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
范文 | 王贝贝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是教育者实施教学的依据,尽管新课程语文不断改进,但是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部实施的新课改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垫脚石,教育者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切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找到适合的教学方式。教育是民生大计,无论何时何地,教育事业的“一举一动”总是牵动着教师、学生乃至一个家庭的变化。所以作为教育主体的我们,在本着新课改实施新的教学方式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顺应新课改潮流,更新教育理念 1.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转换教学身份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在大众的观念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所以对学生的教育更加重视,但忽视了作为教育者教师的理论教育。新课改理念是实施新课标教学的指导思想,学校需要定期给教师开展思想培训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适应新课改对初中语文的要求。以往语文老师被定义为课堂的主导者,但在现代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的益友。要让学生适应新课改下的新课堂方式,教师就要和学生产生良好的互动。教师和学生可以“打成一片”,做学生的朋友,不仅仅教会他们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式和道理,一个好的“三观”才能塑造出好的人格,这将伴随着学生们进入到日后的学习中。 2.关注现实生活,教学更多元化 在大家的固有印象中,语文课堂都是枯燥无味的,唐诗宋词,小说散文,听起来都是文学性较高的东西,和现实生活几乎不沾边,但是许多作品都是取材于生活,反映生活的。要让学生理解这一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因此语文教学要更多关注现实生活。比如,作文的选题角度都来源于近期发生的某个热点新闻,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来合理解读这一新闻。从进入初中开始,学生的学习程度又提升了一个档次,无论是阅读、写作。学生开始涉猎更多的文学作品,在笔者从教的十几年中,经验告诉我不能只给学生灌输文学性的内容,生活中的语文也处处可见,教师很容易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拿我一次经历来讲吧,有一个学生语文功底很强,文笔也很好,常见的文学作品难不倒他。然而,当谈到近期发生的一个新闻热点,让学生写出议论文时,他却犯了难。如何把只言片语转换为书面语并加以论证,学生有点迷茫。所以,语文来源于生活,也要反映生活,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新闻,运用多种角度,旁敲侧击,提升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力。 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课堂多彩化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可理解为:主体性+主动性。为什么这么说呢?作为课堂气氛的带动者,教师都有过这种感受:精心准备的一堂课,满满的知识点,奈何学生提不起兴趣,让这堂课没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教师这时可反省一下,是否教学方式出了问题呢?不如尝试放手让学生主导课堂。例如:选取一章知识点,分组让学生自己進行讲解,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上课的乐趣;也可以准备课前三至五分钟的小演讲,学生自由选材,长此以往,学生的演讲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逐渐地不会怯场,这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好方式。课堂不只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新课改之所以新,在于能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新的教学理念,所以课堂上的内容也要紧跟社会的发展,让学生思维开阔,关注当下的社会生活。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地学习,而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对课堂教学的良好作用。当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整体化、综合化的趋势,知识的整合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整体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必须加强资源整合,向综合化的方向迈进。提高初中生语文学科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师就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发挥的空间,在教学中让学生多思考、提前思考、积极思考。摒弃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导讲解,师生共同探讨的教学策略。 新课改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大进步,做出努力的不仅是教师、学校,更重要的是学生本身的改变,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无论是教育还是生活,没有改变和创新的事业终将沦为一潭死水,秉承着这一理念才能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教育是民生大计,新课改是教育的一大动力,初中语文教学要保持生机与活力,必须源源不断地输入这一动力。我们对于过去教学方式中的不足要加以改正,对其中好的地方要加以利用,课堂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课堂上的一切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改变。所以,教师要重视课堂,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发展,为打造优质课堂而付出努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