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网络古风音乐的发展现状与文化属性剖析 |
范文 | 内容摘要:为了探究网络古风音乐的发展现状与文化属性,本文对古风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跟踪,对古风音乐的主要类型进行了辨析、对古风音乐的本质特征、基本要素和文化属性进行了剖析,认为当前的网络古风音乐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极富魅力的音乐潮流并自成体系,是一种民族特色凸显、高于流行音乐文化层次的新兴音乐文化,属于大众音乐文化中的小众门类,具有大众文化层次和小众文化主体的双重特征。 关键词:古风圈 古风音乐 古风音乐文化 文化属性 网络古风音乐是互联网上流行的一种新兴音乐文化形式,这一音乐文化形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和壮大,吸引了一大批传统音乐文化爱好者,尤其以青少年学生居多。虽然,对于“古风音乐”尚无统一的定义,但参考百度百科的解释,可以对古风音乐已达成共识的特点概括如下:古风音乐是21世纪新出现的一种音乐风格,注重旋律的优美,多采用民族乐器来演奏,歌词讲求古典雅致、措辞整齐。区别于摇滚等流行乐的金属质感,以及古典音乐的历史厚重感,古风音乐自有其独特飘逸的中国式美感,常在音乐中夹杂念白,让人仿佛回到了小说中描写的古风场景。 一.古风音乐的研究现状 当前,古风音乐的创作以自发组织和业余创作为主,发展还很不成熟,学界对古风音乐的研究也很少,主要表现在对古风音乐的概念和价值探讨、特征分析、文化解读和传播研究四个方面[1]。 由于古风音乐尚无统一的概念,所以几乎每一篇探讨古风音乐的文献都会对其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和归纳。其中,周显宝和熊楚月对古风音乐的源流与类型进行了考辨,但没有形成确切、清晰的概念,而是对古风音乐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跟踪分析[2]。此外,还有少量文献对古风音乐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简单的探讨[3-8]。关于古风音乐特征研究的文献也很少,一般是对歌词特征和曲式形态进行简单的探讨[5,9-13]。文化解读是当前古风音乐研究的重点内容,研究文献不多,但研究的层次相对深入[2,4,14-17]。对古风音乐的传播方式进行研究的文献非常少,一般从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两种传播渠道的传播效果方面进行比较研究[18-20]。 根据以上综述,现有的研究对古风音乐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主要特征和文化功能进行了跟踪和初步探析,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试图从古风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古风音乐的主要类型、本质特征、基本要素和文化属性五个方面进行较为系统地分析,以期准确把握古风音乐的发展现状和文化定位,为古风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古风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众音乐从政治口号式歌曲、样板戏歌曲和称颂领袖歌曲的红歌时代过渡到反映文革伤痛的伤痕音乐、港台流行音乐、西洋音乐和西北风音乐并存的时代,这一过程体现了我国大众对音乐文化诉求的三个因素:对文革的反思,对西洋音乐的好奇和对中华大河文化源流的认同和回归。随着90年代初中国风音乐的兴起和2000年初古风音乐的逐步形成,大众流行音乐文化向传统文化回归的趋势更加明显(见图1)。 具体来看,我国古风音乐发端于为武侠类网络游戏中古体诗词的配乐创作,这种创作需求随着2000年后中国互联网的普及逐渐发展成一种明显的创作潮流。按照古风圈青年网民较一致的看法,古风音乐最早的音乐活动是出现于分贝网(www.Fenbei.com成立于2003年6月18日,现已关闭服务)的古风填词版块和仙剑奇侠传游戏论坛(bbs.pal-club.com.cn)的填词翻唱活动,古风音乐发展的先驱和标志是2007年“墨明棋妙”原创音乐团队的成立。但是,古风音乐的快速发展却是近几年的事情。 从上述时代背景来看,古风音乐诞生的诱因是武侠类网络游戏中古体诗词创作的需求,但古风音乐诞生的内在动力来自古风圈青年网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需求。