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探究
范文

    魏丹

    【摘要】继续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根本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继续教育研究,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可解决我国现实的继续教育问题。为推进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立足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服务当代实践,运用东方语言,加强研究体系建设。

    【关键词】继续教育;理论;本土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6)11003704

    继续教育研究本土化是我国继续教育研究工作中艰巨的战略性任务。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既要遵守世界继续教育研究的基本规律,也要坚持中国本土化策略,形成具有继续教育研究的本土风格、本土气质和本土精神。如何加强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发展,需要研究者省思并行动。本文将深入探究这一重要课题,分析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发展的内在动因,提出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发展的行动策略。

    一、基于本土继续教育研究的内涵、价值和特征1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的内涵

    继续教育研究是指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通过对继续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继续教育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继续教育研究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是为获得关于继续教育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和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和理论性的工作;应用研究是主要针对具体的继续教育目标或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工作。

    本土化是我国继续教育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研究者应当加以关注。从汉语的意义角度讲,本土化就是使某事物发生转变,适应本国、本地、本民族的情况。[1]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是指我国继续教育研究立足于我国文化土壤之中,立足于我国具体的、多样的继续教育实践活动之中,进行本土继续教育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的研究,不断创新,加速发展,从而形成具有本土风格、本土气质、本土精神、本土特色的继续教育研究体系。研究者不应是我国继续教育问题的旁观者或局外人,他们应有坚定的“中国立场”和“中国情结”,应积极关注、研究和解决我国继续教育的实际问题。

    2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的特征

    我国的继续教育研究具有区别于西方国家继续教育研究的个别的、特殊的性质。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实践特征、语言特征和体系特征。

    (1)民族特征是指我国继续教育研究应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凝聚优秀的继续教育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我国继续教育研究业已形成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继续教育研究特点的文化特征。

    (2)实践特征是指我国继续教育研究应描述我国的继续教育现象,指导人们的继续教育实践,解决我国的继续教育问题。西方的数学实验模型套不进我们的继续教育现实问题,西方的实证主义分析法也解释和解决不了我们的继续教育现实问题。继续教育研究主要是对发生在我国的继续教育性生活、继续教育性问题、继续教育性事件的反思、总结和提炼。我国继续教育研究须以我国的继续教育实践为主题,否则我国继续教育研究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生存的土壤。

    (3)语言特征是指我国继续教育研究应使用本土语言,保留自己的个体性言说,发展符合国人表达习惯的叙述风格。我国的继续教育研究要精确地描述我国的继续教育现象,解决我国的继续教育问题,必须构建自身的话语体系。西方国家的继续教育研究话语是西方研究者从其生活世界中归纳、总结、提炼出来的,他们与生活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我国研究者的生活世界并不完全相符。

    (4)体系特征是指我国继续教育研究应在林立的教育理论科学体系中保留一席之地,加强在指导思想、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最能体现本土理论性质的研究。继续教育研究须有自己相对稳定、独特的研究边界。继续教育研究可以汲取、借鉴其他学科的有关概念、理论和方法论体系,但是,不能过分依赖于其他学科的研究。

    3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的价值

    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成果在指导人们进行继续教育实践和提升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积极效用。

    (1)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要指导我国的继续教育实践,解决我国的继续教育问题。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都须经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可以促进继续教育实践由事务型管理转向理论型管理,由经验型管理转向科学型管理。当前鲜活的继续教育实践正在涌现出前所未见的情况、问题和矛盾,同时也涌现出新经验、新做法、新想法。而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很难完全用现有的知识和概念框架来解决,这些新经验、新做法、新想法需要新理论、新观点、新体系作出解释和认识。在理论研究及实践中化被动性、盲目性、主观性、片面性为主动性、前瞻性、创造性、科学性。[2]

    (2)继续教育研究者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继续教育研究需要培养一批我国自己真正的继续教育研究者,创建自己的继续教育研究学派。一个好的研究者应该向着继续教育研究专家的方向前进。因此,研究者应该将自己的体会和经验上升为系统的认识和理论。这些继续教育研究者应立足于本民族文化,放眼世界,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继续教育研究思维,构建出我国自己的继续教育研究体系。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可以避免研究者在活动中少走研究弯路,提高研究效率,更加有利于继续教育研究的科学发展。

