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在书法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 |
范文 | 于爱珍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药针灸、苏州园林等传统文化内容都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传统文化逐渐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弘扬民主精神并融入小学生的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强调了在各个方面要加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学习”。而在现在的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我们发现书法教育是一条很好的传播途径。在汉字书法教育中可以有效地实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书法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1.学校忽视写字课 虽然现在的语文课堂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渗入,但在现实的小学书写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小学生写字课堂,但是这种课堂教学常常会被人们忽视掉。根据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小学生写字课被列入了课表,虽然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学校在每周开设一次写字课堂。但这节课常常会被其他教师占用,有的教师直接把写字课归入了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一些好的学校把写字课当作学生的练字课和识字课,这些学校并没有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写字课,无法让学生学习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2.教师没有发挥出书写教育的作用 在小学生写字课中,一般都是由语文教师来教小学生写字。但是在一些普通的语文教师中,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缺少写字课的理论知识,也没有研究写字课的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只会让学生走入误区,在潜意识里,学生都会将这门课程当做一节语文课来对待,教师也只会对学生进行认字和写字的培训,很少有教师会在学生练字中去很好地渗透传统文化。 3.很多家长不理解写字课的传统文化内涵 在当下的时代,很多的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去参加许多特长培训班,例如绘画、音乐、舞蹈等。但是,很少有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花较多的时间去练习写字,并通过写字去了解传统文化。学生没有很好的机会去接受融入传统文化的写字教育,写字教育中包含的传统文化也不能传达到学生的思想观念里。现在的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小学生在上写字课的时候表现非常无奈,学生不能正确地对待写字教育,把文字写得非常潦草、随性,不把写字教育当回事,这样,学生也不会从写字教育中了解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二、写字教育缺乏传统文化内蕴的原因 1.对写字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人在写字教育的认识上具有很大偏差。人们普遍认为,写字教育就是简单地让小学生学会写字,把字写得好看。但这只是写字教育中很小的一部分,它只属于小学生写字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然而在写字教育中还有十分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教师充分利用写字教育,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2.缺乏专业教师,学生对写字课不感兴趣 很多学校虽然开设了写字课,但一般上写字课的教师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而且又缺少专业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自身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深,不知道怎么将传统文化和写字教育结合起来。一些学生对写字课不感兴趣,也导致了学生不去了解传统文化,使得在教师上课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上课不听讲,对作业也应付了事。三、在写字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 1.让学生了解“文房四宝” 要在写字教育中渗入传统文化,一定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让学生知道“文房四宝”里面包括笔、墨、纸、砚,这是我国传统书法教育中必备的工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很多小学生学习中国书法之前,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文房四宝”的特点和它们的价值。例如,在教师介绍“纸”时,可以告诉学生这个“纸”是“宣纸”,它是中国特有的纸,是我们的祖先运用智慧创造出来的。让学生知道宣纸起源于唐朝时期,具有“纸中之王,千年纸寿”的荣誉称号。在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去寻找关于宣纸的有关资料,讓学生去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 2.通过书法故事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在我国写字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些关于书法的小故事,从故事中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当学生对这些小故事产生兴趣后,在课后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去查阅相关传统文化中关于书法的故事,在查阅故事中,学生也会了解很多传统的文化内容。 如在书法家王羲之的少年时代,他为了写好字,每天不停地练习,每当他写完字的时候,就在自家门前的水池里清洗毛笔和砚台。时间久了,连门口的池水都变黑了。因此当地的人们称那口水池为“墨池”。学生在听到这些小故事的时候,会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敬佩之情。也可以让学生对写字充满兴趣,让学生喜欢上书法背后的传统文化。通过书写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等优良品质,让学生在写字的时候养成静下心的好习惯,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 在小学写字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在小学写字教育中,教师应将传统文化和书法教育联系起来,并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让当代小学生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下去。 [作者通联:甘肃张掖市民乐县乐民小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