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抓住言行,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
范文 | 夏眉宇
[摘 要]《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红色题材的文章,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篇幅较长。这就必然要求长文短教;同时,还要求学生深刻理解老班长的人物形象,学会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深度学习,这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时,教师要紧紧抓住人物的言行,带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要在略读中精读,在感悟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增强审美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长文短教;导读策略;深度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7-0008-02 【教材解读】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以红军长征为题材的文章,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体现了革命者崇高的精神品质。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金色的鱼钩”不仅见证了老班长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而且也是课文行文的线索。这枚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永垂不朽。 尽管课文感人肺腑,但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首先,这篇红色题材的文章,具有独特的时代性,与学生的生活有较大距离。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其次,在教学中,学生的理解和表达是比较浅显的,大都停留在故事情节上,属于提取信息式的阅读。第三,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又是略读课文,如何做到“长文短教”,且教出效果,难度不小。笔者在教学时,根据单元导读的提示,紧紧抓住人物的言行,带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效果很好。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明确学习方法 师:我们先来看一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本单元中,几位“不怕死”的仁人志士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回忆一下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运用了哪些方法来体会人物的品质? 生1: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我抓住描写李大钊神态的语句,体会到他忠于革命的精神。 生2:学习《为人民服务》时,我抓住毛主席阐述的生死意义的语言,体会到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师:本节课我们继续关注人物的言行,品味《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这一人物形象。 二、整体感知,梳理小说情节 师: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老班长主要写了哪三件事。 生1:老班长用针做鱼钩钓鱼给我们吃,自己却吃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和菜根,被“我”发现后还一再隐瞒。 生2:老班长在发现我们不喝鱼汤时,严厉地命令我们,为了革命一定要吃下去。 生3:老班长在我们快要走出草地时却奄奄一息了。临终的时候,他还是不肯喝汤,并嘱咐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地。 师:能概括得更加简洁吗? 生4:我们可以使用小标题来梳理情节。 (相机小结:“硬咽鱼骨”“命令喝汤”“临终拒汤”) 师:同学们,抓住主要事件、提炼小标题就能很快把长文读短了。那老班长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二、自主学习,聚焦具体言行 (一)自主学习 师:请大家再次默读这三个情节,关注老班长具体的言行,想一想: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出示自读要求表(下表): (二)全班交流 1.聚焦情节一:硬咽鱼骨。 生1:我关注的情节是“硬咽鱼骨”。我圈画了:“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从“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中,我体会到老班长可真是个“演员”,从动作上看好像真地吃过了一样。老班长“演”得那么真,是怕“我们”知道真相,真是个为别人着想的人。 生2:我关注的情节也是“硬咽鱼骨”。我圈画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从“硬咽”一词,我感受到了老班长的痛苦,吃不下、很难吃也要硬咽下去。他之所以吃鱼骨头和草根,为的是把鱼汤省下来给“我们”三个小病号吃。我体会到老班长真是个舍己为人的人。 …… 师:同学们谈得很深刻,都聚焦了非常具体实在的动作描写,读懂了文字隐含的意思,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目睹了老班长硬咽鱼骨的第二天,“我”还能照旧喝下那碗鱼汤吗?请同学们继续关注情节二“命令喝汤”。 2.聚焦情节二:命令喝汤。 生:第20和第21自然段有这样三句语言描写:“吃吧”“怎么了,吃不下?”“必须吃下去”。我感觉对老班长来说,“吃”是头等大事,否则他就无法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三个小病号不吃,他先是劝,接着询问,最后命令吃下去。我觉得他是一个一切以任务为重的人。 师:其实,命令大家吃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走出草地的希望。 生:同学们,“吃”是头等大事。但我觉得现在的“吃”已经没有原本的意义了。请大家看第20自然段。他们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野菜。这点儿吃的连塞牙缝都不够。可是老班长说:“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暗示小梁不许在战士们面前掉眼泪,要保守秘密,更要带头喝汤。所以,小梁“大口大口地咽”,小梁也变成演员了,他也演得逼真。因为他知道,只有通过吃、大口吃,老班长和其他小病号才有信念活下去。过草地的过程中,老班长是三个小病号活下去的信念,而三个小病号也是老班长活下去的信念。 师:在几个人物间,听其言,观其心,你真会读书。同学们刚刚通过品读老班长的语言,读出了老班长是一个坚守信念并且以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为第一要务的人。 3.聚焦情节三:临终拒汤。 师:“我们”和老班长就这样相互鼓励着,渐渐走到草地的边儿了。请同学们关注情节三的对话部分,继续交流。 生1:在最后这个情节中,老班长的语言,让我感受到他是一个为了完成任务而舍生忘死的人。因為他都快死了,还在说:“别浪费东西了。”在他看来,粮食给他这个快死的人吃就是浪费,给小梁他们吃就是生的希望。 生2:我从“一定要走出去”和下文的“一定要走出草地去”看出,老班长自始至终都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师:那他不忘的是什么初心呢? 生2:在第一个情节,老班长曾回忆指导员的话:“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在第二个情节,他也说过“一定要走出去”;临终前,他还是很执着地留下了遗言“一定要走出去”。老班長忠于党、忠于上级、忠于自己的职责,这样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师:这真是一个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老班长啊! 生:老班长嘱咐他们要走出草地,而三个病号的语言也显示出对老班长即将逝去的不舍。从“‘抬也要把你抬出去”“‘老班长!老班长!”还有结尾的两个感叹号,我体会到,对三个小病号来说,老班长就是他们活下去的信念,老班长舍生忘死的精神已经深深印在他们心里。他们怎么舍得老班长死去呢? 师:尽管内心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但长期的营养不良又过度劳累的老班长,还是慢慢地闭上了眼睛。请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读写结合,内化人物品质 师:现在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这一枚普通的、已经生锈的鱼钩会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呢? 生:老班长舍己为人、舍生忘死、牢记使命、尽职尽责的精神像金子般闪耀。 师:看,这枚鱼钩现在就保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里。假如现在你就站在这枚鱼钩前,你有什么话想对老班长说呢?请大家写下来。 师:老班长这样的革命前辈和李大钊、张思德一样,虽然他们的生命已经逝去,但他们英雄的品质、革命的精神却永垂不朽。(请大家齐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相信大家一定体会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深刻含义了。我们也要和这些仁人志士一样,做好身边的平凡小事,心中装着他人,心里存着国家,使自己的生命闪耀出金子般的光辉! 【教学反思】 教学这篇课文,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第一,红色革命题材的课文在教学时一定要聚焦情节,聚焦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描写的语句,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第二,红色革命题材的课文不仅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承担对学生进行语文要素训练的任务。本节课以“人生自苦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文主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言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在审美体验中进行深度学习,理解人物品质。第三,在长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安排写的训练,写的内容要贴合文章内容。写,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连贯、更深刻。第四,本篇是略读课文,但略读课文教学中也可以安排精读训练。教学中,要瞄准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在重点处精读,在其他地方略读。 (责编 韦 雄)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