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语文要素的活动实践窥探
范文

    翁丽亚

    [摘 要]统编教材采取双线编排体系,在强化人文精神渗透的同时,注重语文要素的落实。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一课时,教师通过与教材对话,扣准“明”“暗”要素;通过与要素对话,设计“统”“分”活动;通过与活动对话,彰显“师”“生”地位。这样教学,将语文要素落实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助力课堂的精彩生成。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要素;活动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这需要在教学中穿插一定的语文实践活动。统编教材在编排过程中采用双线模式,在注重人文熏陶的同时,强化落实语文要素,并且将知识能力、学习策略与习惯培养有机地穿插到单元导读、教材课文与实践任务之中。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语文要素来设计活动实践,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一课的教学为例,浅析基于语文要素下的活动设计、实施策略,以便参考。一、与教材对话,扣准“明”“暗”要素

    研读统编教材,就会发现其整个体系是按照语文要素细致落实、螺旋上升的思路进行编排的。针对语文要素,概括来说,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明”的,即通过单元导读、文中提示与课后习题进行呈现。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以此为核心目标,将其作为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主要依据与准则。以《雾在哪里》一课为例,其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想象”,单元语文要素为“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而这一课恰恰是一篇童话,将“雾”想象成淘气的孩子,在与世界捉迷藏。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雾”淘气的样子,以及结合生活体验想象捉迷藏的过程。

    另一类语文要素是“暗”的,教材中虽没有直接交代,但在整个编排体系之中,每册教材,每个单元,乃至每篇课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对于文本解读来说,教师要站在学段高度,通过前后勾连,挖掘出文本中隐藏的语文要素,并将其融入相应的活动之中。以《雾在哪里》一课为例,通过研读分析,发现以下语文要素。

    朗读要素。朗读是小学生一项极为重要的语文素养,它始终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传统教学中,朗读指导是模糊的,而在统编教材中,针对朗读则有清晰的要求。如二年级上册,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分角色朗读、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具体到《雾在哪里》这一课中,按照朗读梯度要求,需要学生着重练习的是“读好雾说话的语气”,这同样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加以落实。

    写字要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写字上升到一个极为重要的高度,要求小学阶段每节语文课上做到“十分钟练字”。具体到二年级上册的写字教学,除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习惯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部首,并且关注汉字的间架结构。如《雾在哪里》这一课中,教师可以探索分类指导书写,其中“岸”“屋”同为上下结构,而“论”“切”又可划为一类。这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在比较中分析,从中发现异同,以便提升汉字书写能力。

    词语要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既是课标落实的第一学段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统编教材对此非常重视,对于二年级上册的教学来说,需要的是延续巩固。教学《雾在哪里》这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变暗”“霎时”等词语的意思,以便有效巩固词语理解方法,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句子要素。句子是文章的基础。统编教材在一年级下册中明确了“认识标点,建立句子概念”“认识自然段”这一要素。在《雾在哪里》这一课中,三、四、六自然段的句子数量都是三个,结构也较为相似,都是先写雾,再写其变化。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此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信息要素。学会从文本中提取有用信息,也是学生的重要阅读能力之一。统编教材较为关注这一点,并结合各学期有机落实其要素。比如,一年级上册注重“了解课文内容”,一年级下册注重“根据信息作出简单判断”,二年级上册则直接是“根据信息作出判断”。体现在这一课中,在初读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雾把什么东西给藏起来”了,以使学生对该课建立起初步印象。

    站在第一学段高度,统整其“明”“暗”要素,对于《雾在哪里》这一课,其教学活动目标可以设计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雾顽皮的样子,揣摩雾说话的样子。

    2.運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通过观察比较写好生字。

    3.通过自然段结构巩固句子概念。二、与要素对话,设计“统”“分”活动

    明确活动目标,并据此设计相应活动,就使学习活动有了方向。对于该课而言,其活动设计应主要基于语文要素的落实巩固。但在设计中,不能围绕一个要素设计一个活动,这样显得机械、刻意。我们要将语文要素细致落实到各个语文活动之中,做到润物无声。概括来说,教师可以从“统”“分”两方面进行巧妙设计。

