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学校整体发展的艺术院校教师评价体系探索 |
范文 | 张振威 宋光智 摘? 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的任务。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成效。高校教师评价的目的之一是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本研究着力于在学校整体发展的前提下,对当前艺术院校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索艺术院校教师评价体系建构的策略。 关键词 艺术院校;教师评价体系;高校教师;教学管理;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个性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5?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2-0016-03 1 前言 我国教育家顾明远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只有专业化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专业化的人才。艺术院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教育事业,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导向和引领的作用。当下,以“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依然是艺术院校专业教师职称评审、职务聘用、交流晋升和课题申报等方面的重要依据。这种评价体系既错误地引导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耽误了学校的整体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因此,正确地理解教师评价的作用和意义,建立基于学校整体发展的艺术院校教师评价体系,对当下艺术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极为重要。 2 学校整体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由现代管理学理论家切斯特·巴纳德的效力、效率和诱因贡献平衡论等管理思想得到启示,教师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参与者、领导者和执行者,是自身的发展者,而学校也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组织者、协调者、拓展者,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学校的整体性发展即是指各个系统的关联性发展,具体而言是指构成学校系统的静态的要素(如人、物等)和动态的阶段之间的关联性发展,沿纵横两个坐标展开或推进。从横向的维度来看,学校共时性存在的人、财、物等要相对均衡、和谐发展;从纵向的维度来看,学校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各阶段之间要紧密传承、关系优化、相互照应,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 教师队伍是学校最重要的成员,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着学校各个系统的运转,比如学工系统、教务系统和科研系统等。学校内部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并协同构成学校的整体,必须站在整体的立场上来理解和建设每一个系统,每一个系统也必须基于其他系统的建设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映射出其他系统的信息。经由任何一个系统,都可以有效地通达其他所有的系统,并塑形学校发展的整体[1]。 3 目前艺术院校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是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一环,涉及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科研创作成果、人才梯队建设等诸多方面,甚至能够反映出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以“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依然是当下艺术院校教师评价的主流,这种导向过分重视量的积累,而忽略了质的提升,严重影响了艺术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整体发展。通过文献梳理和调研发现,目前艺术院校教师评价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对教师评价重视度不高? 对教师评价重视度不高主要表现在: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流于形式,简单地在学年末由教师自评后再由部门评价,得出的结论即为评价结果。这种方式虽然简单易操作,但是评价的结果往往不够客观全面,也不够真实准确。原因在于部门领导经常主张平衡主义,抱着“谁也不得罪”“一碗水端平”的心态,让教师“轮流优秀”,这种做法打击了真正优秀的教师。这种忽略了学生评价和专家评价等第三方评价的教师评价旧制度往往因为已经形成惯例,导致很难被打破。 终结性评价侧重过大? 现行的教师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推优和选拔功能,评价的目的是分等级。比如,年度考核划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当然,教师评价的结果对推优和选拔是有重要参考作用的,在工作中也确实需要对教师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表现作出评定,划分等级。但是,如果过分依赖教师评价的结果,注重以划分等级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实则是忽略了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难免会对评价对象产生错误的导向作用。 单一的评价主体和对象? 目前,艺术院校的教师评价只存在单向的教师评价和师生评价,没有形成反馈提升机制。对教师的评价,往往也仅局限在发表论文数量、教学课时量和举办展览次数等量的评价,评价内容重教师而轻学生,评价的主体往往是部门领导和党政机关部门。教师自评也往往侧重于对学生知识性目标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创作实践能力的评价,评价主体和内容单一。 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常态的年度考核评价体系中,过分侧重教师的成果数量,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形成艺术院校对教师在学生综合素养和创作能力培养方面评价的空白。对教师教学而言,目前的评价体系更侧重于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创作技法的掌握,而不能渗透教学管理的整个过程,教学评价体系与教学管理两者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整体[2]。