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
范文 | 孙小平 [摘要]历史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提升价值观的主渠道。而当前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讲授的内容过多、过杂,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历史课堂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优化课堂;教材变化;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4-0075-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一學年,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以教研组长为主的“推门”听课活动。其中,笔者观察、听取了本校何老师所讲授的新人教版(2016年版,下同)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主要是优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学科自我规划的意识,懂得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或归纳历史现象或历史规律,大部分学生都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更无自主学习历史的意识和能力。 笔者在进行历史教学时,紧紧抓住自主学习这条主线,运用灵活的教学策略优化历史课堂,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面就以《百家争鸣》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做法及体会。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1.以学生为本,更新教学观念 历史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就要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了,才能在课堂上对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百家争鸣》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去查找诸子百家的观点,接着鼓励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来佐证教材中的观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历史,增强学习自信心。接着笔者抛出一个问题:春秋战国虽是战乱时期,但为什么也是各个学派思想上的自由时期?笔者顺势鼓励学生去查找各个学派的言论来佐证他们的观点,引导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权威。通过对教材知识的大胆质疑,突破了教师、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局限,从而提高了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兴趣。 2.凸显学生主体,精设教学过程 如何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成为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旧知识的复习,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冲突。历史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围绕学生的能力来设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从而让学生顺利地掌握新知识。教师在这一过程只起到连接新旧知识的桥梁作用。当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甚至让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例如在《百家争鸣》这节课中,可以引用“马棚失火”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大声朗读教材内容,可以播放“百家讲坛”中有关孔子的视频,也可以通过歌曲、漫画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为新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教师在备《百家争鸣》这节课时,应该把握好诸子百家的核心思想,引导学生掌握各个学派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然后依据课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教学过程。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扮演各个学派的代表进行辩论赛,通过辩论赛使学生碰撞出思想火花。在讨论问题过程中,学生会自主得出结论,更重要的是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从而培养了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 3.实现少教多学,加强学习指导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过多,会使学生因知识无法消化而丧失学习信心,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扼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有成效的做法就是完成课时导学案。 比如,教学《百家争鸣》这节课之前,笔者依据课标设计了一份导学案(如下表),其中包括“预习导学”、“合作探究”以及“巩固练习”等环节。通过让学生互相学习、查缺补漏,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以导学案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自习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这种做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实现了少教多学的目的。 4.保持学习兴趣,尊重课堂生成 历史教学资源有动态和静态之分,静态的历史资源如教材等,而动态的历史资源如教师的教学机智、突发事件等。为使历史课堂教学从静态的知识型向动态的生命型转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加工”,整合新资源,大胆进行教学预设,使教学富有智慧。 如《百家争鸣》中对各个学派的观点阐述比较抽象,我们可以通过“舞台剧”的形式进行教学,由主持人、班长、纪律委员和卫生委员来共同表演。 主持人:新学期刚刚开始,我校七年级(1)班的课堂纪律不好,个别同学上课说话、递传纸条,甚至顶撞老师。为此,班主任召集班干部开会商量对策。 纪律委员:不管不行,再这样下去班级就乱套了,我建议必须实行重罚,违纪一次罚款十五元,教室外罚站两节课,再罚值日一天。 卫生委员说:或许我们不管他们,也不罚他们,他们也会良心发现,能够自觉遵守纪律。 班长说:我想这些同学的内心是善良的,可以批评、规劝、帮助他们,让他们慢慢地改正过来。同时我们可以制定班规,让每个人都去遵守和维护,相信同学们会改正的。 主持人:以上三位班委分别代表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请指出各学派的主张。 某学生:法家与“法治”、道家与“无为”而治以及儒家与“仁”的思想。 卫生委员:我代表的应该是“儒家”的“仁”。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对此议论纷纷。 主持人引导学生区分儒家的“仁”与道家的“无为”:儒家的“仁”具有宽容性,而道家的“无为”具有不干预性,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 此时课堂由静态转为动态,教师顺势解决了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让学生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总之,优化历史课堂教学,需要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茁壮成长,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恤民.初中历史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刘军.初中历史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柳紫)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