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爱一直都在 |
范文 | 邓秀平 陈钦赠 〔关键词〕心理剧;家庭治疗;自杀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1-0072-04 【创作理念】 家庭治疗不着重于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的分析,而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与问题;个人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本剧以心理教师为桥梁,以灵活的方式促成主人公小欣对父母的理解,改善主人公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最终达成主人公个人心灵的成长与蜕变。 【剧情简介】 主人公小欣,性格敏感内向。有次放学回家,因无意听到父母说起自己非父母亲生的孩子而大受打击,再加上朋友粗心没有及时关注到她的情绪,导致她产生了一些偏激的想法,最终,她选择用自杀来逃避生活。后来,在心理教师和班主任的帮助下,她慢慢体会到了父母的苦心,了解到父母、朋友、同学和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认识到是自己关闭了心扉,把爱挡在了门外,只要打开心扉就会发现,爱一直都在。 【主要人物】 小欣——主人公,文静,偏内向 班主任陈老师——做事尽责,关心学生 父母——工作很忙,很少时间在家。 心理教师——亲切,善解人意 小李,小张——小欣的朋友,活泼开朗 班级同学A、B 【道具】 6套课桌椅,小刀,护腕,事件重演与演示完毕喷绘版各一块,钥匙1串,相片簿一本,笔记本,信,留言本,碟,教材各一,明信片数张,电视机模板(2×4)2张。 【心理剧技术】 外化技术、独白、角色扮演、演出技术(旁白、对话、音乐渲染) 【感情线索】 开始:主人公抑郁——情感爆发——痛苦 众人耐心帮助后:有所触动, 情绪稍平了解真相后:深深触动,进一步转变。 第一幕 爆发 出现问题(发生割腕事件) “丁零零……”下课铃响了。 陈老师:下课! 学生:谢谢老师! 陈老师:(语调轻松地)同学们,周末愉快,记得完成作业。 同学们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 放学回家的路上。 同学们三五成群,开心地讨论周末的计划,或者等着父母来接自己回家。 同学A:我爸爸周末说要带我去出游呢…… 同学B:这个周末我们也有节目安排哦…… 小欣和两个好友走在路上,好友由于谈得太开心而没有注意到她的情绪有点低落,小欣走着走着就落在了后面。 小李:对了,这个星期有什么安排啊,我上次看中了一双新鞋子,新上市的,我们去逛街,顺便看看吧!小欣? 小欣摇头。 小李:(转向小张)那我们一起去吧! 小张:好啊,顺便去看电影啊,然后再一起去图书馆做作业。 小李:嗯,好,可是我要早点回去才行,不然父母会担心的。(对话声音减小,旁白起) 小张:知道啦,我也是呢。(继续快乐地聊天,边说边笑) 旁白:(小欣的内心独白)为什么他们都那么快乐,为什么他们的父母对他们那么好,只有我是一个没有人爱没有人要的孩子!多么不公平啊!为什么?为什么? 小欣:(突然哭着大叫)为什么?!你们还是我的朋友吗?你们根本就不关心我!虚伪的人,我死了你们也不会在乎吧!?啊! 小欣突然拿出小刀,割破了自己的手腕,然后晕了过去。 同学们吓坏了,小张走过,摁着小欣受伤的手,小李不知所措。 小张:小欣,小欣……(救护车的声音) 大家上前,把小欣扶下去。(把刀子带走) 第二幕 缘由 分析问题(寻找事件起因) 旁白:小欣的伤并不严重,第二天,父母就把她接回家了。 爸爸妈妈扶着小欣回家。 在放学路上。 同学们约好了一起去看她,并找到了心理教师,焦急地希望获得老师的帮助。 小张:老师,小欣她为什么会这样啊?(担心地) 小李:听说小欣的伤不严重,已经回家休息了,我们去她家吧。 心理教师:那我们一起去看望一下她,顺便了解情况吧! 小张,同学们:好啊! 到了小欣家,在小欣的房门口。 同學B:小欣,(敲门)你快开门,我们来看你了,你没事吧。 小欣:(把同学们拒之门外,大声喊叫)我不想见你们,你们走,走啊! (悲伤轻音乐《地狱少女》钢琴配乐起) 同学们在门口,不知该如何是好,又很担心。 妈妈:(上前,伤心地)同学们先回去吧,让她静一静,谢谢你们! 小欣一个人在房间,把以前同学送的东西等都扔到了地上,然后蜷缩在角落。 妈妈默默地进去,把地上的东西收拾好,看了一下女儿,难过地擦泪,出门。 妈妈看看老师,看看自己的孩子,无法言语。 心理教师:小欣妈妈,发生这样的事情,我知道你们也很难过,我也很难过,现在我们还是让她静一下吧,不要再让她伤害自己,另外我想了解一下,最近有没有发生什么对她打击很大的事情? 妈妈:打击很大……难道那天她真的听到了……(悲伤音乐暂停) 举牌:事件重演。 一天下午,妈妈和爸爸在房间里因为昨天小欣没考好,爸爸骂小欣的事情起争执。 妈妈:昨天,你怎么能那样骂孩子呢。 爸爸:她不好好学习,只顾上网,不骂怎么行? 小欣放学走到门口,正准备开门,听见了父母在说话。 妈妈:那也不能那么凶啊! 爸爸:孩子都被你宠坏了! 妈妈:那怎么能叫宠,孩子不是你亲生的,我看你都不心疼。 小欣听见了,钥匙掉在地上,跑走了。 爸爸:(听到声响,制止妈妈)别乱说,万一孩子听到了就不好! 举牌:演示完毕。 (悲伤轻音乐《地狱少女》钢琴配乐再起) 心理教师:(对妈妈)我觉得小欣会有这样的行为,很有可能是因为听到了你们的对话。希望接下来,你们多抽点时间陪陪她,让我们再想想办法吧,我就先回去了。 妈妈:(点头)谢谢老师。