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梅毒血清学试验中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分析
范文

    张月芬 王玉财

    

    【摘? 要】目的:分析霉素血清学试验中特异性抗体检测、非特异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我疾控中心2018年1月~2018年12月抽取梅毒血清学试验者,共计2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TP-ELISA、快速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检测,予以对特异性抗体、非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观察上述不同抗体的检验效果。结果:不同抗体类别(特异性抗体、非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结果相比较,具有明显的对比差异,P<0.05。结论:梅毒血清试验中,特异性抗体检测、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情况比较,前者的检出率较高,而后者可评判受检者感染情况,所以必要时可联合应用,以便降低梅毒假阳性率,提高疾病检出率,有效改善其预后。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试验;特异性抗体;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效果

    【中图分类号】R7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124-02

    梅毒,为经苍白螺旋体所致的慢性、 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多通过性渠道传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乙类防治管理的疾病[1]。感染梅毒人群皮损、分泌物、血液中等,均存在梅毒螺旋体,感染后前2年的传染性最高,4年后传播传染率降低。同时,梅毒螺旋体会经胎盘传至胎儿,所以早期梅毒孕妇传染于胎儿的风险率较高。I期梅毒主要表现:硬下疳、近淋巴结肿大;II期梅毒主要表现:皮肤梅毒疹、黏膜损害、梅毒性脱发等;III期梅毒主要表现:近关节结节、心血管梅毒、皮肤黏膜受损等。本文将我疾控中心于2018年一年收取接受梅毒血清学试验的受检者作为试验对象,评判实行不同类别抗体检测的效果,以便保证临床诊断效果的可信度。

    1 资料情况、处理方法

    1.1临床资料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疾控中心2018年一年245例梅毒血清学试验者。男性(n=156)、女性(n=89);最低年龄为25岁、最高年龄为68岁,中位年龄(46.5±4.4)岁。包括潜伏期梅毒者、I期梅毒者、II期梅毒者、III期梅毒者各9例、118例、114例、4例。所有受检者的相关数据信息,均列入统计学软件中处理并分析。

    1.2方法

    245例受检者均接受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对梅毒特异性抗体者、非特异性抗体者实行检测,选择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设备、混匀器震荡仪,严格遵循实际说明书操作即可。

    1.3观察内容

    观察不同抗体类别(特异性抗体、非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结果。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中受检者的临床信息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和不同抗体类别(特异性抗体、非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结果,均使用率%表示,X?进行统计学检验,组间比较为P<0.05,表示有对比的差异。

    2 结果

    245例确诊为梅毒者中,非特异性抗体检出率为89.39%(219/245),特异性抗体检出率为100%(245/245),P<0.05,X?=27.4569;不同抗体类别具体检测情况,见表1。

    3 讨论

    梅毒为苍白螺旋体所致的性传播疾病,临床方面多结合受检者主要症状、体征、血清学进行诊断[2]。血清学检查的过程,一般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对于特异性抗体检测,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进行大批量检测,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价格低廉,所以当前被实验室广泛应用[3]。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特异性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特异性抗体阳性率,由此表示特异性抗体在梅毒中应用确诊率较高。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利于明确受检者的感染状态。特异性抗体为在梅毒潜伏期感染后14d出现,试验为特异性试验。非特异性抗体为针对梅毒螺旋体受损组织,所释放物质形成的自身抗体,可以叫作反应素。这一抗体的产生和特异性抗体比较有较大差异性,大概在28d左右产生,对应的试验为非特异性试验[4]。非特异性抗体检测中,II期梅毒、III期梅毒的阳性率较高,可见非特异性抗体可为受检者的治疗提供数据支持。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员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的假阳性率较高,和老年人群生理功能退化所致免疫功能异常有关,故此易于发生清蛋白抗体/异常蛋白质对检测情况造成直接影响的情况。与此同时,老年人群容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其机体中含有一些治疗性、自身抗糖尿病的抗体,以及类风湿因子等,在实际诊断的时候会产生吸附的效应,进而促使显色反应产生假阳性的问题[5]。针对于此,在评判是否感染梅毒螺旋体时,可将特异性试验结果作为参照,如果有必要可通过联合试验的方法处理,以动态监测2抗体变化的钻孔,防止发生漏误诊现象。

    总而言之,采取不同的方法联合检测时,应根据受检者病史,做好真阳性、假阳性的鉴别工作,前者需及时选择适合的方案治疗,后者则应由医生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进而减轻受检者的心理和经济的负担,和受检者构建良好关系,从根本上提高其生活及生存的质量,有应用及推廣的价值存在。

    参考文献

[1]??? 宋潇.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8,42(10):18-19.

[2]??? 郑颖,任建军,王宁.RPR和TRUST在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01):63-65.

[3]??? 廖世业,李军俊,熊丽娟.联组检测梅毒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7,7(5):19-21.

[4]??? 孙蓉,钟兰香,张玲.住院患者梅毒抗体阳性分布情况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7,35(5):794-796.

[5]??? 庄亦晖,龚燕,许晓峰等.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在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评估[J].检验医学,2018,33(7):633-63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