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程 |
范文 | 郑红梅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经集中力量分类重点建设,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县,巩固“普实”“普九”成果、提高教育技术装备水平,推进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等四个阶段的建设后,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已达到较高水准,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四川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小学;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434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7-0057-04 1 前言 改革开放之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教育技术装备人紧紧围绕基础教育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不断将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推向深入,全面形成全方位的教育大装备格局,为发展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为四川教育跨越式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2 四川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机构变迁 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省中小学、师范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供应和管理统一由四川省教育厅财务科具体负责,业务科负责使用管理。 1959年12月,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印发《关于同意成立四川省教学仪器供应社的批复》(〔59〕川办字第0593号),成立四川省教学仪器供应社,负责全省中小学及工农业余中学教学仪器的统一订货、分配、修配和零售等工作。 1961年8月,经批准,四川省教学仪器供应社更名为四川省教育厅教学仪器供应社,新增加了实验室的建设任务。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供应社工作基本停顿。1978年12月,四川省教育局为了加强省中小学和师范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生产、供应和管理,向四川省革委文教组提交了《关于将教学仪器供应社更名为四川省教学仪器设备公司的请示报告》(川教发〔1978〕72号),经批准,将四川省教育局教学仪器供应社更名为四川省教学仪器设备公司,为局直属事业单位,同四川省教育局生产物资管理处实行两块牌子一个班子。 1987年7月,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将原高教局物资办公室工作并入四川省教学仪器设备公司,主要负责全省大、中、小学实验室的建设发展规划和管理、配备学校仪器,高校的外汇购置产品和接受国外赠送科技设备的管理工作等。 1989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对省级六十四户兼有行政职能公司的处理意见的通知》(川府函〔1989〕108号),四川省教学仪器设备公司被撤销公司牌照,改为四川省教育委员会技术物资装备处。至1990年,全省21个地、市、州和214个县(市、区)成立教学仪器管理机构,有专职管理人员近千人。 2001年1月,四川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同意省教育厅部分直属事业单位更名的批复》(川编办〔2001〕4号),四川省教育委员会技术物资装备处更名为四川省教育厅技术物资装备处,其机构性质、职能不变。 2015年7月,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直属事业单位整合规范事项的通知》(川教函〔2015〕459号)的要求,四川省教育厅技术物资装备处更名为四川省教育厅技术物资装备管理指导中心,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各市(州)教育技术装备机构也同期进行了更名,职能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四川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机构及职能职责变迁具体见表1。 3 改革開放以来四川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最首要的任务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四川是人口大省,也是教育大省,人口多、底子薄、区域差异大,既有相对发展较好的成都平原,也有发展较落后的盆周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根据各个阶段教育事业战略性目标和任务,四川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的工作:集中力量分类重点建设(1978—1987年);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县(1988—2000年);巩固“普实”“普九”成果、提高教育技术装备水平(2001—2011年);推进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2012年—)。 集中力量分类重点建设(1978—1987年) ?在这一时期,全省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采取分类重点建设的模式,集中力量装备重点中小学、中等师范学校以及建设农村初级中学实验中心。改革开放伊始,四川省具备实验条件的中小学校仅占10%左右,没有实验室的小学约有90%,没有实验室的中学在50%以上,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集中火力配备了1000多所小学实验室及相应的仪器设备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重点转向农村初级中学。 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省有9000余所农村初中教学仪器十分匮乏,不能开设实验课。本着穷省办大教育的原则,四川省决定建设农村初中实验中心,其核心内容是在3~4所相邻的农村初中学校中选择一所初中来建设实验中心,配置理化生实验室、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管理人员,其余学校“学生实验采取学生分批到实验中心做实验,演示实验采取各校借用仪器的方式”来解决开设实验课的问题。 1983年,农村初中实验中心建设首先在成都、泸州、内江、南充、达县(现为达州)进行试点。1984年,四川省教育厅在泸县召开全省农村初中实验中心建设经验交流会,推广试点经验。到1987年底,全省共计建成2000多个农村初中实验中心,初步解决了平原及浅丘地区农村初中学校不能开设实验课的问题。 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县(1988—2000年) ?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我国基础教育开启了新纪元。1988年,国务院公布《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正式作为一个目标和任务被确立下来。在新的形势下,教育技术装备分类重点建设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跨行政区域建设的农村初中实验中心在经费投入和管理上也面临新的问题。1988年,在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四川省教委决定在全省开展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县活动,把普及实验教学作为普及义务教育的必备条件——“普九”先“普实”。为推进“普实”工作顺利进行,四川省教委先后印发《四川省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标准、要求及检查验收办法》(川教办〔1989〕字第68号)、《关于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检查验收工作几个问题的补充修改意见的通知》(川教技〔1993〕1号)等文件,要求到2000年,全省基本完成“普实”工作目标。 四川省抓“普实”的成功经验得到国家教委的高度重视。1990年10月28—31日,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现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召开。时任国家教委党组书记、副主任何东昌同志,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总结了四川省的主要经验。 1)四川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和普及实验教学的工作,把它列入任期目标,组织政府各部门协调一致地抓。 2)四川省教育行政部门主动当好参谋,具体组织实施。