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兴、观、群、怨”与高中阅读教学 |
范文 | 张书英 “兴、观、群、怨”出自《论语》中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一句。《论语》中,这句话的含义是:《诗经》可以感发人们的意志,可以观察社会与自然,可以结交朋友,可以讽刺不平之事。从《论语》的这句话中,我们便可知学《诗经》的许多作用。将其运用于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同样适用。一、“兴”——感受文章魅力 所谓“兴”,即可指文学作品能够激发人们的意志与精神,能够使人们从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能够受到文学作品中文字的感染。所以运用“兴”这一作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即是使学生感受文章的魅力,感受文字所传达的作者情感。使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从中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如,当我们教授学生学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一课文时,便可以使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从中感受文章的魅力。在为学生分析课文表达的思想之前,教师需要让学生对文字进行阅读,使学生从阅读中感受文章的魅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阅读文章的兴趣,可以变换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进行阅读。如,可以让学生分工合作进行阅读,一位学生读一段内容,也可以让学生每人读一句内容,这样便可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学习这一课文时,我让学生每人读一段课文,并在学生读完后,相互交流从课文中体会到的内容。一位学生表示:“这篇课文从一个人的婴儿时期所需要的爱,父母给予我们爱的形式与条件开始进行分析,一直到成人时期,我们形成自己爱人的能力与被人爱的思想,由此说明了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标准。”另一位学生表示:“从这一课文中,我明白了父母对于我们爱的形式,并了解如何在以后的生活中使自己的思想更加成熟。”学生对于这篇文章内容的解读,说明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意识到文章所表达的主要思想,并由阅读激发了学生对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理解与认识,这就使学生感受到了文章的魅力。二、“观”——分析文章優劣 “观”是指读者在阅读中可感受文章所描写的社会风俗或自然状态,从文中总结得失,分析优劣。这里所说的分析文章优劣,并不是指分析文章内容的优劣,而是分析文章中所体现的风俗或自然的优劣。教师在教学中,调动“观”的作用对高中语文阅读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从文章所记述的社会优劣中,逐渐形成自己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 比如,我们在教授学生学习《窦娥冤》这一课文内容时,便可以调动“观”作用使学生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社会情况进行了解。这一课文本属于阅读鉴赏的部分,是元代戏曲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文中恰恰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民俗,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一课文,由此展开对文章优劣的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进行学习,深入了解文章中所体现的风俗人情。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别扮演“蔡婆婆”“窦秀才”“窦娥”“赛卢医”“张驴儿”“张驴儿的父亲”,这样将第一折的内容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将课文中的句子简化,仅说出其中的含义即可。学生通过表演、观看表演,便逐渐了解了这一文中所体现的情景,能够对当时的社会风俗有所了解。当学生表演完第一折的内容之后,接着组织学生对第二折、第三折的内容进行表演,由此使学生对全文内容进行了解。之后,再与学生分析文章的优劣。“这一文章所反应的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在元代,是元蒙统治下的社会,极为黑暗、残忍,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学生通过对这一文章反映现实情况的了解,也认为在生活中还是应当做心地善良的人,可见以“观”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对阅读中反应的社会现实有所了解,并形成自己的认识。三、“群”——交流阅读心得 “群”是指通过阅读,能够与他人相互交流,能够共同分享阅读的心得。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后,便可以让学生之间共同交流阅读的心得,使学生可以将自己对于阅读文章的不同认识表述出来,相互促进彼此的理解。 比如,我们在教授学生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课文时,便可以让学生之间交流阅读心得,发挥“群”的作用。这同样是属于阅读鉴赏的文章,在学生阅读了这一文章之后,我便让学生之间共同探讨从这一文章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相互交流阅读心得。有的学生读完这一文章之后,表示:“别里科夫这样的人总是小心翼翼的,太过谨·慎,他不相信任何人,只愿意在自己指定的规则里生活,所以才显得那么格格不入。我们与这样的人是成不了朋友的。”也有的学生说:“我从这个文章里,才发现原来谨慎、悲观、多疑,是这么让人讨厌,我们应该多向乐观的人学习,学习接纳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学习与人相处时,能够看到别人的优点,并积极乐观地活着。”还有学生说:“我觉得‘装在套子里的人有很多,这篇文章里描写的别里科夫是这样的,但是我们生活中有更多这样的人,也许他们原本不是这样人,但是由于遭受了太多的事情,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并且自己的情绪无法得到释放,才逐渐小心翼翼地生活,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应当想办法帮助他们走出套子,而不是让他们依然在自己的套子里生活,他依然与社会格格不入。”这位学生的想法带给了大家更多的启发,大家也纷纷陷入沉思之中。所以说,通过“群”的方式,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进行交流,可使学生的思维拓展,从阅读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四、“怨”——批评文章弊端 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需要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的种种优势,还要让学生了解文章中体现的种种弊端,包括文中记述的时政弊端,文章写作者自己的思维弊端,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看清文章中的思想,使学生具备判断力。“怨”即是指通过阅读,能够体会文中所讽刺的不平之事,能够批评文章所记述的弊端,或批评文章本身的弊端。 比如,我们在为学生讲授《拿来主义》这一课文时,便需要带领学生从中品“怨”,品读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中的仅“送去”而不“拿来”的批判。在为学生解读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谈一谈文中的“拿来主义”。一位学生这样总结到:“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拿来主义,是指有取舍的拿来,不是接受别人的送来,对于外国的文化或物品,要选择其中的精华而拿来,不能任何文化或物品都拿来,否则会给人们带来许多灾难。”还有学生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有一部分人是盲目地崇洋,他们只知道大家都说外国人的东西好,但是却不懂得分辨,也有人深受外国人的迫害,所以过分害怕,就不接受外国的东西,认为他们的文化或物品不好。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既告诉了前者要有所选择,又告诉了后者要懂得辨别,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从学生对文章的感悟中,可见学生能够根据文章的内容正确评价文章中所批评的弊端,这就是“怨”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兴、观、群、怨”这四种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学习,能够使学生从阅读中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使学生从阅读中感受到文中记述的风俗人情,从阅读中体会到对自身的作用,从阅读中判断文中的弊端。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