,柔声说道:“是呀!调查采访挺不容易的,不仅有成功的喜悦,有时也难免会遭受挫折!” 站起身来,面向大家的陈老师借题发挥,追问道:“其他同学有没有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呢?” 实践过程中困难与问题的梳理,以及各种各样可能改进的建议,多么及时的应对啊,欢欢的忧虑和题库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柳暗花明”啊! 参考文献: 俞丽萍.小学活动课程手册[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9. 编辑 温雪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