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普及基层医院消化内镜检查对降低消化道肿瘤发生率的价值意义 |
范文 | 郑权 荣德钊 【摘? 要】目的:探讨通过提高消化内镜受检率有助于降低消化道肿瘤发生率。方法:收集珠海市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自开展消化内镜检查项目以来经胃镜、结肠镜检查的阳性疾病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99例患者经病理检查最终确诊1257例,患者均完成胃镜检查,最终确诊1244例,与病理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为98.97%,内镜检查准确率与手术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结果显示:胃癌14例患者6例行手术治疗,2例为早期胃癌;另有6例失去手术机会或患者放弃治疗;食管癌7例均内镜下行手术治疗;食管原位癌1例,已行内镜下治疗后治愈;结肠直肠癌26例中,均行手术治疗。结论:普及基层医院消化内镜检查能提高消化内镜的受检率及消化道肿瘤癌前疾病的检出率,对于降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率有价值意义。 【关键词】基层医院;消化内镜;癌前状态;肿瘤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279-02 有调查显示,在内镜筛查广泛开展地区,癌前病变和早癌的检出和治疗极大地降低了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命质量,节约了大量医疗费用[1]。为此,在基层医院普及消化内镜检查对降低我国整体胃肠道肿瘤的发生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珠海市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开展消化内镜业务以来3年间? 例胃肠镜检查患者的胃肠道癌前疾病、癌前状态及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总结其。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于珠海市香洲区第二人民就诊的6354例患者作为对象,患者中,胃镜检查数为4399例,肠镜检查数为1955例。其中,男3683例,女2671例,年龄(14-89),平均(56.83±5.68)岁。纳入标准:(1)均为我院接受胃镜检查、肠镜检查患者;(2)均具有胃镜及肠镜检查适应证,且患者均能耐受;(3)均能在医嘱下完成相关检查、诊断。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或伴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2)检查前使用其他方法治疗或影响检查预后者;(3)合并精神异常或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者。本研究均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入组患者均完成消化内镜技术检查,采用超声内镜、放大镜详细检查患者消化道内部情况,观察消化道内部黏膜及血管情况,对于发现疑似病灶,给予相应的病理活检。对于活检诊断为消化道肿瘤者,根据患者意愿给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行静脉镇静或麻醉处理,再次给予内镜诊断,确定病灶组织范围,给予染色方法完成病变组织的处理,沿着距离病灶周围2mm完成整个病灶界限的标记,在每个病灶部位给予3mL浓度为1×104肾上腺素及适量的靛胭脂,基于黏膜下层完成注射,再次利用圈套电凝方法完成病灶组织切除[2]。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变检出率 4399例患者经病理检查最终确诊1257例,患者均完成胃镜检查,最终确诊1244例,与病理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为98.97%,内镜检查准确率与手术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与转归 出院后随访结果显示:胃癌14例患者6例行手术治疗,2例为早期胃癌;另有6例失去手术机会或患者放弃治疗;食管癌7例均内镜下行手术治疗;食管原位癌1例,已行内镜下治疗后治愈;结肠直肠癌26例中,均行手术治疗。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在我院就诊的消化道疾病患者中行胃肠镜检查的4399例胃镜和1955例肠镜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病变检出率,推测得知,在我院未开展消化內镜检查业务之前,有相应比率的消化道肿瘤疾病及肿瘤的癌前状态性疾病得不到诊断与治疗,损害了患者的健康。推及至全国,其情况同样适用。我国的基层医院在整个国家的医疗体系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一环。但是在消化内镜配置方面,基层医院的消化内镜配置率相对较低,且数量较少,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地区[3]。我院是典型的基层医院,地处华南沿海地区,消化内镜业务开展尚且较晚,国内其他落后地区就更甚。从我院开展内镜检查2年来的病例统计分析,4399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中,4399例患者经病理检查最终确诊1257例,患者均完成胃镜检查,最终确诊1244例,与病理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为98.97%,内镜检查准确率与手术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国的食管癌、胃癌及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高,同期其病死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存在着地区差异。提高对适应人群的胃肠镜检查受检率,可更多地发现肿瘤性疾病及肿瘤的癌前病变及癌前状态,为后期干预提供直接的证据。从我院开展内镜检查2年来的病例统计分析,经检出的癌前病变及癌前状态均有相当大比率患者得到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对后续的肿瘤发生状况值得继续跟踪调查[4]。 综上所述,故普及基层医院消化内镜检查能提高消化内镜的受检率及消化道肿瘤癌前疾病的检出率,对于降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率有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 董颖,杨文清君,消化道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特征与发病现状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3):15. [2]????? 张修礼,唐平,张汝钢,等.国内不同级别医院消化内镜数量调查与分析:169家医院调查报告[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2012年 第2期:14-16. [3]????? 陈朝飞,房静远,王震华,等.胃肠道癌前变化[M].魔剑忠,江石湖,萧树东.江绍基胃肠病学.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50-166,463-657. [4]????? 辛磊,李兆申,消化内镜的发展与质量控制[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6年第18期P14页.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