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社交行为的关系
范文

    张超丽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了163名小学高年级学生作为被试,考察学校归属感与社交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与社交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即学校归属感高的学生社交行为高,学校归属感低的学生社交行为低。

    〔关键词〕学校归属感;社交行为;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34-0024-05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大多数是考察学生的行为、情感和学业适应等方面,而将学校归属感作为核心变量来进行考察的研究较少。近年来,少数国外学者以不同的方式把学校归属感作为研究学生心理方面的变量。

    (一)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

    归属感,是指个体感到自己有价值、与他人有联系和被尊重,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下,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孕育而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情感,并能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和身心健康。这里指的环境可以分为宏观的社会环境(国家)和微观的社会环境(家庭、学校、社区等)。Baumeister 和 Leary(1995)认为归属感是心理层面一个很重要的结构。他们认为归属感的需要是人类动机的基础,是形成个体社会交往的欲望,也是瓦解这些关系的抵抗者。个体需要有与他人积极交往的经验,而这些交往是关心他人的。归属感是一种必需(need)多过于是一种需求(want),如果个体被剥夺了归属感,那么将会产生负面的结果,例如压力和健康的问题[1]。人被社会化的标志就是产生归属感,当个体的归属感被满足时,将产生积极的结果。我们把自己归属于家庭、幼儿园、学校、某个工作单位和团体。人的归属感需要反映了人渴望自己归属到某个团体,从而得到这个团体的承认和容纳,使自己成为这个团体的一员而感到光荣和自豪,进而把自己融入这个团体中,为团体服务、贡献力量、维护和提高这个团体的利益和荣誉。

    马斯洛[2]将人的需求分为基本需求(basic needs)与成长需求(growth needs)两大类。四个基本需求包括生理、安全、归属与爱、自尊,三个成长需求包括知、美及自我实现。从需求层次理论上来看,归属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按马斯洛的说法,成长需求和基本需求之间呈交互作用,基本需求未获得满足(或部分满足)之前,成长需求不会产生。而学习动机是属于成长需求类的求知需求,依据于基本需求是否获得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教育上有两个含意。其一,从基本需求的性质看,此类需求的满足要靠别人;对幼儿、学童以及青少年而言,除了生理与安全需求的满足需要靠成人,归属与爱以及自尊两种需求,也只有靠成人设置的良好环境,才有可能获得满足。只有先对成长中个体给予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其各种基本需求均获得满足后,个体才会自发性地继续成长。学生在免于基本需求(安全、归属与爱以及尊重)的威胁后,才会相继出现成长的需求。其二,说明了教育历程中的因果关系:经由教育环境使个体得到基本需求的满足是因;个体自行负责且自由选择地从成长需求中追求自我实现是果。[3]

    学生对学校、班级的归属感是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行为、情感体验等。一个在学校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不被教师接纳、不被同学尊重的学生,怎能期望他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呢?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归属感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因素[4]。当一个成年人认为自己在所处的生活圈里是有意义的一员时,就会对自己感到满意。这些生活圈可能是家庭、工作单位或社区等。教育者认为,学生也有这类归属感的需求。学生希望自己的身份在学校中被接纳、认可与被尊重,对同学有集体归属感,有学习的安全感。

    (二)对社交行为的研究

    社交是社会交往的简称,指人们为了传递思想、 交流情感、协调人际关系而运用语言、行为实现的沟通活动。社会交往是社会生活的特点与属性,也是人适应社会的重要内容。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它受到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儿童亲社会行为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Hoffman关于婴儿情绪情感的研究引发大量研究者开始探讨个体由于他人的情绪状态而产生情绪反应,从而关注他人甚至帮助、安慰他人的行为。研究者认为,个体能对他人产生替代性的情感反应和意識到他人的感觉是产生指向他人的行为的基础,亲社会行为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5]。研究者认为,亲社会行为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甚至为了他人利益而做出自我牺牲的一切有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及趋向,所以,帮助、合作、分享、安慰、捐赠、谦让等常被作为典型的亲社会行为进行研究。这些传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结果,使人们对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及其多种影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传统的研究取向实际上限制了人们对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方面——社交性的理解。亲社会行为从本质上说,是在人际之间发生的,是人们为了维护彼此的友好关系和利益而产生的积极的社会行为,它受到社会的肯定和鼓励,如果没有人际间的相互作用,亲社会行为是不可能发生的,可见,社交性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亲社会行为实际上是个体自愿提供的、有益于他人的、能促进人际间关系协调的行为[6,7]。

    在儿童中期(10~11岁左右),大部分儿童的同伴交往就已经在同伴团体中进行了[8],而且儿童通常选择与自己在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特别是行为特征上相似的同伴组成团体,尽管儿童有可能改换所属同伴团体,但都会选择与自己有相似特征的同伴组成新的团体或加入到与自己以前的团体有相似特征的团体中,而团体一旦形成,便会成为影响其社会行为、态度进而影响其社会心理适应的重要因素[9-11]。有研究表明,社会行为(如攻击性、社交性、害羞-敏感性行为)、学业成就、同伴地位等学校适应上的相似可能是儿童选择同伴团体的重要标准[12]。

