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灵动回应,静待花开 |
范文 | 许婷婷 〔摘要〕“课堂回应”是心理辅导课“心理味”的自然流露,也是决定一节心理课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生动有效的回应能激发课堂活力,让课堂妙趣横生、富有灵性。 〔关键词〕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回应;回应技巧;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4-0030-03 心理辅导课侧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以多样的教学方法触及他们的情感,挖掘内心的感受及体验,唤醒情绪,促进心灵的成长。罗杰斯说,心理课上我们最应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抛掉那些用来应付生活的面具,真正发现更本质、更接近他自己的东西,真诚面对与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1]。教师的灵动回应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蹊径。 意大利教育家瑞吉欧很好地诠释了“课堂回应”的含义: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随时注意观察学生,及时捕捉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再把问题“还给”学生,让他们“接过球”,投入到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中,从而使活动不断深入[2]。 “课堂回应”是心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凸显课堂本质、决定一节课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生动有效的回应能激发课堂活力,让课堂妙趣横生、富有灵性。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上,教师如何做到“灵动回应”呢,我认为以下六点非常重要。 一、回应具体,重述有意义 回应时,我们需要让学生感知到自己在活动中获得的感悟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融合、碰撞、糅合,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化”。曾在一节心理课上听到教师的这几种回应:“说得真好”“你的想法不错”“你真棒”。这样的回应虽能给学生一定的鼓励、肯定,但是却没能向其展现这样的回答具体好在哪里,“通用式”的回应苍白、空洞,不会给学生留下太深的印象。回应时,应肯定学生具体的表现,指出学生答案的闪光点,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启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例如“你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能说出你的心声。”“谢谢你提供的有价值的观点。”“你能发现这点,说明你很善于观察、很细心。” 课堂上,一些教师急于展示接下来的课程内容,倾向于直接简单重复学生的回答。重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辅导技术,但简单的言语重述起的辅导作用不大。有效的重复应起到澄清观点、开拓学生思维的作用。恰到好处的重复有助于教师即兴捕捉有用资源并充分利用:将学生的分享与主题链接,不断推动活动走向深处,获得更多“生成内容”。 一堂时间管理活动课上,一位学生分享:“我想做的事情很多,这个要做,那个也得做,时间不够,很烦,静不下心来,事情就更做不好!” 教师澄清:“嗯,你的意思是事情很多,时间安排不合理,心里很急很烦躁,是吗?” 学生表示赞同,教师点题并延伸:“我想,你的问题也是我们周围许多同学共有的困惑,咱们今天就来讨论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课堂环节连接自然流畅。 二、回应有度 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点评过度,习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极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在一节情绪主题课上,学生分享了自己情绪不佳时容易与人起冲突。教师请其他学生议议这样做的危害,并列举了负面情绪下的悲剧案例。这样的过度回应,相当于对分享的学生给予了批判,也影响了其他学生表露自我的积极性。课堂上觉察到个别学生的深层次问题不适宜在团体中过度暴露及处理时,可以先稳定其情绪,留待课后进行个体辅导。某节心理课上,教师分享了郎平的事迹,谈到身高问题时,有位学生分享自己个子太矮而被人取笑:“老师您教教我,让我不再为自己的个子而自卑!”此时,学生的求助与课堂主题无关,但不给予回应也是不行的。只见这位教师不急不缓地站到学生身边:“你看,都比我高了呢,和我站着一起,你就有自信了吧!”教师一句真诚的鼓励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地平复了学生的情绪,适时解决了偏离主题的危机。 三、价值中立,无条件接纳 心理课上,我们不需要判断学生的对错,“这样不恰当”“你说错了”“怎么能这么想呢”等评判性语言不应说。教师在上课时向学生渗透这一观念尤为重要:课上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只要是自己经过认真思考的真实的答案就是老师期待的最好的答案。学生积极主动分享本身也是一种优秀的心理素质,心理课上要注重引导学生勇于表达、善于表达;及时肯定、强化,并引导其倾听不同的观点,这样既不打击学生表达自我的积极性,也留有一定空间让他们重新构建自我观念。 