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细节阅读对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意义 |
范文 | 席思博 摘要:《大学语文》作为各高校的公共课,应通过在课堂上的高质量教学,运用细节阅读的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作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文学和语言的阅读和欣赏能力,从而鼓励学生多阅读作品,达到增强学生文学修养的教学目的,真正起到公共课程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大学语文? 细节阅读? 教学质量 《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阅读和研讨,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大学语文》学习需要大量的阅读来实现,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阅读停留在课本上,课外阅读量不大,阅读的方法也较为单一,无法感受到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就本人教学经验来看,细节阅读是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一、细节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语文课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质量,教学上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要从细处着眼,精选一些文章详细阅读、分析细节,要分析得透彻、分析出趣味,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扩大学生理解生活和认识世界的视野。 例如,教学《大学语文》中《以梦为马》一诗。海子这首诗歌体制虽不大,但境界开阔,诗歌的意境有三重:“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表明自己对语言的态度——要去书写一种全新的“诗意”语言;抒发自己对于“诗”的抱负、对困难命运的预感和对自己长诗的信心。这三个层面互相推进彼此应和,结构严谨又极富张力。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尽量在细节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注意细节阅读和细节品读。教学中,我进行了“抠字眼式阅读”。比如阅读“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这一句,“儿子”和“情人”不是一个情感关系系统的词语,因而需要联系前后文进行细致的释义。在这样引导下,学生明白了诗人把物质比喻成情人,代表物质虽必要但却是有距离、可抛弃的;“远方”代表作者的理想不囿于生活的琐碎,而是一种终极追求的宏大理想。接下来分析:“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我让学生联系对生活的体会,谈谈“烈士”和“小丑”象征了什么,“同一道路上”又有什么含义。这样的“抠字眼”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兴趣,超乎预料地分析出“不得不走在同一道路上”表明作者被时代所局限的困惑。了解字面意思后,我带领学生联系现实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诗人所处时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时代剧烈转变,物质欲望空前膨胀,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社会变得纷纭、繁复、多元,让人捉摸不定,很多青年左手抓不到欲望右手还托着理想。诗人这种“探寻式”的语言反映出浪漫的理想被物质所击溃,急切寻找新理想但尚未看清楚方向,这是八十年代青年最深处的哀与伤。学生对于挖掘诗歌细节的“深究”尝到了甜头,如此,对于自己的理解力有了一定信心,对下文的学习提起了较高的兴趣。 再如《共读西厢》一课教学,此文情感、笔法细腻,需要细节阅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体悟,才能真正引起对《红楼梦》甚至中国古典文学的阅读兴趣,从而课余能主动阅读经典的古典文学作品。课文最后的黛玉听《牡丹亭》一段,每一句戏文后作者都描写了黛玉的心理。我带领学生走进每一句话的细节中,感受林黛玉的情感变化。第一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断井颓垣”,黛玉也因觉得自己的美貌和才华被藏在深闺,无力彰显自我、纵有才华也无法施展而内心感慨,进而侧耳细听;第三句“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十三四岁年纪为何感慨“似水流年”?也因青春被困,年华易逝而尚未确定自己的爱情,因此心动神摇;第四句“你在幽闺自怜”,可能想到自己寄人篱下的身世。从开始“感慨缠绵”“侧耳细听”,到“点头自叹”“心下寻思”,再侧耳听时“心动神摇”,再到“如醉如痴、站立不住”,最后“心痛神痴、眼中落泪”,黛玉的每一次心理变化都要和戏文内容对应起来仔细揣摩。理解了这些细节,学生自然就能体会本节宝黛“共读西厢”整个故事引起的林黛玉的情感波澜。这样的细节分析,既能使学生感受到作品的情,也能欣赏到作品艺术的美,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二、细节阅读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主题 文章细节分析得透,对文章理解才能更加深刻。