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手术前后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效果分析 |
范文 | 朱鹏君 【摘 要】:目的:研究手术前后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不同效果。方法:采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到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匹配的原则将其划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还采取专业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干预手段。结果: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中患者术后肛门排气的整体时长要低于对照组中的患者肛门排气的时长,此时具备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与此同时,实验组术后患者的腹胀、呕吐以及切口感染等症状出现的机率要明显地小于对照组中患者感染病症的机率,此时具备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结论:医护人员强化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力度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机率,由此提升疗愈的速率,达到手术的预期效果,因此手术前后护理干预的手段值得进一步地推广运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胆囊切除术;腹腔内出血;并发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1-03--02 1 引言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就是在腹腔镜观察之下,相关的医护人员使用专门的的仪器装置,利用腹壁小切口在腹腔中进行胆囊切除术的一项医疗方法,现如今,该方法已经渐渐取代了传统型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应用的范围逐渐拓宽。虽然这一方法具备诸多的优势,不过依据相关临床资料显示,该方法易产生部分不良反应,比如说恶心、头晕、腹胀、食欲不振、便秘等等。所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备很强的现实意义,利用相应的护理手段可以更加迅速地提升患者的愈合效果,进而帮助患者尽快康复。采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到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对其提供术前术后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手段,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基本资料 采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到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作为试验的对象,按照随机匹配的原则将其划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层浮动在25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13.2)岁。所以的研究主体都接受了腹部B超确诊,在此之中,出现胆囊息肉患者20例,胆囊结石患者32例,慢性胆囊炎患者19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9例。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长为1至5天,平均4.2天。全部患者都没有患者急性胰腺炎、胆囊癌等不适宜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症。随机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身高、性别以及住院时长等层面上,都具有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因此具备可比性[1]。 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还采取专业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干预手段。具体来说, 在术前护理干预手段方面,具体内容如下:首先,相关的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传教育,耐心地讲述胆囊疾病及其疗愈手段的相关信息,提升他们对治疗方案的认同感;其次,积极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患者对治疗效果及手术可靠性的忧虑与恐慌,由此稳定患者的情绪,提升其依从性,让其积极地配合治疗;第三,督促患者进行深呼吸,维持自身呼吸道的顺畅,学会合理地咳嗽,处理切口的正确方式,由此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机率;值得注意的是,在手术之前的2天不允许患者食用豆制品等易产气的食材,避免在手术过程中由于胃肠胀气而不利于手术视野以及手术后胃肠的康复[2]。 在术后护理干预手段方面,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在手术之后的30分钟里,医护人员需要仔细地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顺畅,向其提供低流量吸氧,仔细查看患者呼吸的幅度以及频率,实时观察患者有没有产生出血或胆漏的问题;其次,手术结束6天后,要引导患者下床进行活动,这样能够缓解腹胀以及呕吐的症状,肠功能康复后就能够食用流食,但是还不允许食用产气的食材;第三,患者需要综合术前熟知的咳嗽方法以及下床活动的正确方式,缓解震动造成的疼痛感;皮下积气大多都是手术过程中残留在人体之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医护人员需要仔细观察局部有无出现气肿,半卧位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一并发症的出现。 2.3 观察指标 仔细观察并登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出血、腹胀、呕吐、腹腔内出血的病的例数。 2.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5.0开展统计学处理,计量信息都要用(x±s)代表,运用t检验,计数信息运用%表示,此时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3 实验结果 实验组中患者术后肛门排气的整体时长要低于对照组中的患者肛门排气的时长,此时具备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与此同时,实验组术后患者的腹胀、呕吐以及切口感染等症状出现的机率要明显地小于对照组中患者感染病症的机率,此时具备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具体数值如下表1所示。 4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外科比较普遍的医疗方法之一,具备手术创伤小,康复速率高,疼痛感小等优势,是胆囊疾病患者比较合理的微创治疗手段。不过因为手术视野受限,极易引发并发症。比如说,恶心以及呕吐是比较多见的并发症,它的产生通常和手术过程中麻醉引起的中枢性呕吐相关,大多数情况下会在手术之后的1至2天内自动消除。本试验中,实验组利用术前术后胃肠功能护理干预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恶心与呕吐出现机率。 与此同时实验组术后多方面并发症的出现机率都要明显地低于对照组,这就说明通过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手段,不但能够提升手术最终的成功率,還可以减少并发症出现的机率,帮助患者的伤口和疾病尽快地疗愈[3]。与此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心理干预以及告知患者正确的咳嗽和活动方式等术前干预手段,可以加深患者对于手术的认知程度,提升治疗的依从性,为手术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术后接受实时监测以及局部气肿观察等干预手段,可以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因此,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