    “统”,顾名思义,就是将语文要素有机融合在一起。具体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段、年段特点,设计学习活动,让各个语文要素产生叠加效应。对于这一课,针对“雾把什么东西给藏起来”这一要素设计活动,既可以让学生阅读全文,进行整体感知,又可以让学生提取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形成理性思考。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提取文本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能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阅读技巧。

    对于“分”而言,则可以将语文要素分解到不同活动之中,以形成一种螺旋上升,逐步递进的关系,便于学生内化、巩固、运用。以巩固落实句子要素这一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分层设计以下内容,来实现有序递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句子。

    活动一:针对第三自然段设计活动,重点是帮助学生明确句子概念。教师先让学生数一数段落中有几句话;接着逐句进行朗读,明确每一句话写了什么,并且借助关键词进行呈现;最后教师总结,帮助学生理解三句话分别写雾说的、做的与变化。这样,从数句子,到朗读,再一次帮助学生巩固、理解了句子。

    活动二:针对第四自然段设计活动,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迁移运用。教师可以通过相应问题,即“雾是怎么说的”“雾又是怎么做的”“雾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让学生用朗读课文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从而继续明确句子这一概念。

    活动三:针对第六自然段设计活动,可以通过同桌合作、展示的方式进行。具體来说,要求学生用横线、波浪线或者其他符号,分别画出雾说的、做的及其相应的变化,接着同桌之间进行展示、交流。

    从环节来看,这三个活动之间的关系是逐步递进,难度是螺旋上升的。通过这三个活动的设计,学生对句子的概念经历了一个从感知、迁移到运用,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体验过程,学生在理解、掌握句子概念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三、与活动对话,彰显“师”“生”地位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摆正“师”“生”的位置,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地位,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学习支撑。毕竟对于学生来说,语文要素仅仅是一句话,一个概念,而真正转化为学习能力,还需要教师这一桥梁。对于这一课而言,针对“雾把什么东西给藏起来了”这一教学活动,学生最大的障碍就是不会归纳合并,不会按照顺序进行查找。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扶到放,通过点拨指导,教给学生提取信息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迁移运用。

    师:雾究竟把什么东西给藏起来了?我们先请一个同学把第二、第三两个自然段读一遍,其他同学要一边听,一边用笔圈出雾所藏的东西。

    师:请你把找到的东西读一读。

    生:大海,海水,船只,还有蓝色的远方。

    师:那你说说,海水在哪里?船只在哪里?

    生:它们都在大海里。

    师:是的,它们都是大海的一部分。这里,蓝色的远方其实就是远处的大海。所以,这一段中我们只要圈出一个,你们说一说。

    生:大海!

    师:好的,现在请圈错的同学进行改正。

    师:现在我们就一段一段往下找,没有的就直接跳过,有的就圈画出来。

    对于学习而言,其过程是从模仿开始的。而教师的指导,更多的是教给学生方法,给他们做示范,以使他们从中习得方法,学得技巧,并在之后的训练中能够迁移运用。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是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的设计,固然要重视语文要素的落实,但更重要的是结合学生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他们亲身经历,让他们动手实践,让他们自己在活动中找到答案。这样的学习才算完整。统编教材也是较好地遵循了这一思路,让学生在讲读中“习法”,在自读中迁移,在课外阅读中巩固。以“信息提取”这一能力的培养为例,在4~10 自然段的学习活动中可设计以下活动。

    (请一个学生展示圈画答案)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第六自然段中他圈画的是什么。谁来读一读?

    生1:海岸、街道、城市、树木、房屋、桥梁……

    师:你们认真想一想,他圈画得对吗?结合我们之前所学的启示。

    生2:不对。树木、房屋不要。

    师:为什么?

    生3:因为它们都在城市里。

    师:那如果是你,你会圈画什么?

    生4:城市。

    师:还有呢?

    生5:(想了一会儿)还有海岸。

    对于这一片段而言,信息提取都是由学生通过自学完成的,而教师只是对其进行点拨,以帮助学生巩固内化。毕竟对于语文要素的落实来说,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内化,还需要调动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的思维与语言获得同步发展。

    总而言之,以语文要素落实细化为体系来编排,是统编教材的一大特色。这种编排不仅较好地落实了课标精神,还较好地遵循了以“学”为主的生本学习理念。它既有利于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又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语文要素落实为抓手,设计切实可行的课堂实践活动,以便在主动落实语文要素的同时,助力课堂精彩生成。

    (责编 刘宇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