有些作品正是从细节中见深刻,表面看似简单易懂,但不细读就无法窥见作品的精髓。而深入理解作品,对文章有了理性上的分析和情感上的深悟,才能更好地把握主题、参透文义,达到学而用之的效果。 例如,教学《我寄情思与明月》一课。这是一篇寄情明月的诗化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山水人情的眷恋。文章语言优美,情深意浓,富有诗情画意。相信任何老师都会从思乡之情着手带领学生进入文本。对于这种深沉诗意的情感,有的学生是可以体会的,也有的学生可能觉得枯燥乏味。对于生活阅历少、对生活尚未有厚重体验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故乡的思念往往停留在对亲人的思念上,不能真正理解作者情感的厚重以及源于何处。因此,教学时,我抓住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把词语之间的意义关联起来,把句子之间的意义关联起来,从而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通过细节阅读,学生感悟到这篇散文,作者用意识流的艺术手法回忆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用烘云托月的方式记叙了故乡的变化,而这种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恰恰需要通过细节阅读才能更加深刻。作者写作的着力点多在儿时单纯的欢声笑语中,有意识地避开了故乡的古老与沉重,但对故乡那份曾经历过的苦难也是他对故土深厚情感的深刻所在。作者写作笔法上轻手一点的两句话,如果被忽略,读者就难以感受到作品的精华;如果带领学生进入对细节设置的意象和意境的体会和分析之中,则会大大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与深度。因此,教学到此处时,我从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前的景象入手,以作者家乡山东为点,再向全国农村全面展开,让学生结合知识基础想象中国农村从贫瘠走向发展的艰难历程,以及在这一历程中体现出来的中国农民坚忍、勤劳、乐观的精神,这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感也体现在作者在每一个词语后都使用了句号。如此分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提升了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也达成了语文课程输入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教学目标。 三、细节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细节探究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意,而朗读更要建立在对文章理解基础上的再细化。要提高朗读水平,一定要细究文句的每一个词汇、每一个字,与作者共情,并通过朗读进行二次表达。 例如,教学诗歌《相信未来》,这首诗歌创作的背景是“文革”时期,学生对“文革”这个时代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不熟悉,甚至了解甚微,所以对这首诗的“苦难感”、在逆境中前行的主题的理解很困难,只能由老师讲解。但是,仅仅靠讲解是不够的,还要进行朗读训练,才能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也在于对诗歌细节的品读上。例如,抓住几个重点句子和词语:相信未来、凝霜的枯藤、凄凉的大地,等等,反复朗读,反复理解,在朗读中加深体悟和理解。同时,我提示学生紧扣诗中三处“写下”所表达的不同方式,带领学生分析细节:雪花虽美丽,但转瞬即逝,表示第一次对未来的相信尚没有足够的信心;第二次寫下,表示作者的坚持,但凝霜的枯藤和凄凉的大地,显示作者是在没有收获、贫乏、失落的环境中苦苦坚持,枯藤写在地上比起雪花是留有痕迹的,他希望自己的坚持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点点力量;第三次写下,是在困境中奏响激昂的曲调,孩子、曙光,这些表示作者的相信许是一种盲目,但他还是怀有美好愿景,用尽全力执着追求。这样抠住一词一字地分析下来,学生在朗读时,三节诗歌三种不同层次的“相信”就能更好地表现出来。 文学作品的阅读不能只重量不重质。如今许多高校会按时间节点统计学生进入图书馆的次数和借阅数量,如果借阅比率较低,就号召学生多进图书馆。但是号召起不到真正作用,需要把号召这样的外在动员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需求。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要把阅读质量落到实处。大学语文开设时间有限,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产出最大的教学效果,并不在于我们给学生传授多少文学知识,而要通过有效阅读抓到教学重点——突出细节阅读,在细节阅读与欣赏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悟,读出微妙的声音,读出微妙的情感,读出微妙的美感。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效率。学生找到阅读方法和乐趣了,自然会多进图书馆,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终生离不开阅读。 参考文献: 虞登峰,陈国燕主编.大学语文[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