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可导致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方法
范文

    洪雁

    

    【摘 要】目的:分析可导致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本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1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记录全年职业暴露不良事件,同时统计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结果: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职业暴露不良事件共出现80次职业暴露不良事件,危险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其中利器刺伤占比22.50%,紫外线占比5.00%,噪音占比15.00%,烫伤35.00%,细菌或病毒污染6.25%。化学消毒剂16.25%,最为常见因素为利器刺伤占与烫伤,护理人员受到职业危害后均可及时进行处理结论:针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来实施与之相对应的防护方法,其效果显著,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因素;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2

    本文就以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間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15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此来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同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防护措施,其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本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1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上述护理人员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年龄为21-44岁,平均年龄为(27.54±3.62)岁,工作年限为1-14年,平均年限为(5.16±1.83)年,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能够进行比较。

    1.2 防护方法

    (1)职业暴露物理危险防护措施:首先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措施意识,从而帮助护理人员及时纠正以往不良操作方法。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将手套穿戴,搬运机械设备时要小心动作,在配置消毒溶液时可以利用工具进行搅拌,在取金属类医疗器械设备时,可以利用钳子夹取[1]。在工作过程中,如果不小心被利器所划伤,在进一步处理之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在进行紫外线消毒时,尽可能的远离消毒设备;加强医疗设备登记管理,对已清洁和消毒的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同时提高器械消毒效果,促进机械设备损伤几率降低;对各个工作区域进行严格的划分,同时强化工作环境管理,从而为消毒工作有序展开提供保障,使得各个科室使用的器械更为安全[2]。

    (2)职业暴露化学危险防护措施:在进行相关工作之前,护理人员需要能够清晰的掌握各类消毒剂的特点与危害性,同时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在使用消毒剂的过程中需要将口罩和手套的穿戴落实到位,避免消毒液与皮肤有接触。

    (3)职业暴露生物危险防护措施:对科室的规定进行严格遵守,处理污染物时需要穿戴隔离衣呼,防止器械上的污染物沾染到皮肤,如果处理过程中不小心沾上,需要根据影响程度来注射各种相关疫苗。

    (4)职业暴露噪音危险防护措施:远离噪音源,或者根据噪音的大小来选择使用耳塞。

    (5)职业暴露社会心理危险防护措施:提高护理人员防护意识,合理安排班次,预防护理人员心理疲劳,同时指导护理人员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从而提高护理人员自身机体免疫力[3]。

    1.3 观察指标

    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对12例护理人员进行调查,以此调查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其内容包括:(1)曾在消毒供应室遇到过什么样的职业伤害?请详细举例说明;(2)在进入消毒供应室时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3)总共在消毒供应室中遇到过几次职业伤害?发生的原因包括什么?(4)在消毒供应室工作期间,遇到过最严重的一次职业伤害是什么?

    2 结果

    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职业暴露不良事件进行记录,共出现80次职业暴露不良事件,危险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含酶制剂、含氯消毒剂腐蚀皮肤等)、物理因素(烫伤、噪音、被针扎伤等)、生物因素(血液感染、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等)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心理疲劳、自我保护意识差等),其中利器刺伤占比22.50%,紫外线占比5.00%,噪音占比15.00%,烫伤35.00%,细菌或病毒污染6.25%。化学消毒剂16.25%,最为常见因素为利器刺伤与烫伤,护理人员受到职业危害后均可及时进行处理,详情如表1所示。

    3 讨论

    消毒供应室专门负责医疗器械的清洗、回收、消毒以及储存等工作,是医院的重要组织部分,具有较高的职业危害性,因此需要实施可行有效的防护措施来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与行为规范,比如口罩与手套的佩戴、污染物接触后的消毒灭菌、定期检修机器减少噪音、避免直视紫外线消毒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化学消毒、不可直接接触或吸入具有刺激性或腐蚀性的消毒剂、消毒剂在通风阴凉处集中,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培训:由于部分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以及危害认知水平不足,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做好与之相对应的防护措施,从而使得职业暴露不良风险大大增加,所以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使其重视防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培训过程中应当着重强调各项操作的重要性,并且还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敬业心和责任心,使其能够对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时刻注意做好防护措施。而且还需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定期规章制度学习,对医院所制定的清洗流程、消毒流程以及灭菌流程进行严格遵守和规范实施。

    综上所述,危险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比如利器刺伤、紫外线、噪音、烫伤、血液污染、化学消毒剂等,其中最为常见因素为利器刺伤与烫伤,需要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来采取对应防护措施,从而降低消毒供应室职业暴露不良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羊洁.控制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0):40-41.

    谭银花.浅议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危害因素与职业安全防护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1):81-82.

    朱永红.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3):171-17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