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教学中“互联网+”课堂的构建 |
范文 | 常宝 摘 要: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抑或是在生活中的计算都是十分有益的,而小學数学的学习既是数学学习的启蒙,也是为更高阶段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因而这一学科尤其重要。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数学的难度也是相对较大的。在这一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率。“互联网+”课堂的构建是数学教学的很好选择,能有效转变传统的教学课堂,让课程更加灵活生动,若能科学合理运用这一方式,必能极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联网+”;课堂构建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制度在逐渐完善。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地位,主要依靠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座位上听,要求学生保持安静,认真听讲。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是被动的,保持安静的同时也限制了思维,效率并不高,因此教师应该把课堂留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技术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利用技术的便利,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教学,利用“互联网+”构建课堂,提高学生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进来,为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 一、“互联网+”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构建数学课堂就是利用互联网达到更佳的信息交流,利用其包容开放及信息共享的特性让学生和教师更高效地沟通。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教学方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利用“互联网+”技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于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也能通过数据明了。 同时,通过互联网教师能够获取更多的教学素材来备课,能使课堂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素材,更能方便教师打造更生动的课堂。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教师就可以在网上查找出许多身边的物体与数学中形状相似的图形,如若有需要,也可以选择视频来辅助教学,“互联网+”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对教学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二、以互联网创建生动课堂,培养学生兴趣 数学学习本就具有一定难度,数学课堂相对于其他课堂而言也相对枯燥,在这种情况下,兴趣尤其重要。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如此更能保持更高的课堂效率。而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学习“图形运动”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前制作有关图形运动的视频,将图形运动的过程具象展现出来,如此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知识。互联网能够让教师的课程更加生动,让学生更容易学习数学知识,增加其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生动的课程也更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课堂内学习运用互联网技术外,课外也需合理运用这一技术。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发布课堂的重难点,以及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答题、教师也可以录制一些重难点的微课,让学生进行观看。这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更易让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所在。 三、互联网技术与习题相结合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习题,数学能力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习题的方式来体现,而学生也是通过大量习题的训练来提高数学能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接触到大量的习题,而这些习题对学生真正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好的习题确实能发散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新思路,而有些习题即使做了意义也不大。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习题时,也要注重有效性,注重习题的质量。每个学生的水平不同,易错点也不尽相同,若对班级所有学生都采用一套题目,教学效率就会降低互联网技术能很好解决这一弊端,能够让教师顾及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这一单元时,教师提前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平台上导入设计的一套题目,题目又按难度系数进行分类。学生在做题时,若错处多,系统就会给出难度较低的题目来让他不断训练,逐步增加难度,若学生正确率很高,就可以给出较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计算。运用互联网技术就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极大地提升教育质量。 四、运用互联网开展家校合作教学 学习是小学生生活中最主要的事情。除了有限的课堂外,学生在课外时间也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然而小学生的年纪较小,自律性不强,需要外界的督促,因而家庭的辅助对于学生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但许多家长在对学生督促上也是有心无力,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教导孩子,在这时,家长与教师的及时沟通就尤其重要。一个班级的学生很多,数学教师并没有那么多时间与每个家长及时面谈,而互联网技术就能有效地帮助教师与家长之间及时沟通交流。 数学教师可以建立家长微信群,通过微信群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家长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除此之外,学生在家使用互联网完成网络平台上的作业时,家长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好的了解,如此一来学校与家庭合作能取得更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数学学习是学生的一大困难,随着技术发展,教育方面也得益于技术的进步而进步。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地运用技术来为学生打造更高效的课堂,为学生提供更佳的教学环境。数学课堂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能够极大地便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也能有效转变传统数学教学课堂。在“互联网+”构造的数学课堂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能被极大地挖掘出来,教学质量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海红.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5). [2]周义元.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 [3]南炜燕.“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策略[J].新课程,2019(3). [4]任永丽.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研究[J].新课程,2018(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