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巧用“正能量”,疏导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
范文

    郑贵飞

    〔关键词〕班级管理;正能量;问题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任何儿童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某种心理危机,其中诚信危机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有一些孩子私欲强,好攀比,喜欢“拿”他人的物品,这种现象如得不到及时制止,孩子的心理就会出现偏差,从行为习惯的“小问题”演变为道德层面、社会层面的“大问题”。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这种现象若任其发展,对学生个体成长非常不利,逐渐会造成人格上的缺陷。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使儿童懂得因为自己是生活在人群之中的,所以自己的行为要有界限,要学会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欲望,这应是儿童道德识字课本里的第一页的第一行。”笔者也坚信,虽然任何儿童都存在缺点,但没有一个孩子生来是不向善的。我们更要认识到任何一种心理问题都有它产生的土壤和原因,有些“小问题”也许因为教师认识的偏差,过早被打上道德烙印,将问题放大,人为地对学生造成了伤害。所以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对班上爱“拿”他人物品的小W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调查,了解问题成因,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矫正手段,逐渐帮助他走出困境。

    二、案例描述及成因分析

    [案例回放]

    2011年9月,我接手了一个新组建的四年级班级。开学不到两个星期,教室里经常出现钱物失窃的现象。经过多方调查取证,发现实属小W所为,他不仅拿本班同学的东西,还把手伸向了其他班级甚至学校的食堂。一天中午,他趁工作人员在外收拾餐具期间,溜进食堂偷了两大叠菜票,约200元。这次事件学校的领导、他的家长和其他同学都知道了,他受到了家长的一顿暴打和学校的警告处分。经过这次教训,他安分了两个多月,可是期末考试前一天,小W又拿了老师的U盘,还及时转移赃物。第二学期初,他拿了同学的钱财并挥霍一空。因此班级里的同学一丢东西都不由自主地去怀疑他,而他慢慢地学会了“嫁祸于人”“销毁罪证”等手段,以此分散同学对他的怀疑。他好像成了连环作案的高手,并在这个怪圈中沉沦,一时无法自拔。

    [成因分析]

    正如前文所述,一个问题的出现不会是偶然的,一定有着背后深层的原因,我通过访谈,从家长、学校及学生处全面地对他进行了解。

    (一)家庭教育挖原因

    他是一个外来务工家庭的孩子,家里还有一个比他小三岁的弟弟,一家三代租了一间不到二十平米的平房,家里的条件并不好。他小时候是一个留守儿童,学龄前在老家由奶奶抚养,到上学年龄了才和奶奶一起出来。因为隔代抚养的缘故,奶奶的溺爱,而父母平时无暇顾及,一旦发现问题就采取棍棒教育,造成了他的双面性格。

    (二)学校生活找原因

    他是我校的插班生,在转来我校前,曾因为成绩不好又经常拿别人的东西,被原来学校的老师孤立,其他同学不愿和他相处,且一直缺少关注,性格变得很孤僻。在原来学校实在读不下去了,才转来我校。来我们学校以后,老毛病一直没改,两年换了两个班,因为是插班生,同学们对这个不速之客也没有好感。他以前的行为没人了解,在班上他便有机会“出手”。

    (三)深入交流听原因

    在同学们的心目中,他是一个很内向的人。很少有能聊得来的朋友,课后基本独来独往。但他对集体还是蛮热心的,能积极主动地帮老师做些小事。从其他老师处我了解到,他课上听讲认真,就是学习习惯不好,作业总找理由推拖不完成,且平时爱撒谎。有一次在和他本人的谈话中,他这样说:“老师,我不是要偷人家的那支钢笔,我是想拿来用一下,用完就还给他的。可是后来就忘记了,大家都怀疑是我偷的,我更不敢拿出来。每当看到人家有好东西,我就想拿来用用,控制不住自己。”

    通过分析,我觉得小W的问题还远没有上升到品质层面,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引导不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注和矫正。作为班主任,我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适当营造与其成长意愿相适应的“成长空间”,用他认可、接受的方式去化解问题,转化他。

    三、有效的转化策略

    近一年来,笔者用十足的爱心对待小W,精心设计矫正措施,及时有效清除小W给班级带来的负面影响。用他的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作为教育资源,引导他积极进行自我反思、自我修正,实现由不完美走向完美的蜕变。

    (一)用浓浓的师爱温暖他

    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往往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及处理班级事务的一些方法,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和小W的聊天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校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操场上,我和小W一圈一圈地走,聊学习,聊家里的情况,问他所看的书,聊他与同学相处的情况等。课堂上,当学生独立练习时,我会不自觉地走到他的身边,看看他完成的情况。提问时,我的目光总是在他身上多停留一会,微笑着鼓励他回答问题。

    当班里发生失窃事件时,我会尽可能地及时调查清楚。不大惊小怪,兴师动众,也不会不闻不问。做到:不主观,重事实;不拖延,重实效;不徇私,重原则。

    [事件简述]