    (三)归属感和社交行为的关系

    目前很少见归属感与社交行为关系的研究,即使有也大都是在西方文化尤其是北美文化背景之下进行的。我国虽然也有一些关于归属感与社交行为关系的研究,但目前尚未见到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报告。

    在本研究中我们认为,学校归属感对学生的社交行为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同伴是影响儿童学校归属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良好的社交行为有助于归属感的产生。同伴是儿童时期的重要他人,而且影响巨大,对儿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良好的社交行为有助于儿童融入同伴团体,继而对学校有归属;不良的社交可能导致儿童被孤立,无法投入同伴群体中,因而不喜欢或逃避学校生活。另有研究结果显示,儿童的友谊质量与学校适应有关,即在校有好朋友的儿童将比没有好朋友者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因此,本研究考察学校归属感与学生社交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假设:学校归属感与社交行为有正相关,即对学校有高归属感的学生有较高的社交行为,对学校有低归属感的学生有较低的社交行为。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选取浙江省诸暨市一所普通小学四、五、六3个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总计163名学生。其中四年级57人(男35人,女22人),五年级43人(男21人,女22人),六年级63人(男28人,女35人)。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1岁,范围为9~14岁。

    (二)研究工具

    “学校归属感与社交行为问卷”。此卷分为卷一和卷二:卷一共11个题目,涉及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方面;卷二共16个题目,涉及学生的社交行为方面。该问卷为学生自我报告的5点量表,题目选项为五个等级,分别是完全同意、同意、基本同意、不同意、完全不同意,依次记5~1分。

    (三)施测程序

    采用团体施测法,分班施测。施测前先由主试按指导语训练被试学习正确使用五点量表,在确认被试理解施测要求后再开始施测。问卷的两部分由学生同一时间完成,学生的完成时间平均在10分钟左右。

    (四)数据管理与分析

    本研究发放了170份问卷,筛除不合格问卷7份,有效问卷为163份,有效率为95.9%。对每一份问卷各项统一记分,数据录入SPSS11.0进行管理和分析。

    三、结果

    (一)学校归属感和社交行为的相关

    结果显示,学校归属感和社交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36,p<0.001。

    (二)学校归属感、社交行为的性别差异

    数据表明:学校归属感男女生的分数差异显著(F=0.022,t=-2.952,p=0.004<0.05);社交行为男女生的分数差异不显著(F=0.401,t=-0.169,p=0.866>0.05),见表1。

    (三)学校归属感、社交行为的班级差异

    统计数据表明:学校归属感有差异(F=7.011,t=5.54,p<0.05)。经事后检验显示:四年级的归属感显著地比六年级高,五年级的归属感也显著地比六年级高,六年级的归属感得分在三个年级中是最低的。年级间的社交行为差异不显著,见表2。

    (四)方差分析

    分别对学校归属感和社交行为进行2(性别)×3(年级)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学校归属感上,性别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1,162)=11.20,p<0.01);年级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2,162)=7.011,p<0.01);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2,303)=0.049,p<0.05)。事后平均数检验发现,女生的學校归属感得分显著比男生高,六年级的男生和女生的学校归属感得分都是最低的,五年级的学校归属感比其他两个年级都高。在社交行为上,年级和性别的主效应或交互作用都不显著,见表3。

    四、讨论与结论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的特点

    本研究表明,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五年级学生报告的学校归属感较高,可能是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对于学校环境和教师授课方面已比较适应,对学校管理、教学、师资等方面比较满意。六年级的男生和女生的归属感得分都是最低的,这可能与学校过于重视学业成绩,较少关心学生其余方面发展有关,这个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总之,六年级学生学校归属感水平的降低,应该引起学校方面的足够重视,学校方面不应过分重视学业成绩,而应重视学生对学校的适应方面,使学生能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师资、教室设置、师生关系等方面有较高的满意度。(2)Anderman(2002)的研究发现,学校归属感和性别相关,女生会知觉到比男生高的归属感[13]。本研究证实了性别对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有显著的影响。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女生在社交行为方面的表现比男生好,但可能也有其他的影响因素,例如女生的逆反心理较少、个性比较乖巧等。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社交行为的特点

    本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交行为发展平稳,在性别、年级的主效应或交互作用都不显著。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和社交行为的关系

    本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与社交行为显著正相关,即对学校归属感高的学生社交行为就高,对学校归属感低的学生社交行为低。通过对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与学生的社交行为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学校归属感和社交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证实了本研究的假设。

    学校归属感和社交行为的关系,提示社交行为可能是影响学生学校归属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改善社交行为有助于学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提高小学生的社交技巧。

    1.改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儿童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也是儿童自信心的源泉。为此,教师要表现出对儿童的关爱和接纳,经常参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活动。坚决禁止采用高压、恐吓、体罚、讽刺、冷漠、拒绝等教育方式。并且要为儿童自由活动和同伴交往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必要时给予交往技巧指导,特别要帮助行为退缩的儿童改变刻板印象,以改善同伴关系。同时,教师要采用一些灵活有效的措施,如举办文体活动比赛、实行班干部轮流制等,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能力的锻炼和潜能的开发。

