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按图索骥,追根溯源 |
范文 | 桂小兵
摘要:高中阶段平面解析几何教学是教学的一个阶段性难点,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也比较高。解析几何的特点是数与形的完美结合,学生可以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亦可以将代数问题几何化,其中解题思路的拓展是解题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来拓展思路,通过点的产生、点的变化、线的移动等来分析变化过程,帮助学生拓展解题思路。 关键词:平面解析几何? 解题思路拓展? 几何元素? 解题素养 伟大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指出,在解题活动中,首先分析清楚已知元素和未知元素,并找到已知元素与未知元素之间的关联。当然,有时候二者的关联性并不明显,得不到二者的直接关联。这时,我们需要引入一些辅助元素,或预设一些辅助问题,来沟通这些量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到一个求解问题的可行计划。这里的数泛指已知元素,如几何中的点、线等。解析几何解题时,求解计划的拟定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思路拓展的最终结果,这也就意味着,已知元素与未知元素的联系分析至关重要。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亦指出,在平面解析几何教学中,通过指引学生认真作图,分析几何图形特点,分析点的产生、点的变化、线的移动的运动过程,形成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思路。当然,在思路形成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想法,要通过运算来看看哪一种想法更便捷。同时,教师在教学现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向学生展示图形中点、线运动关联性,充分体会变化过程中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体会参数的变化对整个曲线问题的影响,使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利用这些联系形成解题思路,拓展解题思路。 下面结合三个典型例題谈谈高中平面解析几何解题思路的拓展教学。 一、一线而连,按图索骥 典型例题1:已知抛物线C:x2=-4y,过焦点F作一条斜率不为0的直线l与抛物线C交于两个不同的点,记为M、N。连接OM、ON,直线y=-1分别与直线OM、ON交于A点和B点。 求证: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y轴上的两个定点。 解题思路拓展分析: (1)教师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在课堂上分析关系并作出图形,从而演示点的产生及相互动态联系。在作图时,要利用几何画板重点演示:直线斜率变化时,首先引起M、N点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直线OM、ON随之发生移动变化,最终引起A、B两点发生移动变化,此时以AB为直径的圆自然亦在移动。演示过程要简洁明了,相互影响与变化过程要清晰直观。动点M、N的运动变化受直线的位置影响,这个影响可以用直线MN的斜率k来刻画,改变k的取值,直线MN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M、N两点就会相应的发生移动。 (2)A、B点是由直线OM、ON与y=-1相交得到的,故M、N点移动时,A、B点也会随之变化。反过来说,当k确定时,直线MN确定,M、N两点也确定了,直线OM、ON与y=-1相交的点A、B也就随之确定了。因而运动的根源在于直线MN的相对位置变化,直线MN的位置变化成为线索,且可以用斜率k来刻画。从坐标运算的相互关系来说,点M、N、A、B都与参数k有关,则它们都可以用k来刻画,即可以表达为关于k的表达式。 (3)引导学生利用k表达图形中的基本元素点、线。设M(x1,y1),N(x2,y2),联立方程 lMN:y=kx-1x2=-4y,得x2+4kx-4=0。 所以x1+x2=-4k,x1x2=-4。(M、N点坐标与k的关系) 直线OM:y=-14x1x与y=-1联立得A4x1,-1,同理可得B4x2,-1。 由于动点A、B两点坐标的移动受点M、N运动影响,传递下去,自然与k相关。 下面用圆的直径式方程表达以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 x-4x1x-4x2+(y+1)2=0, 化简可得x2-4x1+4x2x+16x1x2+(y+1)2=0, 将x1+x2=-4k,x1x2=-4代入化简,可得x2-4kx-4+(y+1)2=0, 再令x=0,解得y=1或-3,即圆过y轴上的两个定点(0,1)和(0,-3)。 在整个求解过程中,k的变化是整个图形运动变化的起源,顺着这条脉络走下去,结合A、B点的产生过程,用k表达它们的代数关系,思路一线而连,连贯自然。 二、多点串联,寻根探源 典型例题2:设椭圆C:x24+y23=1的右焦点为F。