我送你。 第三幕 转变 解决问题(想方设法帮助并取得初步效果) 小欣房间。 旁白:在小欣休假期间,陈老师每天都去看望她,并为她补习功课。这天中午,小欣从抽屉里翻出了同学一起照的照片,看着看着就在地上进入了梦乡,在梦中——(八音盒音乐起) 梦中,小张小李来找小欣,和小欣一起看明信片,聊天,这时爸爸妈妈也来了,小欣回头,刚想叫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却离去了,一转身,好朋友也走了…… 小欣:不要走(悲伤音乐小声切入)……不要走……不要留下我一个人…… 陈老师这时正好来看望小欣,看见小欣在地上睡过去了,说着梦话。 陈老师:小欣,小欣,你怎么了? 小欣:不要走……(然后惊醒) 小欣:骗子,骗子,都是骗子,你们都不要我了…… 陈老师:小欣,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你先冷静一下…… 陈老师拿出笔记本,递给小欣。 陈老师:你看,这是同学们给你抄写的笔记。(接过她手中的相册) 小欣接过笔记,没有打开,轻轻地抚摸,没有说话。 陈老师:心理教师也知道了你的情况,特地托我带了一封信,并刻录了一盘录像给你,你先看看,你就会明白大家是不是你想的那样……我要先走了,别想太多…… 陈老师退场。 小欣打开笔记,摸了摸同学们的笔记,然后拿出信,打开。 旁白:亲爱的小欣,你好,你知道吗?那天,有一群孩子哭红了双眼,茫然无助地来找我,说是小欣的朋友。对于你的事情,他们不停地自责,怪自己太粗心,更害怕失去你。她们是如此难过,想来小欣对于她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她们还说…… 小张:(喊)小欣!你还记得吗,那年我们三个曾一起许下愿望,说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好姐妹,我们都没有忘记,你忘了吗?小欣,我们想你了,你快回来吧! 小欣:我没忘,真的没有……(哭泣) 小欣:(抱着信,叫着)爸爸妈妈……(打开录像)—— 录像内容:心理辅导室内(三张椅子) 爸爸和妈妈,心理教师坐在那里。 妈妈看了一下心理教师,老师点头,妈妈开始说话。 妈妈:(低头擦泪)你这孩子,什么话都不和我说,我们说什么你也不听,是,是爸爸妈妈不对,我们早就该告诉你,你是我们收养的,但是我们是多么害怕失去你啊,怕你知道了真相就会离开我们。我们都很忙,很少有时间陪你,也总以为给了你想要的东西就是爱你,我们真该多抽点时间来听听你的心里话,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孩子,不管当初你的父母是因为什么而离开你,但是我们爱你,你就是我们的孩子,比亲生的还要亲。 爸爸:孩子,你已经长大了,你一定能明白我们的心情,那天,如果你出事了,我们也活不下去了,真后悔啊,当初要是让更好的父母来领养你就好了! 母亲掩面痛哭,父亲安慰母亲。 心理教师:小欣,没有人学过如何做父母,给父母一个成长的机会好吗? 屏幕关闭。 小欣:(痛哭,愧疚地)对不起,对不起,我错了,我错了…… 這时好朋友出现,“小欣——”(《我一直都在》音乐起) 小欣转过头,惊喜地看着朋友们,她们跑过去抱着小欣。 小欣:不要离开我,不要,是我错了,我错了…… 小张:我们在呢,在呢,我们还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呢!(小张帮小欣擦眼泪) 小欣和朋友们抱在一起。(小张顺便接过她手中的笔记本等东西) 这时屏幕打开。 爸爸妈妈:小欣…… 小欣:爸,妈! 小欣冲过去,抱着爸爸妈妈。 小欣:爸,妈,对不起,对不起,是我不对,我不该任性,不该怀疑你们的爱,我爱你们。没有人能比你们更好了,你们就是我的爸爸妈妈。 爸爸:(抱着小欣与母亲,哭道)好孩子,我们以后一定会多抽些时间陪你,再也不要吓爸爸妈妈了好吗?爸爸妈妈永远都是爱你的! 妈妈看着小欣瘦小的脸,心疼地摸摸小欣的头…… 一家人再次抱在一起。 心理教师欣慰地笑了。 同学们陆续上台,围在周围。 小欣:(面向大家)对不起,让大家担心了,小欣已经明白了,爱一直都在,大家也一直都在,我再也不会把大家拒之门外了! 小欣接过大家的礼物,慢慢走向了新的生活。 旁白:后来,小欣开始转变了,在心理教师的辅导下、小欣每天都坚持写情绪日记,慢慢地学习调控自己的心态。陈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与关心,也让她的心情也越来越晴朗了。 其实,爱就在身旁,打开心扉,你就会发现,爱一直都在! 谢幕。(《我一直都在》音乐起) 【剧评】 《爱一直都在》是在学生真实案例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本剧以心理教师为沟通的桥梁,以家庭治疗为辅导基础,促进主人公与家人和朋友的深入沟通与了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本剧选材贴近现实、表演真实、情节跌宕起伏,通过运用独白、音乐、灯光、道具等元素,真实动情地演绎了高一女生小欣内心的自卑以及对爱的渴望。小欣的故事也反映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呼吁父母与孩子保有良好的亲子沟通,坦诚相待。学生们的精彩表演,感动了现场的所有师生,引起了在场师生情感的强烈共鸣,获得了一致好评。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中山,528463)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