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成语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范文

    朱阿环

    摘要:成语是五千年历史的文明沉淀,是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粹,引导学生挖掘和运用成语,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升华历史知识、了解中华文明传统意义重大。因此,成语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活跃历史课堂的重要法宝。

    关键词:成语;初中历史课堂;运用

    汉字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块瑰宝,而成语就是这块瑰宝中最闪亮的一颗明珠。各朝各代的文化和历史都保存在成语之中。一讲到成语,就鲜活生动地再现那些历史事件、人物。即使对历史不太熟悉的人,也会明白成语的引申内涵,并自如使用。成语已经融入中华民族血液中、生活中,是生命中一部分。它是古代中国人民的创造与智慧,是祖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精粹。因此,初中历史课堂中,尤其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挖掘和运用成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升华历史知识、了解中华文明传统文化,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活跃历史课堂的重要法宝。因此,以七年级上册《秦末农民大起义》这一课,浅谈几点成语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一、以成语作为本课的线索

    成语典故涉及的历史故事很多发生在战国和秦汉时期,这恰好涉及本课教学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上借助与教材的有关成语来作为本课三目内容线索。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理解课文三目内容的内在联系。

    第一目:秦的暴政,用焚书坑儒和指鹿为马两个成语体现暴政。

    第二目:陈胜、吴广起义,用揭竿为旗、斩木为兵、鱼腹丹书、篝火狐鸣和破釜沉舟等成语了解起义过程。

    第三目:楚汉之争,用约法三章、鸿门宴、暗度陈仓、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成语介绍楚汉之争经过、结果。让学生在课前分组,了解、自学这些成语故事。这样也符合新课程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角色也转变了,从课堂控制者和知识生硬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这样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学生很有成就感,也乐于探索新知识。

    二、用成语生动导入新课

    本课用象棋楚河汉界打一成语,作为小游戏导入新课。然后,就楚河汉界介绍其历史渊源,自然导入本课秦末农民起义。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又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本课主题。这样也符合七年级学生感性认知比较强的特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拉近历史距离,贴近生活,锻炼学生表述能力,科普象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本课的一大亮点。

    三、用成语突破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原因,用焚书坑儒这个成语生动再现秦始皇严酷刑法之一:活埋。用指鹿为马这个成语,反映了秦二世统治时期朝政黑暗和腐败。两个成语故事学生比较熟悉,形象地再现历史,了解秦的暴政带来的严重危害,导致秦末农民大起义和秦灭亡。本课难点是秦朝灭亡前后,项羽和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发生变化。通过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用破釜沉舟这个办法,大败秦军主力到楚汉之争中,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的变化,让学生从成语故事中对比战争对象变了,性质也发生变化,从农民战争演变为争夺帝位战争,从而化难为简,突破了难点。

    四、用成语活跃课堂

    传统历史课堂几乎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固然也了解一些历史事件、人物、成语故事,但是这些信息如过往云烟,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更是无从谈起参与课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对提升学生能力和素养更是无益。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讲述相关成语故事或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历史故事,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锻炼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养。

    本课中,第一目:秦的暴政,用图片猜成语,焚书坑儒和指鹿为马,并请有准备的同学讲成语来历。

    第二目:陈胜、吴广起义,就让学生一边讲述鱼腹丹书、篝火狐鸣、揭竿为旗、斩木为兵的成语故事,一边表演历史剧,让学生深刻体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秦的暴政是多么不得人心,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根本原因。

    第三目:楚汉之争,利用地图结合成语故事:约法三章、鸿门宴、暗度陈仓、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成语介绍楚汉之争,并由教师介绍与刘邦有关的历史人物:韩信,以及和韩信相关的成语:胯下之辱、一饭千金、推陈出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功高震主、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鸟尽弓藏。并把这些成语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去了解成语故事,了解韩信这个历史人物。

    五、用成语诠释历史本质

    成语简洁易懂,深入人心,耳熟能详,短短几字就能反映出一段历史,解释社会历史现象,高度概括人生哲理,隐含一定的文化意蕴。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成语不仅可以增强历史教学感染力,增强历史课堂趣味性,还能诠释历史本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本课中刘邦约法三章,就一针见血地点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破釜沉舟,激励学生义无反顾,下决心做事,才能成功的道理。

    六、用成语培养人文素养

    成語博大精深,在理解成语的同时,也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可以说一个人驾驭成语的能力,是判断一个人人文素养基本尺度的重要方面。因此,如果将成语典故与日常历史教学有机结合,就是对学生人格、气质、修养内在品质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本课中有关刘邦和项羽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不同素养,造成截然不同的命运。刘邦从弱到强,靠的是约法三章得人心,鸿门宴隐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机智,从而建立大汉天下。而项羽从强到弱,却是从破釜沉舟一战成名,到鸿门宴目空一切,骄傲自大,刚愎自用,最终导致垓下,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自刎乌江。发生在两位历史人物身上的成语故事就是一堂绝佳人文素养培养课。通过这堂课,深深感受到,合理运用成语,不仅能丰富课堂,活跃气氛,使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让学生从历史角度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家国情怀,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全志聚,宋玉柱.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06(12).

    (责编? 侯? 芳)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