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比
范文

    范成兵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5年4月~2018年8月间,我院精神科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随机方式进行分组治疗,A组给予阿立哌唑药物治疗,B组则实施利培酮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A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利培酮、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疾病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但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更少、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神分裂症;阿立哌唑;利培酮;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094-02

    前言:

    精神分裂症为临床一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情感、思维、行为、感知觉等方面发生异常,以及精神活动不协调情况。精神分裂症病程长、易反复,且患者的智能正常、意识清楚,若病情得不到控制长期发展,会对其认知功能造成极大损害,严重时甚至导致精神残疾,临床以抗精神类药物为该疾病主要治疗手段,因此本研究选取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阿立哌唑、利培酮治疗,对比分析二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出于2015年4月~2018年8月这段期间,我院精神科检查确诊、对症治疗68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均有34例患者。A组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23~58岁,平均(40.55±5.87)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3.84±1.16)年;在B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14例,年龄24~59岁,平均(41.54±5.85)岁,病程1~8年,平均(4.52±1.23)年。对比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上的基本病例信息,结果发现,数据间并未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

    纳入标准:①以《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作为参考,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疾病诊断标准;②本次研究,是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才开始实施。

    排除标准:①具有酒精依赖史、药物依赖史的患者;②对利培酮、阿立哌唑药物有禁忌症的患者;③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患者。

    1.2治疗方法

    A組:给予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剂量为10mg的阿立哌唑片(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501,5mg*20s/盒)口服,1次/d,持续服用2周,观察患者病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用药剂量调整,。最大剂量不可>30mg/d。

    B组:实施利培酮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剂量为1mg的利培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09,1mg*20片)口服,2次/d,持续服用2周后根据病情逐渐增加用药剂量,但最大剂量不可>6mg/d。

    两组患者均予以为期3个月的临床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临床疗效判定:①显效:经药物治疗,患者的PANSS评分(主要包括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精神病理、总分四项,以满分100分算,得分越高,代表患者临床症状越明显)降低>70%;②有效:治疗后患者的PANSS评分降低>35%;③无效:经治疗,患者症状体积几乎未有变化,PANSS评分降低<35%,部分患者病情有恶化趋势。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软件统计、整理数据,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c2检验。P<0.05,表明本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性。

    2 结果

    2.1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B组为88.24%,两组数据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所示。

    2.2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

    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相比B组的38.23%更低,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阿立哌唑在临床上属于一种突触前自身受体激动剂,又是一种突触后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在α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方面的作用明显,可使机体内的多巴胺系统功能维持稳定。阿立哌唑同5-HT2A、5-HT1A、D2、D3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D2、5-HT1A 受体,并成为5-HT2A 受体拮抗剂,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效果良好。另外,阿立哌唑可对多巴胺正常生理能力予以保证,使临床不良反应减轻,从而有效对运动功能、机体内分泌产生的影响加以预防;利培酮属于一种单胺能拮抗剂,具有较高选择性,又为多巴胺 D2(较弱)、5-HT2A(较强)受体拮抗剂,具有良好的抗精神疾病作用,可对患者予以有效控制,但也有一定副作用,患者长期服药可能导致头痛、体重增长、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对预后效果造成一定影响,这方面不如阿立哌唑理想。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在实施阿立哌唑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利培酮更低,但两种药物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并无差异,说明两种药物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阿立哌唑的用药安全性更高,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阿立哌唑治疗,其安全性交利培酮药物更高,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被广泛推广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疾病治疗中。

    参考文献

[1]????? 侯钦彦.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5):91-91.

[2]????? 谭樨.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12(17):2603-260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