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立足学科素养,优化教学策略 |
范文 | 王丽玲 [摘要]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要求。在《我是一只小虫子》的教学中,我们开展了“立足学科素养,优化教学策略”的主题课例研修通过聚焦目标内容精准定位、教学方法策略优化和学生能力发展提升三个阶段和设计一实践观测一反思問题一寻找解决问题策略一改进五个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展开阅读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在研修中,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得到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学科素养;教学策略;课例研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叭-0061-03 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的《我是一只小虫子》一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从小虫子的视角,用自述的表达方式,描述了小虫子生活中的苦与乐。童话故事赋予小虫子以生命,想象奇特而丰富,让学生很容易走进小虫子的世界,体会到再小的生命也有有趣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课文语言幽默活泼,富有童趣,是一篇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阅读的好素材。我们以《我是一只小虫子》第一课时的教学为课例,开展“立足学科素养,优化教学策略”的主题式课例研修活动,探讨“三阶五环”行动研修范式的具体实践。“三阶五环”行动研修范式是对华东师范大学顾泠沅教授提出的“三阶段两反思”模式的改进、提炼,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的连环跟进式行动教育模式。“三阶”即课例研修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设置有明确的研修目标。第一阶段,聚焦“目标内容精准定位”,进行研修;第二阶段,聚焦“教学方法策略优化”,进行研修;第三阶段,聚焦“学生能力发展提升”,展开研修。“五环”即每一个阶段都有五个环节:设计一实践观测一反思问题一寻找解决问题策略一改进。五个环节连环推进,强调行为跟进,这样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目标内容精准定位 第一阶段的研修,梳理课标要求,深入研读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所在学校以及学生的情况,初步制定出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中,以设定“目标内容科学合理”为课堂观测点,进行了三个轮回的设计一实施一反思一改进一再实施的跟进式研修。 反思改进环节,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遵循“三不教”原则。学生已经掌握的,不教;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学懂的,不教;教师教了学生也不懂的,不教。课堂教学以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调整目标内容。三轮研修之后,我们最终确定了本课例教学的目标及内容。 (一)识字写字 1.会认“屁、股”等15个生字;学会多音字“泡”的两个读音。 2.会写“屁、股”等8个生字。 3.学习带部首“月”(肉月旁)的字,并积累。 (二)阅读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读好长句子:“早上醒来,我在摇摇晃晃的草叶上伸懒腰,用一颗露珠把脸洗干净,把细长的触须擦得亮亮的。”能正确断句,不读破句。 3.读出句子的语气。 (三)理解 1.学习根据问题阅读文本,提取信息的方法。 2.根据文本信息学习推断。 3.学习初步感知课文大意的方法。 (四)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小虫子的危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 2.理解句子,学习表达,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策略优化 第二阶段研修,课堂观测点设定为教学方法、策略的优化。由一位教师进行教学展示,重点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策略,以发展学生语文能力。下面是教学片段实录。 (一)导入课堂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的小虫子多吗?那咱们一起来猜虫名吧! (虫子就是这么小,它们生活在草丛里,这些小虫子是怎样生活的?) (二)读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1课。注意,虫子的“子”在这应读轻声。齐读课题。 (三)学习生字词 师:那多同学举手了,都会读了?老师可要检查的哦。看看(课件出示课后第一个生字表的15个生字,分两组) 师:第一组,谁来读?(请你)你把前鼻音读得很好。第二组,谁来?(请你)后鼻音读得很到位。看来,我们班同学的拼读能力很强。我们齐读一遍。 师:接下来,难度增加了哦。谁来挑战? 师:这个“泡”是多音字,它还有另一个读音是——“pao”,你能给它组词吗?(学生组词)咱们一起读。 师:孩子们,我们来玩一个送小虫子回家的游戏。你们每读准一个字,就能送一只小虫子回家。小火车开起来,开到哪?(开到这)谢谢有爱的同学们,把小虫子都送回了家。 师:让我们再和回到家的小虫子打个招呼,一起来 师:再来看到这两个词(课件出示:一不留神昏头昏脑)。 师:请读,你为什么把“一不留神”读那么快? 师:咱们一起读—— 师:你能用“一不留神”这个词说个句子吗?(看来,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儿都得留神呀) 师:再看到“昏头昏脑”,这里有两个“昏”,表示——(特别昏)。你有过昏头昏脑的时候吗?(请你说)请你带着这种感觉来读。 让我们把这个两个词送回文中的句子里读。(请你) (课件出示:“一不留神,我们会蹦进很深很深的水里,被淹得昏头昏脑。”) 师: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只晕头转向的小虫子。我们像他这样,一起读。