    (3)实践者应该成为继续教育研究的主力军。继续教育研究可以为继续教育工作者端正继续教育思想、贯彻继续教育方针及培养合格人才提供经验和方法。认为研究只是研究部门的工作的认识是片面的,广大继续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参与和勇于研究实践。实践者成为研究者,已经是当今继续教育实践者基本素养的一部分。实践者成为研究者,意味着能对自身的继续教育實践进行持久不断的反思,意味着将反思体现在实践过程的始终,意味着将反思作为汇总实践经验、提升实践智慧的基本手段。

    二、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的主要措施目前我国继续教育研究本土化情况并不乐观,本土化理论创新的步伐还比较缓慢,没有满足当代继续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应以人类继续教育文明为背景,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继续教育研究和壮阔的现代继续教育实践,开辟出自立、自强、自信的发展道路。

    1立足我国的民族传统,寻找理论的发展基础

    文化发展离不开民族,离不开历史。优秀文化的产生都具有民族性,文化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特定的民族所具有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对话过程中,不同风格的教育理论继承了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反映了不同地区教育的实践形态和特征。[3]继续教育研究活动蕴含着研究者个人的价值、态度、意识、观念、情感和想象等成分,这些成分会直接影响研究者的研究思维。

    立足我国的民族传统,并不意味着主张复古主义,而是要处理好我国传统继续教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我国继续教育思想资源极为丰富,历史悠远,继续教育无论在学生论、教师论或是在课程论、教学论、管理论上,都有值得传承的思想。因此,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应关注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渊源,应从本民族的本源文化中寻找理论发展的文化轨迹,寻找解决问题的文化因素,寻找理论发展的发展因素。

    立足我国的民族传统,并不意味着死守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我国是世界继续教育大国,继续教育内涵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离不开我国的文化国境,要考虑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价值观、文化观、教育观,根据我国社会的制度、继续教育的实践现状和继续教育研究的现实情况,努力做到有利于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努力做到有利于全民终身学习社会的实现,努力做到有利于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立足我国的民族传统,也应吸收西方继续教育研究的理论精髓。在过去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无论在实践方面还是在思想和理论方面,都有值我国学习的地方。在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继续教育研究发展的经验是应该的。然而,我们不能照搬、照套、拿来就用,翻版做法将会产生无真正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西方继续教育研究好比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可以了解西方人对我国继续教育的看法,了解我国继续教育在西方继续教育研究中的形象变迁,有利于反省和完善我国继续教育的民族性格。

    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可以促进我国继续教育研究和其他国家继续教育研究之间的和谐关系。我国继续教育研究的精华可以被其他国家所共享,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继续教育研究精华也可以被我国继续教育所借鉴和学习。在文化交流中,正确地认识自己,也正确地认识他人,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各自发展各自的文化,共同为世界文化做出更多的贡献,才是应有的态度。

    2服务当代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源于实践的理论更有价值,研究者应在继续教育研究和继续教育实践变革之间不懈穿行。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的宗旨是通过理论反映教育事实和需要,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的发展。因此,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要发挥指导实践的价值,须以我国实践为主题。唯有把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起来,才能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总结新经验、构建新理论、形成新体系。

    继续教育研究要直面社会境遇与社会生活,直面人的发展需求与人生向往。[4]坚持以民为本,主张继续教育研究与继续教育实践互动,为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出谋划策,是当前继续教育研究者秉持的基本学术信仰。要构建真正有价值的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最有用的资源在于研究者自身,在于研究者的本土环境和本土实践。研究者需要把心放进实践中去,用心去沉浸,用真心、苦心和爱心去关注实践。只有走入人的生活世界,走进人的精神家园,去捕捉人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困境,去思考继续教育可能提供的支持,才能发挥继续教育研究指导实践的力量。[5]课题的研究要与工作需要紧密结合,力求“小、实、新”,重在提出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改革建议。[6]

    创新是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的灵魂。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缺乏是制约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的关键因素。对于研究者来说,只注重知识继承,而不强调在前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有所突破,其结果只能是食古不化,或是固步自封。研究者应凭自己的研究说话,要有自己的东西,发前人所未发,发他人所未言。一本著作、一篇论文总要提出新观点、新理论或者新材料。[7]创新不易,既有外部环境和实践活动原因,也是研究者主观认识的原因。因此,站在人类主观能动的角度讲,研究者要始终保持好奇、幻想、强烈的探索欲望,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敢于打破破旧的观念,求新,求异,开拓进取。当然,继续教育研究的创新不是超越现实发展的可能性条件,故意制造一些不切实际的玄学。恰恰相反,继续教育研究的创新正是根据现实发展的需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地分析问题、解释现象并为继续教育实践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8]