    一天,坐在小W前面的一个女生跟我说:“郑老师,我前几天丢的书在小W的桌上,但书本里写着名字的这一页被他撕了。”于是,我让这个女孩先回去,马上叫来小W,问:“这本书怎么回事?”“郑老师,这本书是我自己的,请你相信我!”小W一脸诚恳、无辜的表情。我迟疑了一会说:“老师相信你,你说过再不会骗我的。”我让他回去了,但是我的心里很纠结,因为我和小W之前达成过协议:如果一不小心确实拿了别人的东西,当老师问你的时候,你要坦白事情的真相。

    第二天我一到学校,他耷拉着脑袋,来到我的面前说:“郑老师,这本书不是我的。”我很平静地说:“老师知道。”他小声地说:“昨天你说相信我时,我心里反而不好受,晚上一直记挂着这件事,我错了,您再原谅我一次吧。”我适时给他传递正能量:“人在做,天在看,老师相信你有强大的毅力改正自己的错误。”他点头致谢,我会心地微笑着。

    [反思]

    心理学研究证明,羞耻感是克服消极因素、自觉抵制不良言行的一种精神力量,只要小W具备了羞耻感,我相信他的不良行为就会慢慢改掉。

    (二)用同伴友情软化他

    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儿童走向社会的大门。而同伴的感召能力对青少年是尤为重要。他们通常愿意听取与自己亲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一些敏感的事情上。

    我在小W的座位周围安排了一些积极、阳光的同学:性格随和,为人正直,乐于助人,成绩也不错。用他们良好的个性和品质来影响小W,及时提醒、帮助、督促小W,纠正其不良习惯,使小W在学习上能得到帮助,习惯上能得到引领。

    [事件简述]

    有一次,小W的同桌小凯跟我说:“郑老师,小W最近好像有心事,总是闷闷不乐的,我问了他好几次,他都不肯说,只是说欠了人家很多钱。”我委婉地找小W谈,他不肯跟我说,于是我只好通过小凯去开导小W,了解事情的真相。第二天,当办公室没其他老师的时候,小W来到我的身边,小声地说:“郑老师,前几天我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里拿了一个玩具,被老板发现,他叫我以十倍的价钱赔。”我忙问:“那要多少钱呀?”小W很沉重地说:“玩具要二十多元,老板要我赔两百多。我已经赔他35元了。”我听后,真想狠狠地批评他一顿,但看到他含着晶莹的泪珠,一脸无助的表情,我压制了自己的情绪,觉得当前要紧的是尽快解决这件事。后来事情比较顺利地解决了,小W也深刻地意识自己的错误。

    [反思]

    宽容、善待他人是我们班的班风。小W是同学们包容和帮助的对象。学习上遇到困难,同学们都会主动耐心地教他;同学们的真诚传递给小W正能量,让他卸下心里包袱,坦荡地与人相处。

    (三)用兴趣爱好唤醒他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有了积极的情绪就会赶走心灵的阴霾,心胸就会更加宽广,更加坦荡。

    寻找小W的兴趣爱好,寻找他的闪光点成为我改变他的一个契机。我发现小W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看书。我询问他喜欢什么书,并帮他在学校图书馆借一些他感兴趣的书,让他去阅读。

    我还分派他当班级的图书管理员,体验自身的价值。班级里有一个书柜,那么多的书,同学们还书时,难免会把书搞乱。小W一天两次去整理书柜,在他的打理下,书柜总是整整齐齐的。

    小W因为喜欢阅读,知识面很广。如今在班级总能看到他和小伙伴一起讨论,看着他满腹经纶、侃侃而谈的样子,同学们投以钦佩的目光。加上有了这份管理图书的工作,他越来越自信。

    (四)用家校合力稳住他

    教育的成功,必须要依托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只有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因此,我取得了小W家长的信任,通过书信、电话、QQ、家访等方式与他爸爸沟通。小W每一次犯错误我都会适时适地找他爸爸谈心,彼此达成了共识:绝不能护短,否则会助长孩子的坏习惯;绝不纵容孩子的每一次错,发现来历不明的物品,一律追究到底;改进家教方式,平时多关心孩子,孩子犯错,不能粗暴打一顿了事;孩子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鼓励。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多从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建设自己心灵的过程。我所做的只是逐步帮助他形成一种自觉,形成一种强大的自我约束力量。事实证明,小W做到了。他与不良行为说再见,与孤僻性格和平分手。如今他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同学老师真诚相处。在阅读兴趣的带动下,学习成绩也在逐步提高。如今他变得自信、阳光,学会了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更加乐观自信。

    于漪老师曾说过:“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友人之爱。因为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关爱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到每一个细节。对小W 的教育尽管已初见成效,但是关注品行的同时,如何促进其全方位发展,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中心小学,宁波,315000。该学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

    编辑/于 洪 终校/王抒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