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生希望对生涯发展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
范文 | 周宇 〔摘要〕采用高中生生涯发展问卷、中学生希望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分层随机抽样上海市中心城区六所高中875名高一高二学生,探索希望、社会支持对高中学生生涯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路径分析结果表明:(1)希望、社会支持、生涯发展存在显著正相关;(2)希望对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有直接预测作用;(3)希望的动力思维以社会支持为部分中介预测生涯发展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希望是生涯发展的重要机制,来自家庭、学校的社会支持可以进一步增强动力思维对生涯发展的影响,有效提升学生生涯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希望;社会支持;生涯发展;部分中介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0-0010-004 一、问题提出 生涯发展是一个人在其一生持续的人生成长历程中,对“学习”“修身”“立业”这些既分阶段又互有融合的人生主题进行选择与规划,高中阶段是生涯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1],引导高中生找寻自身发展方向并付诸行动。生涯发展起源于职业选择,发展于兴趣测量,深入于自我探索研究之中。Parsons确定职业生涯三要素:自我认识,了解工作世界,以及关于这两者事实关系的真实推理。Ginzberg在其青少年调查报告中指出,高中阶段是个体生涯发展的重要阶段。学者们一直在探索个体与环境互动中,推动青少年的生涯发展的重要因素,外部亲子关系[2]、家庭经济条件[3]、社会支持[4]、地区差异[5]等因素与内部自我同一性[6]、自我价值感与生涯适应力[7]等因素都影响着个体生涯发展。当一个高中生面对未知的未来,内在积极的个体“希望”是如何支持他明确并实现目标的呢?如果希望的动力不足,那么是什么在帮助他实现未来生涯发展呢? 希望作为一种指向未来的积极体验,是建立在对生活或整个事件与环境的积极结果期望基础上的一种乐观心态[8],是个体保持追求特定目标的驱动能力,以追求成功的路径(指向目标的计划)和动力(指向目标的活力)交互作用为基础。希望中的路径思维,是指人们在创造可行的路线以达到所期望的目标时所感知到的能力[9];动力思维,是希望中的激励因素,指感知使用路径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能力[10]。生涯发展包含着评估当下与展望未来发展,过去是现在的成因,现在又是未来的基础[11]。面对未来生涯发展,路径思维是个体能够在认知中设计一条甚至多条当前状态与达成目标之间的有效途径,尤其当遇到障碍时,高希望个体更善于找到多条有效的替代途径[12]。路径思维会产生这样的内心语言:“我会找到办法做到这件事!”动力思维是希望的动力成分,是个体运用途径达成希望目标的能力,反映了个体开始沿着途径前行和坚持不懈的自我参照的思维。动力思维产生这样的内心语言:“这个我能做”和“我不会被阻止”作为一种个体应对环境与未来生涯发展的重要内因。 社会支持作为一个人对想得到或者现实可得到的来自他人关心援助的感知[13],是个体重要的社会关系与文化氛围。对学生而言,社会支持是其可获得援助、实际可得援助与融入社会网络程度的重要来源,主要包括家庭、老师、同学、朋友、组织等,有实际的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主观体验,还包括个体对支持的利用考虑[14]。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希望有顯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主观支持影响大学生希望及其两个因子。 希望在影响个体实现生涯发展的同时,社会支持又在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考虑到以往研究此方面的不足,本研究以高中生为对象,探索个体希望、社会支持对生涯发展的影响,假设个体希望对生涯发展存在影响,社会支持在希望对生涯发展的影响中起到中介变量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上海市中心某城区六所高中学生875名,其中市重点299名、区重点298名、普通高中278名,高一年级524名、高二年级351名,女生481名,男生394名。 (二)工具 本研究运用以下三个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量表。 1.高中生生涯发展问卷 由苏玉婷修订的高中生生涯发展问卷,适用于初一到高三的学生,内含两个层面:生涯态度、生涯行动,四个分量表:生涯感受、生涯信念、生涯探索、生涯计划,共40题。本研究中本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13。 2.中学生希望量表 基于Snyder等人1991年编制,由田莉娟修订后的中文版中学生希望量表,采用四点计分,由 12 个项目组成,其中 4 个项目测量路径思维,4 个项目测量动力思维,另外 4 个用来转移被试注意,不计分。本研究中本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708。 3.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 由叶悦妹、戴晓阳、崔汉卿和王娥于2008年编制,该量表以肖水源的社会支持理论模型为基础,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即反应被测者主观感觉到自己拥有的社会支持方面资源、认为自己实际得到的社会支持状况和主动利用社会支持情况,共17个条目,总分反应被测者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本研究中本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44。 (三)研究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统一时间进行网络团体施测,由学校心理教师任主试。使用SPSS 21.0与AMO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不同类型学校高中学生的生涯发展水平 基于上海中考平行志愿的录取形式,此六所高中可视为三类不同学业成就水平高中。对三类学业成就水平高中学生生涯发展水平均值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见表1)不同学业成就类型学校间存在极其显著差异(F=7.153,p=0.001<0.01)。 进一步LSD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见表2),市重点高于区重点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市重点高于普通高中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区重点高于普通高中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不同性别、年级、生涯发展水平比较 t检验结果表明,男、女生的生涯发展水平不存在差异(t=0.313,p=0.576>0.05),女生均值略高于男生。高一、高二年级生涯发展水平不存在差异(t=2.628,p=0.105>0.05),高一均值略高于高二。 (三)高中生希望、社会支持、生涯发展的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高中生希望、社会支持、生涯发展水平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见表3),结果发现所有变量之间均显著相关,路径思维、动力思维、社会支持、生涯态度、生涯行动五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四)高中生希望、社会支持对生涯发展影响的路径分析 依据相关分析结果,高中生生涯发展与希望、社会支持之间均存在相关,建立路径分析模型。以生涯态度与生涯行动为因变量、社会支持为中介变量、以路径思维与动力思维为自变量构建五者路径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路径思维”对“社会支持”变量影响的路径系数未达显著水平,其余七条路径系数则均达0.05的显著水平(图1)。删除不显著路径,再次对数据拟合程度进行分析,表明修改后模型拟合度更好(表4),形成模型路径图(图2)。路径思维对生涯态度的总效应是0.15,对生涯行动的总效应是0.29;动力思维对生涯态度的总效应是0.232(0.26×0.20+0.18),對生涯行动的总效应是0.291(0.26×0.12+0.26)。从路径图2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在动力思维和生涯态度与生涯行动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路径分析模型可见各变量间影响效应(表5),希望特质的路径思维与动力思维均对生涯发展的生涯态度和生涯行动有直接影响,动力思维通过影响中介变量社会支持间接影响生涯态度与生涯行动,社会支持为部分中介变量。 四、讨论 本研究探索高中生希望、社会支持对生涯发展水平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希望能够预测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社会支持在希望的动力思维与生涯发展之间起部分中介变量作用,当个体希望中的动力思维不足时,社会支持可以帮助其提升行动力。研究结果总体支持研究假设,为探索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提供新的视角,深入揭示了希望、社会支持与生涯发展之间的关系,为高中生的生涯发展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 三类学业成就水平学校高中生的生涯发展水平不同,市重点高中生显著高于区重点与普通高中,但区重点与普通高中没有显著差异,相比较张军梅研究的生涯发展能预测学业成就[15],没有完全一致,但可以看到学业水平较高,属于市重点水平的高中学生生涯发展水平也好。 生涯发展不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作为发达地区的独生子女,所有高中生都对自身发展有期待,高中生没有年级显著差异,与大学生年级能够预测生涯发展[16]不相同,是因为高中生以学业为主的学习特点决定其并没有像大学生那样已经有明确专业并面临就业选择,处于相对比较稚嫩的状态。 (二)高中生希望对生涯发展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希望的路径思维与动力思维本身能直接预测高中生的生涯发展水平的生涯态度与生涯行动。生涯发展包含着评估当下与展望未来发展,过去是现在的成因,现在又是未来的基础。路径思维有助于个体形成积极的生涯态度并实施有效的生涯行动,动力思维有助于个体保持生涯态度并坚持生涯行动。 (三)社会支持在高中生希望的动力思维与生涯发展中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高中生希望特质的动力思维部分通过社会支持为中介变量影响生涯态度与生涯行动。高动力思维个体更少需求社会支持,通过自身内心的动力来达成生涯发展的目标。动力思维对于目标导向思维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一旦个体遇到障碍,动力思维有助于其将必要动机应用于最佳替代路径上。而动力思维较低的学生需要更多社会支持给予其更多外部参照与帮助,由于较低的动力思维会使个体更易于偏离朝向目标的途径或者放弃,更需要依靠外部社会支持力量参与,在家长、老师、同学的支持帮助下,推动自己朝向生涯发展的目标继续努力行动。为学校开展生涯发展教育,有效帮助学生更好成长成才提供研究支持。 参考文献 [1]申仁洪. 高中新课程的生涯发展特性[J]. 课程.教材:教法,2007(6):31-36. [2]江小燕. 大学生依恋关系与生涯发展的相关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陈巍.中国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研究述评[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2(9):12-15,20. [4]孙艳. 大学生生涯发展的测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5]张军梅. 汉族、回族高中生生涯发展特点及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1. [6]卢淑芳. 高中生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D]. 漳州:漳州师范学院,2012. [7]李月宁. 高中生生涯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 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6. [8]“Hope | Define Hope at Dictionary.com”[EB/OL]. Dictionary.reference.com. 1992-11-27. Retrieved2012-10-02. [9]Snyder,C. R. (EDT)/ Lopez,Shane J. (EDT).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0]Snyder,C. R. (EDT)/ Lopez,Shane J. (EDT).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1]孙震瀚. 国外职业指导[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12]Snyder,C. R. (EDT)/ Lopez,Shane J. (EDT).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3]Sarason BR,Pierce GR,Shear in 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working models of self and actual other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0(2):273-287. [14]汪向东,王常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出版社,1999. [15]张军梅. 汉族、回族高中生生涯发展特点及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1. [16]傅安国,邱锡光,莫泉平. 大学生生涯发展问卷编制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2(1):10-15.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二中学,上海,200031)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