    3运用东方语言,述说我国继续教育经历

    一些研究者过多地使用西方继续教育研究的术语、概念、原则、假设、框架和方法。个别研究者形式上是用中文写作,实质上却被英文同化了,学术语言句式冗繁拖沓、累赘啰唆、生硬拗口、中西文混用、僵硬直译照搬,不仅失去了中文的精炼、语气和滋味,就是连基本的字词通顺都谈不上,破坏了汉语的自然生态。

    各个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性质和特征。语言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个性。如果一个民族语言没有自己的风格,没有自己的特征,那么这个民族就很难在世界上发展为一个独立的民族。

    我国研究者必须把握自己的话语权,运用自己的语言,架构自己的语言体系。汉字记载了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文化和经验,继续教育研究成果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中西方继续教育研究的语言差异也是明显存在的,中英文在文化背景、思考习惯、形、音、文法、修辞、美感经验、表达技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区别。我国语言具有清晰流畅、言简意賅、节奏明快等特性,很容易被我国读者理解和领悟。我国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足以表达我国继续教育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准确性。

    4加强研究体系建设,重塑研究自信

    研究者应为构建逻辑严密、论证严谨的继续教育研究体系而努力。成熟的理论体系发展需要有质量、有影响的分支理论成果。经过30多年的发展,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框架已经基本成型,但内容需要继续充实和完善。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可以从教学论、课程论、德育论、学习学、统计学、继续教育史、比较继续教育等理论进行完善,可以从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文化学等理论进行完善,可以从职工、教师、农民、妇女、老人等对象进行完善,可以从初等、中等、高等等层次进行完善。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体系的形成,对进一步指导教育具体实践、繁荣继续教育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知识分化与综合是科学发展的趋势,继续教育同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广泛的联系,继续教育研究不能就教育论教育,应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知识结合起来才有可能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研究人的发展,涉及到心理学、生理学等知识,也涉及社会学、伦理学等知识,还同人类学知识相关。因此,继续教育研究不能局限于自身的狭窄范围,应敞开自身胸怀,保持对外开放,去洞察鲜活的人的世界,去寻找继续教育问题与现象的解释、预测与控制。

    研究者须寻回本土化理论自信。目前个别研究者还缺少与传统观念决裂、突破自己和前人的勇气,因循守旧,导致研究工作裹足不前,缺乏创新。研究者应加强主观能动性,积极工作、积极改革、积极创新。研究者应增强研究意识,优化研究方法,多出研究成果。研究者应以一种更清晰、更理性、更自觉、更积极的姿态生活在当下社会,思考在当下社会。真正的思想源自于主体的一种生命运动,是主体自身生活史的产物与延续。[9]

    强有力的研究队伍是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的组织保障。根据我国的国情,这支队伍要求数量相当庞大,专业研究人员和非专业研究人员并重,专业队伍和兼职队伍并重。这样的队伍既可以发挥群众的智慧,又可以发挥专业人员的研究引领作用。今后,需不断加强研究者的综合素质,改善研究管理体制,优化理论研究梯队。研究者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知识内涵。研究者要增加与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集中优势力量对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展开联合攻关。单位应加大经费支持,改善研究条件,建立奖惩机制。

    综上所述,继续教育研究本土化是我国继续教育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我国继续教育研究的基本价值取向。基于本土化的继续教育研究须坚持本土化理念,根据国情打造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杜以德.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互动发展论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9—10.

    [3]何光全.成人教育理论的历史、发展与对话[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5):5—11.

    [4]高志敏.反思的觉醒前瞻的选择:论成人教育研究的纲领与行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89—96.

    [5]陈福祥.“复杂范式”视域下的成人教育研究思维方式[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4):10—12.

    [6][8]李中亮.成人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探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2):9—10.

    [7]牛立军.成人教育研究的科学基点[J].成人教育,2009,(7):42—43.

    [9]王兆璟,刘莉.中国经验:教育研究反思的基本维度[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0—64.

    【Abstract】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localizing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research is to develop Chinese continuing education research.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localization should solve the real problems of Chinese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theory of Chinese continuing education based on the localization, the main measurements include: starting from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erving the contemporary situation, using the oriental languages, and sstrengthening the theoretical system construction.

    【Key words】continuing education; theory; localization; measurement

    (编辑/乔瑞雪)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