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扫地机器人在手术室缝针定位寻找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范文 | 赵琴 【摘? 要】目的:分析扫地机器人在手术室缝针定位寻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手术室开展的126台手术为观察组,另选择2018年9月~2018年12月我院手术室开展的138台手术为对照组。对照组术中丢失的缝针开展人工寻找,观察组术中丢失的缝针采用扫地机器人定位寻找。分别统计2组手术室丢失缝针定位寻找成功率及寻找缝针所需时间。结果:在手术室丢失缝针定位寻找成功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为90.48%、76.9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寻找缝针所需时间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缝针寻找中应用扫地机器人定位寻找能有效提高寻找成功率,并节约寻找时间,对保障手术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手术室缝针;扫地机器人;定位寻找 【中图分类号】TP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287-01 缝针是手术治疗体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工具之一,但在长期的手术实践中因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易造成缝针丢失,不仅影响手术进程,且制约手术治疗效益。因此,加强术中丢失缝针的寻找成为外科医师关注的热点。扫地机器人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自动化电器,通过扫描定位-建图-自动分区-选区清扫-设定虚拟墙等多项步骤开展清洁工作,对手术室缝针的定位寻找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我院自2019年1月始于手术室缝针定位寻找中应用扫地机器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手术室开展的126台手术为观察组,另选择2018年9月~2018年12月我院手术室开展的138台手术为对照组。2组手术类型、手术参与医师、手术参与护士、手术所用缝针枚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138台手术中针对丢失的缝针开展人工寻找,即术者和洗手护士于手术无菌区域对丢失缝针进行寻找,巡回护士于无菌区域以外的所有范围对丢失缝针进行寻找。观察组126台手术中针对丢失缝针采用扫地机器人定位寻找。应用步骤:测试机器-充电-安装-扫描定位-建图-自动分区-选区清扫-设置虚拟墙-启动[1]。机器由微电脑控制,红外线侦测组件可将红外光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进而判定环境内物体的摆放位置,让扫地机器人感知环境;再利用自动导航并对地面进行清扫和吸尘,用超声波回音判断与前方物体的距离,从而避免碰撞或缓慢轻碰家具,通过碰撞头实现对前方障碍物的躲避和绕过可以使所到角落得到清洁。同时,设计有两个超大边扫轮,可彻底清扫地面各个角落,两个清扫轮的相对旋转,更使得垃圾不会从机体底部溜掉,实现清扫吸尘一体的双重功能[2]。 1.3观察指标?? 分别统计2组手术室丢失缝针定位寻找成功率及寻找缝针所需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检测数据标准差用( 2 结果 2.1手术室丢失缝针定位寻找成功率 从表1可以看出,在手术室丢失缝针定位寻找成功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为90.48%、76.9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寻找缝针所需时间 从表2可以看出,在平均寻找缝针所需时间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临床上,在各类型外科手术中各种细小缝针使用率较高,但因其体积微小,细如毛发,人工分辨率低,丢失后极难寻找,从而造成手术时间的延长、手术效益的降低及患者手术痛苦的增加,成为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关注的重点。扫地机器人是集机械学、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电子技术、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诸多学科技术为一体的自动化清洁机器[3]。本研究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对照组术中丢失的缝针开展人工寻找,观察组术中丢失的缝针采用扫地机器人定位寻找。结果显示,在手术室丢失缝针定位寻找成功率上,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平均寻找缝针所需时间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相较于传统人工对手术室丢失缝针的寻找,扫地机器人能有效提高缝针寻找效益。在技术原理上,扫地机器人由四个系统组成:包括移动系统、感知系统、控制系统和吸尘系统。其中移动系统实现自动导航并对地面进行清扫和吸尘,通过碰撞头实现对前方障碍物的躲避和绕过;感知系统利用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已知,测量声波在发射后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时间,使得扫地机能对环境有感知能力[4];控制系统使用遥控器、或是按机器上的操作面板相应按钮,可设定时间预约打扫,自行充电;吸尘系统分为“扫”和“吸”两个步骤,“扫”靠的是位于前部的两个边刷,而“吸”则是通过内部电机产生的吸力将垃圾送入尘盒中去。整个清洁过程不需要人控制,不仅可减轻人的操作负担,同时也可提高清洁效率。因此,在手术室缝针寻找中应用扫地机器人定位寻找能有效提高寻找成功率,并节约寻找时间,对保障手术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5]。 参考文献 [1]????? 陈田英.显微外科手术中手术缝针的管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 (46):161. [2]????? 马红霞,冯素萍.心脏外科手术缝针的管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7):287- 288. [3]????? 黃萍,赵苏丽,太琼志,樊若琳,赵卓华,王焕琼,程丽秀.品管圈在降低术中缝针丢失率的运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06):137-138. [4]????? 周益民.从机器视觉技术的角度谈扫地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J].通讯世界,2019(04): 317-318. [5]????? 张红燕,黄宝锋,郭崇业,甘光耀.基于STM32的网络视频扫地机器人[J].电子测试,2019(08):37-3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