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语文教学中人格培养的内容与方法 |
范文 | 周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中,人格培养的内容包括:荣耀与耻辱,自尊与自谦,进取与平淡,宽容与爱憎;人格培养的方法则有:在语文基本训练中有机结合,在阅读教学中随机渗透,在写作教学中直接引导。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格培养;内容;方法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深深地感到对青少年加强人格培养十分重要,而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语文学科义不容辞地要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发挥主要作用。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人格培养至少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荣耀与耻辱 所谓荣耀与耻辱就是要有正确的荣辱观。无荣无耻,以不当荣为荣,以不当耻为耻,都是十分错误的荣辱观,自然也都是人格低下的表现。文天祥不在高官厚禄面前屈膝,这便是知耻知荣,知何以为耻,知何以为荣。 二、自尊与自谦 自尊就是维护自己的尊严。自尊先要自重。损人利己的事不做,害己违心的事不为。不为“苟得”名利富贵而卑躬屈膝,不为“苟得”金钱权力而扭曲自己的灵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自尊,朱自清不吃美国救济粮也是自尊。自尊,小而言之,使一己形象变得可敬,大而言之,使一国之威得以张扬。但自尊又不可傲人,自尊者必自谦。不知自谦者则不知自尊,而为自大。鲁迅先生一身傲骨,但又视进步青年为兄弟,这都是自尊与自谦的完美结合。 三、进取与平淡 在人生的道路上,既要有所追求,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可以为自己的追求牺牲一切,又要淡泊名利,绝不为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谭嗣同为民族图新愿为国家变法流血第一人,周恩来为新中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都是知进取的典型,另外雷锋、张思德等,他们都在平凡工作中写出了人生的精彩篇章。 四、宽容与爱憎 宽容,是指容能容之事,容可容之人,不排斥异己,不妒贤嫉能;爱憎,是指敢爱敢恨,不畏强凌弱,遇不平之事敢仗义执言,敢挺身而出,见危难之人,能倾献爱心,援手相救。鲁迅先生堪称这一高尚人格的典范。“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最真最实的写照。 语文教学的人格培养内容极其丰富,以上四个方面较为重要。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尝试的方法如下: 一、在语文基本训练中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离不开训练,但语文教学的训练并不是单纯的语文训练。语文负载文化的本质特点决定它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有着不同寻常的效果。语文基本训练的内容很广,下面试作举例说明。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绝,近些年的高考常常涉及,因而学会写对联也是一个高中生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为此,中学语文教学应常进行一些有关的训练。如果我们注重这一训练的选材,就能对学生的人格培养起到很好的作用。如这样一道题: 请根据所供材料,在横线上填出下联: 李格非先生安贫乐道,不完全赞同《论语》中“居无求安,食无求饱”和《礼记》中“富润屋,德润身”的说法,略加删增,集成一副佳联:“居无求安食求饱,______________。” 很显然,学生在阅读材料和理解写出下联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李格非先生高尚人格的影响。(参考答案为“富不润屋德润身”) 二、在阅读教学中随机渗透 阅读教材中有着人格培育的丰富资源。课文的内容、作者生平、写作背景,都蕴含着丰富的材料,可以对学生的人格培育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随机点染进行教育,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我们要抓住课文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引发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明辨是非,自悟高尚人格的重要。教材中有些内容虽然是人格培育的好材料,但如果仅是一般阅读而不重点注意,便难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也难以有理想的效果。对于这些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将相和”一部分,教学时我们不能只注意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要通过一些讨论引导学生注意矛盾转化中双方的心理和态度,从而对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以及廉颇从大局出发、勇于认错、勇于改过的高尚人格有深刻认识,并受到教育和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在展开讨论时,教师要以引导、点拨为主,要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自悟,并注意同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决不可撇开“语文”而大谈人格,最佳的境界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三、在写作教学中直接引导 作文教学中的人格培育一般都采取比较直接的手段,主要有: 首先是让学生懂得人格与文品的关系。苏轼说:“文如其人。”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更需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教师要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给学生讲明白这方面的道理,让学生懂得要写好文章,不仅要有好的语言素养和写作技巧,更要有好的人品。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先决条件之一。中国历史上文笔好的人不计其数,真正能够流传千古的,都是包蕴着高尚人格的人及其作品。 其次是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直接提供一些关于人格题材内容的命题,引导学生对人格培养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正面思考。如《我终于理解了他》这一类题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这事我很后悔》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我生活在温暖的集体中》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集体的温暖,懂得任何人也离不开集体的道理。 另外,在作文批改中,也可以对学生人格进行较直接的培养,中学生大多心直口快,他们的思想观点,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常会在作文中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要抓住契机进行引导,如果引导得法,必然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