另外,评价主体往往没有考虑艺术院校的特殊性和专业差异性,没有对不同的学科门类实施分类评价,容易产生重论文轻创作、重数量而轻质量的评价倾向。 4 艺术院校教师评价体系建构的策略 在教育主管部门对艺术类院校的评估、评价、考核缺乏分类指导,按照综合性大学统一标准衡量艺术类院校的背景下,艺术类院校的教师评价体系建构就显得尤为迫切,构建既适合教师专业发展,又能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教师评价体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艺术院校的长远发展。由于艺术院校的特点,艺术院校与综合性院校存在很大不同,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对学生艺术个性的培养,而忽略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整体性发展。同样的,现在的教师就是当年的学生,因此,艺术院校教师的个性一般都较强。而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艺术院校教师注重艺术创造,不注重综合发展,导致当下高校教师评价容易出现如果没法测量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就没法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对学校整体发展造成很大阻碍,因此,构建适合于藝术院校的教师评价体系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目前艺术院校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策略。 提高重视程度,转变评价理念? “评价不是认识论,是一种实践。它和认识自然世界是什么的认识活动截然不同,是揭示世界意义、体现社会价值的实践活动。”[3]理论指导实践,对学校而言,教师评价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对其划分评价等级,而是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帮助教师成长和反思,从而实现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促进教师成长,教师成长推进学校发展,两者发展是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学校必须加强重视教师评价的作用和转变传统的评价理念,把教师评价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学校层面建立艺术院校教师评价管理办法,形成上层指导、有章可循的管理制度,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面向艺术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评价体系,激发教师主观积极性,促进学校整体健康发展。 多元的评价价值取向观? 对教师的评价不要局限于“评”,要切实帮助教师提升自我。评价结果固然重要,但评价要更注重过程,而不是为了简单地得出一个结论。评价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建立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尤其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指导,评价者应该帮助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进行总结和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专家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共同参评为辅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同时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如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发展性评价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线上评价与实体课堂评价相结合等多种形式。 发展多元的教师评价机制? 学校不仅要成立专门的教师评价机构,比如教师发展中心、党委教师工作部等,还要发展其他的教师评价机制,实现教师评价考核常态化管理。教师评价机制在整个教师发展体系中具有导向和规范的作用,建立艺术院校教师评价体系,不能用综合性院校的标准,要尊重艺术专业的发展规律,把握艺术学科的特点,发展多元的教师评价机制。学校既可以从各个党政管理部门和二级学院抽调人员成立教师发展与教学督导小组,也可以广泛邀请外部监督机构和专家对校内教师进行评价。这样容易形成一种相对中立、公平的评价机制,从而保证了学校整体教师评价的客观与公正,避免了由来源单一的人员构成的专门教师评价机构走关系、走后门的情形的产生。 建立分类指导的艺术院校教师评价体系? 艺术院校教师评价体系要从定量和定性两个层面综合考虑,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从而实现教师评价的目标。通过建立分类指导的艺术院校教师评价体系,实现对艺术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管理。在设计评价体系时要综合考虑影响教师评价的各个方面,比如学科类别、职称等级、创作成果等,设置一套科学可行易操作、分类指导的综合评价标准。另外,邀请校外机构和专家参与,实现评价主体和评价视角的多元化。 5 结语 本研究从学校整体发展的角度对艺术院校教师评价体系进行探索,指出当前艺术院校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对教师评价重视度不高、终结性评价侧重过大、评价主体和对象单一、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艺术院校教师评价体系改进策略,包括提高重视程度,转变评价理念,坚持多元的评价价值取向观,发展多元的教师评价机制,建立分类指导的艺术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等。 总之,通过对艺术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探索,把握和尊重艺术教育发展规律,充实和完善艺术教育发展理论,進一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院校教师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多学科多方向交叉融合发展。同时着眼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多与国内外艺术院校在教师评价方面进行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促进艺术院校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使艺术院校呈现出一派特色鲜明、欣欣向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肖方明,王亚兰.基于整体的学校系统变革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3):49-52. [2]薛文丽.关于艺术类院校教学管理问题及措施的思考[J].才智,2018(26):157. [3]章建石.基于学生增值发展的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