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少年的爱好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文学素质和艺术修养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使他们对传统文化艺术产生了较强的探求欲望和鉴赏需求。可以说,对于青少文学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提升,我国当下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功不可没的。反过来看,古风音乐与古风圈的发展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因此,古风圈青年网民对传统文化的虔诚和崇敬以及对传统音乐艺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古风音乐诞生的根本原因。 三.古风音乐的主要类型辨析 对于当前互联网上存在的古风音乐作品种类,可以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按表演形式可以分为歌曲和器乐曲,按创作类型可以分为原创类和翻唱/翻录类音乐。图2是按照表演形式和创作类型综合分类的古风音乐的分类树状图。 古风音乐发展的早期形式主要是古典武侠类网络游戏配乐,即古风器乐曲,后来随着人们对古风器乐曲进行填词的风潮兴起,古风歌曲便诞生了,因此古风音乐作品发展的现状是大量的古风器乐曲与数量更庞大的古风歌曲并存于互联网上。无论是古风歌曲还是古风器乐曲都有原创和翻唱、翻录之别。 原创古风歌曲按歌词创作的取材可以分为三大类,它们分别是以網络游戏为载体的古风歌曲、以小说故事为来源的古风歌曲和以古代诗词为题材的古风歌曲。首先,古风音乐中的古风元素最早来自武侠类网络游戏音乐,如《仙剑奇侠传》系列、《幻想三国志》系列和《轩辕剑》系列中的音乐,游戏玩家为古风歌曲创作提供了群众基础和市场需求,在中国韵味浓厚的网络游戏音乐基础上进行填词或重新创作,便形成了以网络游戏为载体的古风歌曲,如游戏《蜀山》中的《望月之城》、《幽幽海谷情》和《深海宫殿》等。其次,小说故事也是古风歌曲创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以小说故事为背景可以使歌曲更加富有故事情节,使得每一首古风歌曲蕴含一个动人的故事,如根据《异人傲世录》创作的《异世情》、根据《步步惊心》创作的《步步皆殇》、根据《诛仙》创作的《诛仙·生死恋》等。第三,古代诗词也是古风歌曲创作的重要题材,古风歌词创作时以古诗词的韵脚为基石,以古诗词的意象为内涵,有些古风歌词的文学价值甚至超越了一般歌词,如以唐代李白《长相思》为题材创作的《长相思》、以西汉卓文君《白头吟》为题材创作的《白头吟》、以《诗经》篇目《国风·秦风·蒹葭》为题材创作的《蒹葭》等。 翻唱古风歌曲分为填词翻唱歌曲和同曲翻唱歌曲两类。填词翻唱歌曲指根据已有的古风曲调进行填词后再翻唱形成的作品,造成同调不同词的多版本古风填词翻唱作品并存的局面,如根据日文歌曲《Sakitama 幸魂》填词的《百鬼夜行》(音频怪物填词翻唱)和《周郎》(枫影儿填词翻唱),根据日文歌曲《一青窈》(《陪哭》)填词的《青梅》(晃儿填词翻唱)和《哭三变》(重小烟填词翻唱)等。同曲翻唱指不同的演唱者对同一首古风歌曲进行翻唱并同时进行细微的改编从而形成的作品,造成同曲不同人的多种演唱版本并存的现状,如古风歌曲《明月天涯》的翻唱者有萧忆倩、叶洛洛、澈心等70多位,《蒹葭》的翻唱者有喵七七、桃、素昔等80多位,《有所思》翻唱者有南君、轩题墨竹、藤九等90多位。同曲翻唱盛行是古风圈的特色,激励更多的爱好者接受并学唱古风歌曲。 原创古风器乐曲的早期形式是用编曲软件制作的游戏音乐,由于早期国外编曲软件的音源库中我国传统乐器音源缺乏或不足,而后来我国自行对民族乐器采样所制作的音源在国外软件上的使用又受到一定的局限,因此,在早期的原创古风器乐曲中,我国民族乐器的音色常采用其他民族乐器的音色进行替换。当前的很多原创古风器乐曲主要是由作曲者、演奏者和后期编曲人员共同谱写、演奏、录制、后期编配完成的作品,如河图的《雨碎江南》和墨明棋妙团队的《独坐幽篁》等 翻录古风器乐曲是根据已有的古风音乐进行重新演奏、录制形成的古风器乐曲,因此出现了一首歌曲有多个不同乐器演奏版本的现象,如二胡和琵琶演奏的《美丽的神话》、二胡笛子合奏的《画情》、笛筝合奏版的《刹那芳华曲》等。随着我国经济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小都学习某一中乐器作为“特长”,为翻录古风器乐曲的制作提供了群众基础。 四.古风音乐的特征和要素分析 (一)古风音乐的本质特征 古风音乐对热爱传统文学艺术和传统音乐艺术的青年网民极富魅力,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可以根据古风音乐的定位来分析其本质原因。