    2.训练社会交往技能

    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对于改善同伴关系、减少退缩行为有明显的效果。如奥登和阿瑟(1997)训练小学三年级和小学四年级的被孤立儿童学习与别人玩耍、合作、轮流、分享、交往和鼓励同伴,结果使他们受同伴欢迎程度明显提高。有了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就会成功,而这种成功又会大大鼓励行为退缩儿童,使他们增强自信,进而再次取得交往成功。这样就形成一个有效的良性循环,使儿童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

    儿童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有多种方法,常用方法有:移情训练、观察学习(榜样)、角色扮演。

    儿童在社交中体验到的失败,是由于缺乏对人的理解和解决人际问题的技能。移情训练可以使儿童能够辨别别人的情感状态,采取别人的观點,提高对他人观点的采择能力。具体的做法是设置一个能激起情绪的情节,描述一个故事情景。如小学生甲和乙在一块学习,甲先说了一句:“你真讨厌!”问儿童:“你认为甲为什么会这样说乙?乙会有什么反应?”

    观察学习是儿童在榜样影响下学习和回忆他所看到过的行为,经过对行为的抽象、归类,然后指导自己的行动。所选择的榜样可以是身边的小学生,也可以是故事中的人物。

    据研究,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儿童减少退缩行为,有助于儿童社会技能的提高。具体做法是让退缩儿童扮演交往活动中的角色,然后交换角色,这样,儿童自然要考虑在不同的角色中应选择什么样的交往方式。成人可以在一旁给予指导评价。还可以让儿童参加表演短剧,例如让他扮演剧中一个热情大方、能拯救弱小者的无所畏惧的英雄,从中体验一下成功的快乐,进而恢复自信。[14]

    五、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一)研究局限

    首先,在数据收集方面,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只是来自部分农村小学生,并不能代表全体小学高年级学生。因此,在数据结果方面不具有普遍性。其次,学生数据的收集方式是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小学生自我报告的结果来进行分析,使得到的数据结果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并且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对社交问卷的个别词未能恰当理解。再次,已有研究表明学生的社交行为与许多因素相关联,而本研究只是对学校归属感与社交行为的相关研究,本研究还欠缺对学校归属感和学生社交行为的心理过程的研究。

    (二)未来展望

    以往的研究者已把学校归属感与学生个人心理因素的研究作为重点。Wentzel(1998)研究了父母、教师、同伴在社会关系与中学生学校动机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从教师和同伴那里获得的支持与对学校感兴趣直接相关[15]。动机理论家的研究也表明社会支持和归属感直接影响学生对价值目标的选择[14]。Roser等人研究了学生在学校的经验和他们的信念和行为,结果表明学校归属感、学业自我效能感等与学生知觉到的进步和提高正相关[16]。Carol Ames(1992)研究了教室结构等因素对学生动机产生的影响。许多研究者已开始研究与学校归属感有关的影响学生发展的心理因素,这也表明学校归属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在学校归属感与学生社交行为方面的研究,目前国外也只有少量的文献出现,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有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社交行为之间的心理过程的研究将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重点,这方面的研究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注:本文获第七届“健康杯” 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一等奖。

    参考文献

    [1]Ridley D S,Walther B,著,沈湘秦 绎.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梅仲荪,段蕙芬,顾海根,等. 爱国情感教育心理学初探(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张春兴. 教育心理学[M].台北:台湾东华书局出版社,1998.

    [4]Goodenow C,& Grady K E. The relationship of school belonging and friendsvalue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1993,62(1):60-71.

    [5]Eisenberg N,Fabes R A. Prosocial development[M]. Preprint,1998.

    [6]Eisenberg N,Carlo G,Murphy B,et al . Prosocial development in late adolescence:A longitudinal study[J]. Child Development,1995,66:1179-1197.

    [7]Eisenberg N,Miller P. The relation of empathy to prosocial and related behaviour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7,101(1):91-119.

    [8]Rubin K H,Chen X,McDougall P. et al. The waterloo longitudinal project:Predicting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in adolescence[J].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1995(7):751-764.

    [9]Brown B B. Peer groups and peer cultures[M]. In S. S . Feldman & G. R. Elliott(Eds.),At the threshold:The deve-

    loping adolescent.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0]Harris J R. 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J]. Psychological Review,1995,102(3):458-489.

    [11]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2):39-44.

    [12]Cairns R B,Cairns B D. Lifelines and risks:Pathways of youth in our time[M].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4.

    [13]Anderman E M.School effects on psychological out-comes during adolescen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2,94(4):795-809.

    [14]張连云. 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4 (5) :91-93.

    [15]Wentzel K R.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motivation in middle school:the role of parents,teachers,and peer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8,90:202-209.

    [16]Roser R W,&Urban T C.Perceptions of the school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arly adolescents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functioning in school:The mediating role of goals and belonging[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6,88:408-422.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浣纱小学,绍兴,311800)

    编辑/丁 尧 终校/王 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