像“昏头昏脑”这样的词,课内课外,你都知道有哪些? (指导书写带“尸”字部的三个生字,总结出“左上包右下”半包围结构的生字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特点) 师:请看大屏幕,这是“屎”,文中还有两个和它长得很像的字,它们的部首都是——(尸字头)。这尸字头就像蹲着的人形。带有尸字头的字都和人体有关。这有3个古汉字,谁来猜一猜,连一连?(全对,看来同学们已经把这3个古汉字的字形都记下来了) (四)教师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屎、屁、尿,并范写。最后总结方法,并出示—— 小要领,记心间: 左上包右下, 上偏左下偏右, 外面撇长里出框。) 师:这3个字就是今天我们要写的字。要把它们写好,老师请大家把“小要领”记在心间。“小要领,记心间”预备起——(学生读) 师:请同学们把小手举起来,和老师一起书写。首先,我们看到“屁”字,左上包右下的字,上偏左下偏右,外面撇长(边说边写“尸”字头)里出框,我们要把竖弯钩往外挪一挪,让字的重心平稳。 师:按照这个原则,我们再来写一下“屎”“尿”两个字(上偏左下偏右,外面撇长里出框)。 课后的反馈会,各位参研教师纷纷发表看法,同时提出了疑问:“如何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地?”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重新研读文本,从三个方面优化教学策略。一是引领学生去发现、探究语言文字背后蕴藏的语文方法和规律;二是重视朗读训练指导,引领学生借助文本信息内容,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进行把握、概括段篇的能力训练。 三、学生能力发展与提升 第三阶段的研修,课堂的观测点定为“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在课堂上,教师以“小虫子的生活有意思吗?”为抓手,训练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的能力。借助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教师让学生阅读文本,找出“当小虫子不好”的语句,训练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当小虫子不好”的几个程度副词的先后排序,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三年级的学习打好基础。 (一)理清文脉 师:同学们,学好了生字,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请大家默读课文(读时注意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边读边想: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贴板书、点课件) 师:谁能用文中的话来说说当一只小虫子好还是不好? 师:故事的开头,小虫子先提出了疑问(教师指着板书,学生读),读:“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学生读)这是个什么句?(问句)再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师:然后,告诉我们,它的小伙伴们都说:“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接着告诉我们,它“觉得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最后说:“我喜欢当一只小虫子。” 师:你看,这几句话串起来就是课文的内容。 (二)学习第2自然段。 师: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当一只小虫子不好? 生:第2自然段。 师:你真会学习。同学们,下面请进行4人小组学习。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看学习要求:请4人小组齐读第2自然段,读完后讨论:当小虫子有几种不好?用序号标出来。 小组汇报1: 师:你们小组找到的第一种不好是一 生:(读)“我们蹦蹦跳跳的时候,一定要看准地方,不然屁股会被苍耳刺痛的。”(教师课件出示句子) 师:找得对,这里有个词“屁股”。摸摸你自己的屁股在哪?那小虫子的屁股在哪呢?我们再一起来认识虫子的其他部位(出示:屁股 脾气 腹部 胳膊肩 手臂 肩膀 肾 胃)大声读出来。 师:这些加点的字,你有什么发现——(它们都是月字旁) 师:月字旁,其实也叫——(肉月旁) (课件出示:“月”字在古代表示肉的意思。月字旁的字一般都和什么有关?) 师:我们在自己的身体上找找,还有没有哪个部位包含着肉月旁的字?(脖子、肚子、大腿、脚尖、胆、肺……) 师:此外,还有(贴字卡:胳膊、腿、脾……)你们认识的字可真不少! 师:你们看,肉月旁都是放在——(字的左边,教师指着课件) 师:再看这边。刚才你们找的老师也请到了大屏幕上,读——(出示:肩、手臂、胃、肾)我们发现—— 生:“月”字跑到了字的下部。 师:这时,我们把它叫—— 生:月字底。 师:让我们回到句子中来,请你来读这个句子。 师:被苍耳刺可真不好受啊!这第一个不好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吗?(贴:被刺痛)你能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老师为你点赞! 师:当一只虫子的第二个不好是? 小组汇报2: 生:(读)“一不留神,我们会蹦进很深很深的水里,被淹得昏头昏脑。”(教师课件出示句子) 师:你能像刚才那样概括一下吗?(贴板书:被淹得昏头昏脑) 师:能把小虫子淹得昏头昏脑,这水可能—— 生:很深很深(课件出示:再点“很深很深”变红)。 师:深到—— 师:原来重复一次更能强调它的深,我们再读一遍! 师:太可怕了,那么深。请男同学读。 师:不过,小虫子眼中“很深很深的水”到底有多深呢?来,联系上下文找找。 (课件出示:“一不留神,我们会蹦进很深很深的水里,被淹得昏头昏脑。其实,那深水只是小狗撒的一泡尿。”) 师:你能读好吗?你来——(听出来了,前面害怕,后面有趣),你也来读——(一个讀得比一个好)。咱们一起来,读—— 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小虫子实在是—— 师:是啊,小虫子眼中看到的事物跟我们可不太一样。 小组汇报3: 师:那第三个不好是—— 生:被吃掉。 师:能自己概括,进步真大!文中哪个句子写这个不好? (课件出示:“孩子们都觉得毛茸茸的小鸟很可爱,但我们小虫子没有谁会喜欢小鸟。”) 经过三个阶段连环跟进式的研磨,形成了《我是一只小虫子》的教学设计。该课例在北海市小学语文“提升学科素养,关注立德树人”教学研讨会现场展示,受到广泛的好评。 (责编 韦雄)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