观摩课“我的生命线”中,进行全班分享,一名学生直言不讳:“我觉得这个活动没有一点意义。”授课教师愣了一下,但很快平复了心情:“说实话,老师听到你这样的表达,心里有点不舒服,但你有你的道理,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这个活动哪些环节让你有这样的想法?” 学生落落大方地说:“活动中,我们规划未来,但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如何,与其纸上谈兵,描绘所谓的蓝图,倒不如充实过好每一日。”这段话恰是他在活动中的收获与感受,正是教师的无条件接纳,才发掘到这一精彩的“思维之花”。 四、采撷意外精彩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3]。心理课堂是人的课堂,人是能动的、开放的、有差异的,因此时常会出现“意外”。学生“不经意”的问答看似偏离课堂主题,但这些恰恰是学生课中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反映了他们不同的个性和真情实感。教师用心倾听、敏锐捕捉和充分肯定,用恰当的方式处理好这些“不经意”,心理课必然令学生回味无穷。 一节“合作”主题的公开课中,教师在总结升华环节与学生分享:“你觉得生活中有哪些事情需要合作?”有的学生举例削苹果;有的学生联系自我,觉得妈妈上夜班,自己乖乖在家等她回来为她的试卷签名也是一種合作。授课老师一听愣住了,这是什么合作?匆匆让学生坐下,错失了捕捉生成资源的良机。削苹果是十指间的合作,而妈妈上班,自己不吵不闹,让妈妈安静工作,这何尝不是一种配合,不是母女间的一种默契?此时澄清,其他学生也会即时唤醒、顿悟:哦,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合作! 当“意外”来临时,不慌张,用开放的思维多角度理解学生,课堂精彩自然呈现。 五、回应中体现心理课堂规则 良好的纪律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心理辅导活动课更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只有静静地回味才能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只有静静地思考才能将体验上升为一种成长的感悟。為数不少的教师在授课时,为避免破坏宽松、安全的课堂氛围,“心理味”不足,对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辅导效果大打折扣。除了在课前强调心理课堂规则,于细节处渗透课堂规则的回应也是掌控课堂的妙招。 在维护课堂安全氛围方面,这些回应“小细节”也有“大用处”:某位学生分享时,其他学生有干扰行为出现时,教师可以指出“每位同学的分享都是他送给我们的宝藏,最好的感谢就是静心倾听”。学生分享后,教师可表达感谢并带头鼓掌;学生的分享有争议时,教师可以表示“想法没有对错之分”“你能用新的视角理解它,带给我们新的思考”等。 六、等待也是一种回应 美国心理学家尤威在研究课堂提问时发现,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而学生回答不积极时,教师通常会很快地引导学生来回答,提问和引导的时间差大概是0.9秒[4]。面对学生的“沉默”,授课教师或让学生坐下,或另请他人,或自己应答。事实上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学生是不可能充分思考的,心理活动辅导课更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在静静的回味中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 我曾观摩过一堂 “合作你我他”活动课,当学生完成了主体活动“盲人过街”后,教师并没有立即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而是安排了一个“手写我心”的小环节,给学生两分钟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静静地记录在刚才的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再进行小组讨论。在随后的交流环节,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分享深入,课堂生成精彩纷呈。那两分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描述的那样:“教室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是课堂最美最真的时刻。” 在心灵深处耕耘,看心灵之花遍开。一堂优质的心理课的理想状态是学生激情之流四溢,思维之花闪耀,睿智之言流淌。教师以授课内容为依托,施予优美的语言、巧妙的安排,采撷课堂细节,灵动回应,春风化雨,缓解、消除学生内心的冲突与困惑,在心灵的土壤默默耕耘,心理课堂上美丽的花朵自然盛开。 参考文献 [1]朱雪霞.莫让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心理味”变了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5):23-24. [2]朱雅萍. 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教师的有效回应与幼儿探索兴趣的培养[J].教育科研论坛, 2010 (11):51-52. [3]汪凌霞.关注课堂动态,实现有效跟进[J].江苏教育研究,2014 (17) :59-61. [4]尚晶晶.浅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冷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22-25.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群德小学,晋江,362200) 编辑/于 洪 终校/卫 虹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