椭圆右顶点为A,在椭圆上任取一点B(B不为左、右顶点),连接AB,记为l,直线l1垂直于直线l,并交直线l于点M,交y轴于点H。若BF⊥HF,且MO≥MA,求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解题思路拓展分析: (1)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作出图形的形状,发现有不少学生无法画出后面的M、H两点及相关直线,同时这也反映了学生没有把握几何图形的特点,没有追根溯源。 (2)利用几何画板给出一种参考作图顺序:作出AB,连接BF,过F作FH⊥FB交y轴于H点,再过H点作HM⊥AB交AB于M。从这个作图顺序中可以看出,当B点确定好以后,BF就确定了,H点就确定了,继续往下,HM也就确定,因为要与AB直线垂直,所以M点确定了。 (3)利用几何画板移动直线位置,B点变化,点H、M也就随之变化,这便是运动的追根溯源,解题过程从图形的运动联系角度来表达就可以了。教师在演示作图时,要强调通过作图顺序发现运动规律,并用动点动态变化展示相互之间的影响。 用直线l的斜率k来表示B点坐标,联立直线AB:y=k(x-2)与椭圆x24+y23=1,消去y,得到方程(3+4k2)x2-16k2x+16k2-12=0。 所以A点横坐标与B点横坐标为上述方程的两个根。 2·xB=16k2-123+4k2, 所以xB=8k2-63+4k2,则yB=-12k3+4k2,此时B点坐标用参数k表达。 接着表达直线HF:kBF=-12k4k2-9,则kHF=4k2-912k, lHF:y=4k2-912k(x-1),所以yH=9-4k212k, 再用k表达直线HM:y-9-4k212k=-1kx,直线l与l1,所以xM=9+20k212k2+12, 要使得MO≥MA,则xM=9+20k212k2+12≥1,解得k≥64或k≤-64。 在对B、H、M三个点的分析串联过程中,k是整个过程中的线索,直线的斜率变化是图形变化的起因。在实际教学时采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变化过程,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解题印象。 三、一脉相连,兵分两路 典型例题3:设椭圆C:x24+y23=1,P1,32点为椭圆上一点,M、N为椭圆上异于P点的两个动点,且kPM+kPN=0,连接MN,记MN斜率为k.求证:k=12。 解题思路拓展分析: (1)教学过程中,首先设计一個绘图展示活动,学生认真审题,利用题干信息,绘制出本题的图像,并清晰地介绍自己的作图思路。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培养其作图能力和准确表达信息的能力。 (2)师生亲密合作,教师利用刚刚的作图展示活动结果,并借助几何画板,绘制本题的动态展示课件。作图时,要体现出直线PM与直线PN的对称性,即二者斜率互为相反数。作图时,先作出动点M,利用对称性映射到直线PN,并找到动点N,即最终呈现出的效果是,当M点发生移动时,N点随之发生移动,二者密切联系,且一一对应。此时,教师可以指出引起M点移动的关键,是直线PM的位置,可以用直线PM的斜率k来刻画。当k确定时,M点确定,结合点M、N一一对应性,N点亦确定,最终MN的斜率也就与k相关。这里的辅助元素k便体现了一脉相承。 (3)教师设计活动,兵分两路。引入辅助元素直线PM的斜率k。 一方面,从M点的产生角度,用k来表达M点坐标。直线PM:y-32=k(x-1)与椭圆x24+y23=1联立,得到关于P点、M点坐标的一元二次方程: (3+4k2)x2+8k32-kx+4k2-12k-3=0, 所以xP·xM=4k2-12k-33+4k2,即xM=4k2-12k-33+4k2,yM=k(xM-1)+32。 另一方面,从运算的类比性角度,用k来表达N点坐标。教师在指出运算的类比性之前,让学生先借助M点的求解过程,表达出N点坐标。学生会经历相同的过程,直线PN:y-32=-k(x-1)与椭圆x24+y23=1联立,得到关于P点、N点坐标的一元二次方程: (3+4k2)x2-8k32+kx+4k2+12k-3=0, 所以xP·xN=4k2+12k-33+4k2,即xN=4k2+12k-33+4k2,yN=-k(xN-1)+32。 教师利用此时的最佳的时机,介绍运算的类比性,学生恍然大悟,定然会印象深刻。 (4)合二为一,直指目标。整理兵分两路的结果,用k表达MN的斜率: kMN=yM-yNxM-xN=k(xM+xN-2)xM-xN=k8k2-63+4k2-2-24k3+4k2=12。 教师利用辅助元素k,充分发挥题目的示范作用,在解题活动中,有助于学生形成多维角度的思维沟通和交流。此外,它揭示了解析几何解题的元素关联性,通过解题实际体验,理解代数运算的类比性。 数学解题探索是一件有趣又奇妙的事情。解析几何既有代数运算特征,又有几何图形特征,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在分析动态变化问题时,要学会追根溯源,从开始到结束,对全局变化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逐步形成良好的解题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G·波利亚.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M].涂泓,冯承天,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