首先,古风音乐作为一种消费文化①,它必须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古风音乐的消费者是传统音乐文化的爱好者群体,因此古诗词的韵律美和五声民族调式的旋律美是古风音乐富有魅力的本质之一。其次,古风音乐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②,它必须符合古风圈青年不受主流文化约束的需求,因此“只述古典,不书当代”是古风音乐富有魅力的本质之二。第三,古风音乐环境作为回避残酷现实的避风港,它必须能提供一个暂时远离现实社会的环境,因此,虚拟架空的网络古风环境是古风音乐富有魅力的本质之三。第四,古风音乐创作环境作为古风圈青年展示文学和音乐才华的圣地,它必须能提供便捷地将独立的词、曲、配器、伴奏或演奏等进行整合的工具,因此,可以便捷地利用各种作词、作曲、配器等作曲软件进行创作是古风音乐富有魅力的本質之四。第五,古风音乐作为培养传统文学和传统音乐业余爱好的乐园,它必须符合创作者不受专业水平限制的要求,因为大多数古风音乐创作者都没有接受过严格的古典文学和传统民族音乐的专业训练,因此,“非专业、随意性”是古风音乐富有魅力的本质之五。 (二)古风音乐的基本要素 按照当前古风圈比较统一的说法,古风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词、曲、乐器、意境、层次、专业性等六个要素。 1.歌词追求古典雅致、措辞整齐; 2.曲谱追求民族五声调式的中国式美感; 3.演奏或伴奏多采用中国民族乐器; 4.意境、意象追求古典、雅致、唯美、恬静、飘逸的古风场景; 5.层次力求高于大众流行音乐文化——区别于现代流行音乐; 6.回避古典文学和古典音乐的专业性苛求——区别于古典文学和音乐的历史厚重感。 五.古风音乐的文化属性剖析 文化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词汇,既可以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也可以用时尚前卫来感叹;既可以有雅俗之分,也可以有大众精英之别。 按照文化内容的品味和格调来分析,我国文化有雅文化与俗文化之分。雅文化以“高雅、典雅、幽雅、儒雅”为显著特点,而俗文化以通俗易懂、便于接受和交流为基本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古风音乐作为一种新型流行音乐风格和网络文艺总体上属于俗文化的范畴,但它是以唯美、高雅的雅文化为追求目标的。它讲求音乐文化的古典雅致、轻松飘逸但不追求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处于雅文化与俗文化的中间地带。另外,从文化的衍化结果来看,雅文化可以衍化为两个分支,其一是制度、礼仪、道德规范,其二是琴、棋、书、画等艺术门类。从这个角度来看,很显然,古风音乐属于艺术门类,它追求民族风格的旋律优美,强调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审美功能,以传统音乐文化的美学价值凝聚古风圈青少年网民,但它意象虚空,远离现实生活,不承载现实社会的重大文化题材。 按照文化创作、传播与分享的主体视角来观察,当前中国文化主要包括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三大类型。精英文化以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或文化人为主体,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主流文化是执政者倡导、得到民众广泛认同的文化,旨在表达一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大众文化以广大普通民众为主体,以大众传播媒介(传统媒介和电子媒介)为传播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运作,旨在表达普通大众的情感和价值追求。从这个视角来考察,古风音乐属于大众文化层次,它以广大青少年古风音乐爱好者为主体,旨在表达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追求,且多为自娱性价值追求。但是,古风音乐爱好者是一个“比较有文化艺术修养的”群体,他们有向文化精英看齐的动机,古风音乐也有向精英文化发展的趋势,属于大众音乐文化中新兴的小众音乐门类,具有大众文化层次和小众文化主体的双重特征。