省教委拟订了一套量化了的、可操作的建设规范和评估考核体系,规定各类学校分档达标的具体内容,包括实验用房、配套设施、教学仪器、实验人员、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共六大方面、20个大项、47个小项,100多个具体指标。指标体系既科学明确又符合实际,有利于中小学实验室建设的规范化和实验教学工作的考核。 1995年,为提高“普九”“普实”水平,四川省教委出台《关于普及义务教育中艺体、卫生、劳技、图书装备与普及实验教学合并验收的几点意见》(川教办〔1995〕第46号),并修订了中学理科和小学数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把“普九”和“普实”合并验收。如表2所示,到2000年末,全省有144个县(不含重庆市所辖县、市、区)完成“普实”工作,人口覆盖率超过93%;全省基本普及实验教学,90%以上的中小学能完成教育大纲和教材要求的实验教学课程,各级各类中小学教育仪器设备价值达13亿元;有近7400所中小学建设了图书馆(室),有5345所中小学开展计算机教育,计算机装备总数达16.9万余台。 巩固“普实”“普九”成果、提高教育技术装备水平(2001—2011年) ?“普实”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后,四川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重点向“巩固‘普实‘普九成果,提高教育技术装备与实践教学水平”的方向转变。2000年4月,四川省教委印发《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管理评估细则》(川教基〔2000〕第20号),计划用5~10年的时间达到标准的要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遵循建设标准和评估细则,开启装备建设标准化进程。 针对一些学校重建设配备、轻管理应用,实验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四川省教育厅一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下发《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在初中全面开展实验操作考核的通知》(川教基〔2001〕10号),从2001年起在已“普九”地区的初中毕业考试中开展理科实验操作考核;二是采取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逐步推进的方法,下发《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评估办法的通知》(川教办〔2002〕第17号),从2002年起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创建实验教学示范学校活动;三是加强人员培训,自2001年起,每年都要对全省的计算机教师、管理人员、理化生实验员和实验教师开展省级培训。 在这段时期,通过实施“民族地区十年行动计划” “‘5.12汶川特大地震教育灾后重建”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项目,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中小学有功能教室30 323间,中小学实验及功能教室仪器设备金额达34.86亿元,藏书总量达14 487.03万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现全覆盖,其中模式一(光盘播放点)和模式二(卫星接收点)覆盖小学19 829所(含教学点7392个),模式三(多媒体计算机)54.3万台,建设校园网2530个。顺利开展了全省初中、高中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和高中信息技术毕业会考工作,评估了213所实验教学示范校,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和教育技术装备效益发挥。 推进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2012年—) ?根据《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川委发〔2010〕18号)的要求,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在2015年率先基本实现国家制定的教育现代化目标,2020年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等发达地区在2020年基本实现国家制定的教育现代化目标;欠发达地区到2020年初步实现国家制定的教育现代化目标。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四川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重心转向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应用常态化。 1)推进标准化建设、常态化应用。 ①研制教育标准。自1998年以来,四川省就逐步构建起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标准化体系。2008年,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省教育厅成立四川省教育标准技术委员会,负责推进教育地方标准制(修)订和宣传、贯彻、实施工作。 ②实施标准化建设。建立投入保障机制,2012年,省教育厅等印发《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川教〔2012〕184号),明确规定:“在公用经费中安排不低于15%的比例用于添置、更新、维护教学仪器设备及教学资源,确保设备设施正常运行,服务于教育教学。”按标准建设装备学校,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以《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四川省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四川省初中理科、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等标准为依据建设发展[1]。 ③进行标准化管理。研制出台《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实验目录》,要求全省中小学按照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学科实验,取得明显成效。2016年,四川省教育厅出台《四川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评估》等系列文件,在全省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评估。 ④通过开展实验操作考试(查)、自制教(玩)具、实验操作技能竞赛等活动作引领带动,给师生搭建交流展示平台。 2)推进信息化建设实践。建成四川省中小学数字校园云平台,各市(州)教育技术装备部门及中小学校免费接入该平台,目前已有7 530 794名用户,可以实现虚拟实验、装备管理、学籍管理、校园一卡通等管理工作。2012年首期投入3000万元建成的中小学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随时掌握全省学校每天图书流通情况、借阅率等信息。为在全省高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自2001年,四川省就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纳入高中毕业会考,并于2011年全面实行网考。 3)确保技术装备质量。为构筑起抵御劣质装备产品进入学校的防火墙,四川省建立教学仪器产品标样展示基地,制定教学仪器设备招标采购技术参数库,组织力量加强质量监督检验。1984年,四川省教学仪器设备质量检验站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成立,至今一直承担着教学仪器产品质量检测验收、委托检验等工作。到2017年年底,全省已逐步建立起由省、市(州)、县三级组成的职能明确、运行有效的质量监督检验体系。 4 结语 四川省教育技术装备从集中力量分類建设到基本普及,从均衡发展提升水平,到推进现代化建设,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有力量,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几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者的不懈奋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和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四川省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者将振奋精神再出发,进一步推进教育技术装备向优质均衡和特色化、个性化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立新功,并坚信四川省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必将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张生.统筹规划注重效益促进四川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协调发展[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3(12):4-8. [2]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志·教育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