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让对话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发生
范文

    赵晓燕

    [摘 要]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在课堂上的对话, 不只是相互的说与听,而且是相互学的活动。在教学中,要让对话真正发生,就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设置符合不同层次学生要求的话题,并对学生的回答适时追问。这样,才能使教师与学生在和谐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上深入对话,让学生深入理解、体验文本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对话;倾听;话题;追问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5-0027-02

    語文课堂上的对话,不仅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文本内容的言语谈话与信息交流,而且指精神上的交流与对话。它不只是相互说与听,更应是相互学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对话真正地发生,才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得到深化。

    一、培养倾听习惯

    听,是生与生、师与生之间形成良好对话的一个重要前提。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就这样说道:“应当追求的不只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相互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而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就说:“哈哈,没叫到我!”至于那个同伴讲的是什么内容,他们根本不在意。有的教师只顾着走自己的教案,学生究竟回答了些什么,他一点也没关注到。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质量和效率究竟能有多高。

    (一)明确倾听的重要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对现代人的一系列人际交往活动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人们获得的信息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一统计数据清楚地告诉我们,人有约一半的精力和时间在听,听已经是今天的人们学习和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之一。对学生来讲,首先要学会的是如何倾听,这才是高效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如果没有针对性的静听与积极的沉思,表面的踊跃发言只是低效的学习方式罢了。但是,学生往往不理解倾听的意义和重要性。因此,教师有必要让他们明白这一点。

    (二)掌握倾听的好方法

    有时,学生不会倾听,不是他不知道倾听的重要性,而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掌握正确的倾听方法。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五心倾听法”。一是专心,无论是听教师上课,还是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都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清他们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二是耐心,要沉下心来听完别人的话,不能随便插嘴,听完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是细心,当认为别人的发言有不妥当之处时,先要学会正确合理地评价,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四是虚心,要虚心接受别人对自己的不同看法,边听边进行修改;五是用心,我们固然要听取他人意见,但也不能盲从,要用心辨别,有选择地接受。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

    (三)调动倾听的积极性

    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对那些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对他们的发言做出正确评价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如“你听得真仔细”“最喜欢看到你认真倾听的模样”“认真倾听的你最美”等。这样,那些没有认真倾听的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榜样。当他们的学习表现有了进步时,教师也要及时发现,给予鼓励表扬。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引导作用,如通过目光与学生直接进行交流,朝认真倾听的学生微笑点头,向特别认真的学生竖起大拇指等。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倾听的态度,培养了他们认真倾听的习惯。

    二、注意话题设置

    话题,是对话的中心。在很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堂课上有很多的话题。这些话题零碎没有统整性,不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话题就不是高质量的话题,这样的话题就不能产生有效的对话。

    (一)话题要有明确性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要提出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话题,让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曾经听过一位青年教师教学四年级上册的《爬天都峰》一文,在学生初读课文后,他提了一个问题:“课文中的‘我是怎么爬上天都峰的呢?”这个问题叫学生如何正确地回答?奋力爬上去的?攀着铁链爬上去的?手脚并用爬上去的?在老爷爷的鼓励下爬上去的?……这位教师应该这样问:“课文是怎么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这样,学生就能关注文本的具体表达与语言运用。

    (二)话题要有开放性

    开放的话题,让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不同的方面对话题进行思考,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视野的广度和知识深度。如,罗才军老师在教《杨氏之子》这一则文言文时,提了一个问题:“杨氏之子聪明在哪儿?”这样一个富有开放性的问题,在文中能找到多个答案。不同的学生通过思考就有不同的感受与发现。有的学生说,体现在“为设果,果有杨梅”;有的学生说,体现在“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他们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自己的观点。

    (三)话题要有层次性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认知水平与阅读能力的不同,设计出不同层次的相互联系的话题,让学生自由选择思考。如,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以下话题,让学生思考对话。(1)从课文中找出青头与红头的对话,体会它们对话时的心情,想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2)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与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默读课文,至少找出三处。这两个话题,由易到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和阅读水平,选择自己可以完成的任务。

    三、讲究追问的策略

    很多教师喜欢学生快速的反应、热闹的氛围、流畅的节奏,因此特别喜欢追问,认为这就是对话。但是,他们的追问往往是连珠炮似的、零碎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不是对话,而叫“碎问”,只能培养学生的浅表思维。这样的“碎问”,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是浅层次的,同时留在学生头脑中的时间短,也很难在特定的情景中被激活,转化为新的学习能力。这样的追问徒有对话之形,而无对话之实。高效的追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2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