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学科竞赛实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
范文 | 摘? ? 要:高校学科竞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通过对两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选拔赛的实际体验,剖析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完善高校学科竞赛管理的对策,以期提高学科竞赛的质量,确保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关键词:学科竞赛;高校;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中图分类号:G640?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3-0054-02 近年来,高校各类学科竞赛持续发展,学科竞赛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途径[1]。不同层面的竞赛活动,会激发大学生的兴致和潜能,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通过对国内学科竞赛管理方面的文献梳理,发现大多数学者重点围绕学科竞赛对创新型人才的促进作用、学科竞赛的管理体系、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管理系统等方面做了研究[2],而对学科竞赛组织与实施方面的管理研究几乎没有。文章以一次全国大赛黑龙江省的校级和省级大赛选拔赛为例,体验实施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如何完善高校学科竞赛的实施管理,从细节、源头入手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客观,从而真正保障学科竞赛的质量,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商业统计学会以及海外(台湾)中华应用统计学会共同举办的一项统计专业类竞赛。该大赛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高校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该赛事从2010年正式启动以来,高校师生有极高的参与热情,参赛规模累积达到千余所学校、十万人次。该赛事包括知识赛和实践赛两个环节。知识赛通过的人方可参加实践赛。实践赛要通过校级选拔赛、省级选拔赛,最后优胜者可晋级国家级比赛。到2018年5月,大赛已成功举办了八届。目前,第九届也已拉开帷幕。 二、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选拔赛 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黑龙江大学校级选拔赛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黑龙江大学已连续参赛了第七届、第八届两届大赛。通过校级选拔,每年各有两个优胜的队伍参加省级竞赛。通过整个赛程的组织与参与,笔者认为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赛前宣传不到位。大赛最初并不是从学校官方获取的信息,而是教师个人被邀请担任第六届大赛省赛的评委,才有机会了解该大赛。该任课教师出于教学责任及实践教学的需要,组织自己的学生参赛。相比之下,同省教育主管部门直接传达给学校,再由校级、学院两级管理部门向全校学生做动员宣传,参赛规模要小得多。 2.缺乏激励机制。学科竞赛活动是由参赛学生、指导教师以及校、院(系)两级教学机构在内的多边教学性竞赛活动。有效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有效开展学科竞赛活动的核心问题。首先对学生给予激励,综合各个学校学科竞赛的激励形式——物质激励、学分激励、发展机会激励以及个人发展激励来看[3],黑龙江大学只有学分激励,很多学校会给予在学科竞赛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而黑龙江大学对该项比赛成绩并未列入加分行列。其次对指导教师给予激励,教师指导学生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和时间成本,而学校在物质激励教师、工作量认定和职称评定方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政策支持,并不能构成对指导教师的有效激励,因此也影响了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 3.忽视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参赛成员从报名、批准,进行理论课的网考,通过后组建参赛队伍,再到选题、方案设计、实地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对最后的成果展示,每一环节都离不开指导教师的指导。这就需要一支责任心强、理论水平高的指导教师队伍,为学生进行系统培训与指导。黑龙江大学作为首次参赛学校,忽视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致使多个小组在短时间内急需讲授这门课的任课教师,结果只有一人胜任指导,任课教师有大量的教学任务和其他工作,因而显得力不从心,从而影响参赛学生的成果质量。 (二)黑龙江省省级选拔赛管理存在的问题 继黑龙江大学校级选拔赛之后,指导教师带队全程参加了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黑龙江省选拔赛,目睹和体验了整个赛程。感受到了竞赛管理中有规范性和严肃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选聘评委的标准有待提升。评委代表着在这一领域的专业水准,对学生参赛作品有直接的裁决权,因而评委的水平很重要,承办方应从来源学校或机构、职称、研究领域等方面严格把关评委资历。在第七届赛场答辩中,就出现了某位来源于三本院校的评委老师,对学生作品并没看懂、不理解,所提问题很幼稚,缺乏专业水准,并给学生打了很低的分数,致使本十分不錯的作品错失晋级国家级的机会,也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是极大的不公平。 2.评委阅读报告的时间仓促。评委应提前审阅参赛小组的调查报告,了解每份作品的设计方案存在的优点与不足,这样才不至于在选手展示与答辩环节,仓促提问、仓促给分,造成误判。在黑龙江省大赛中,由于经费不足,压缩了评委的工作量,现场发参赛小组的调查报告,几分钟内现场翻阅,大多数评委来不及细看,草率提问,因而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与客观。 3.参赛小组实名制,评价有失公正。 参赛小组作品展示与答辩,是采取实名制的,即参赛小组的学校及小组成员是公开的。这样,评委对自己学校、省赛承办东道主院校及其他三本院校的参赛作品分别戴不同的有色眼镜,再加之现场打分,时间仓促,会仅凭印象给分。最后,综合打分时又没有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所有成员的得分都有效。所以,有可能造成评价结果有失客观、公正、准确。 4.分赛区承办单位具有绝对优势。黑龙江大学连续两年参赛,体会颇深。由于省赛分赛区出资承办省级选拔赛,评委受聘于兹,评分时会出现明显的偏颇性,有失公平。承办高校不但有政策上的优势,可以多出数支队伍名额直接参加省赛,而其他学校只按很小的比率获取省赛资格。而且,在省赛获奖名单中,承办单位的选手全部获得省级一等奖,并直接晋升国家级,而其他高校则凤毛麟角,微乎其微。 三、完善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的对策 针对笔者全程参加校赛和省赛的过程体验出的主要问题,思考其根源所在,认为高校学科竞赛中管理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从细节入手,切实提高办赛质量。 (一)通过官方渠道推广竞赛信息 为增强参与性,事先要做好组织宣传,但如果通过非正式渠道可能未必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最好要采取教育机构官方正式渠道,如竞赛主办方传达到各省教育厅,由教育厅传达到各高校,再到二级学院再到院系,不但宣传力度大,更能引起学校与学生的重视,从而扩大参赛规模,加大学校的支持力度。这将大大激发教师和学生对学科竞赛的参与热情和投入的积极性,进而产生出更高质量的竞赛作品。 (二)竞赛承办方上级要加强对下级的指导与督查 全国竞赛总赛区要加强对各级分赛区的层层管理,即国家承办方要加强对省级分赛区、省级分赛区要加强对校级赛区的指导与督查,提供必要的援助,如财政支持与技术方法的指导,可以召开培训会,制定各省竞赛统一的规范与规则,加强对下级约束与监督。比如,为确保竞赛结果的质量,保证客观公正,参赛学生必须采取匿名制,评委也必须提前审阅选手们提交的作品。这样才能避免因太仓促造成评价的不公正。 (三)加大竞赛资金投入 加大经费投入,设立学科竞赛专项基金,是保障学科竞赛顺利进行和成果质量的重要条件。经费可以由国家、省、高校以及联合社会力量共同资助完成,吸纳各种资金,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渠道来源[4]。只有各级经费充足了,才能有效地实施激励机制,才能保证教师和学生参赛的积极性。省赛分赛区也只有获得国家总赛区的经费支援,才不至于通过大比例增加省级分赛区的参赛队伍、制定有利于省赛东道主的竞赛规则来获取全国竞赛总赛区的政策倾斜,从而有失比赛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参考文献: [1]王晓勇,俞松坤.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 [2]雷金华.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3. [3]李忠刚,王兴芬,彭书华,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管理机制改革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2). [4]孫爱良,王紫婷.构建学科竞赛平台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7). 收稿日期:2019-01-24 作者简介:王玉莲(197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市场营销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学科竞赛的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与对策研究”(2018C2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