这是因为古风音乐的创作、传播和分享主体主要是80后、90后和00后中文学艺术素养和对艺术美的敏感度相对较高的青少年网民,即所谓“有文化艺术修养的”青少年,他们暂时还未进入文化精英阶层,多数也没有接受过文化艺术创作和表演的专业训练,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艺术修养高于一般普通大众,相较于一般青少年他们向文化精英阶层发展的可能性更大。 六.结论 1.古风音乐爱好者是具有较好的文学和音乐天赋的80后、90后和00后群体,他们有获取这方面知识的强烈愿望。其中,80后是创作者和引领者,90后是中坚力量,00后构成庞大的粉丝阵容。 2.武侠类网络游戏中的古体诗词创作需求是古风音乐诞生的基本诱因,而对传统文化的虔诚和崇敬是古风音乐诞生和发展的最根本的驱动力。 3.网络古风音乐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极富魅力的音乐潮流并自成体系,是一种民族特色凸显、高于流行音乐文化层次的新兴音乐文化,属于大众音乐文化中的小众门类,具有大众文化层次和小众文化主体的双重特征。 4.古风音乐属于大众音乐文化中新兴的小众音乐门类,具有大众文化层次和小众文化主体。 参考文献 [1]王操,王睿琪.古风音乐发展与研究述评[J].文学教育,2018.11(上):112-114. [2]周显宝,熊楚月.民间文艺复兴:草根乐风与多元审美——中国网络古风流行音乐考察与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6(1):101-110. [3]王爱苹.找寻歌声中的“完整自我”——由古风音乐谈自觉民族文化意识的苏醒[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142-145. [4]李雅欣,欧阳国婷.消费文化视角下的古风流行歌曲[J].文学教育(下),2015(5):050-051. [5]侯冬意.试论古风歌曲的起步于现状及前景[J].文学教育(上),2015(11):104-107. [6]谈梦倩.古风歌曲对古典文学母题的借鉴与发展[J].文学教育(上),2017(6):089-091. [7]谈梦倩.古风歌曲对古典文学艺术的借鉴与发展[J].文学教育(上),2017(9):096-098. [8]王宇晴.从新媒体文化产业看古风音乐发展现状[J].文学教育(上),2017(10):083-085. [9]李甜.當代古风歌曲歌词的互文性研究[J].语文学刊,2012(19):76-79. [10]靳莎莎.浅析古风音乐的创作[J].艺术教育,2014(1):116-117. [11]欧阳国婷,李雅欣.古风流行歌曲歌词的艺术特点[J].文学教育(下),2015(5):052-053. [12]姚婷婷.中国当代古风音乐曲式形态特征探析[J].戏剧之家,2016(17):44-46. [13]姚婷婷.中国当代古风歌曲的歌词特征[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124-126. [14]柳梨.从古风音乐的兴起看传统音乐文化的回归与延续[J].戏剧之家,2015(22):60. [15]马梅,陈秋媛.新媒体时代古风音乐的发展及其文化意义——基于青年亚文化的视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9):82-87. [16]刘志昊,姜婷婷.古风音乐特点的亚文化解读[J].新闻研究导刊,2017(14):59,67. [17]孙炜博.文化批判视野下的网络古风音乐探析[J].文艺争鸣,2017(8):204-208. [18]薛冬艳.从网络传播到现场表演——中国当代“古风音乐”观察与思考[J].音乐传播,2015(1):42-49. [19]温虹青.新闻传播对古风音乐弘扬的促进作用[J].新闻战线,2015(24):101-102. [20]童鼎阳.现代媒介环境下古风音乐的传播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5:1-7. 注 释 ①消费文化即大众文化,指人类在消费领域所创造的优秀成果的结晶,是消费文明的内在本质。 ②亚文化是相较于主流文化的概念,青年亚文化研究最早始于对犯罪青少年等亚文化群体的研究,后泛指青年非主流文化。在本文里特指青年人借助互联网对主流文化中刻板、强制的教化方法的吐槽、恶搞和调侃以及Cosplay、街舞、快闪等亚文化实践。 (作者介绍:王操,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工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城市社会信息化、公共行政信息化、信息工程管理等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6部,其中个人专著2部)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