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范文

    孙英敏

    摘 要 现阶段我国正逐步将音乐教育引入素质教育,并且提高了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按照中小学生美育的目的,学生需要在音乐教学中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因此,中小学进行音乐教育时,创造趣味的教学情境十分必要。本文立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实际,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中小学 音乐学习 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

    1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发展与教育形势的变化,教育界对中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思路,依据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态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然后再选取合适的主题创建趣味性的教学情景,促进师生互动,更好地达成音乐教育目标。为此,需要摒除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避免学生被动地进行音乐学习,因为枯燥感削弱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为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更高效地提升音乐素养,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审视该如何进行音乐教学。虽然部分老师注意到了这一点并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措施,但缺乏系统的实施,难以形成合力,创造出趣味的教学情境。对此,需要从老师到学生、从产生到加强的系统化策略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2如何激发中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2.1贴合学生实际情况,引起学生的学习欲

    音乐教学的第一堂课极为重要,是学生对音乐教育的第一印象。为此,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首先师生之间应该平等互动,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更加大胆地进行发言和表达,其次,老师可以播发学生喜爱的高品质乐曲,引起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乐曲之美,带入音乐知识,最终使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向多类乐曲发展。最后,则是要利用多媒体的功能,播放音乐,让学生近距离鉴赏和品味音乐之美,成为学生的效仿对象,引起学生的学习欲。

    2.2利用合作学习方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目前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创新教学方式,效果显著。音乐教师可以在学生中设立多个学习小组,任命音乐素养较高的或學习态度积极向上的学生为小组组长,发挥带动作用;教好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如问题的指向和主次顺序);鼓励讨论交流和集体思考,但同时也要保证课堂纪律;在学生遇到难题时,要进行解答或引导;布置课后任务,要求集体合作完成;集体考察学生学习成果,并进行集体奖励或惩罚。总之,要采取多样化措施,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风,创造趣味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合作中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完全独立的的教学情境并不符合音乐教学的要求,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2.3采用竞争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参与度

    学生音乐学习效果的检测不应只局限于对音乐知识的吸收,还应当让学生展现出来,而展现方式不但有考试还有竞赛。音乐教师可以采用表演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鼓励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上台表现自我,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打分,决定学生的排名,并给予奖励。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表现提出针对性意见,知晓学生学习成果,达到对学生音乐学习效果检测的目的。老师还可以采取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评选出小组排名,充分利用学生竞争上进心理,将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融入进学习竞赛活动之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在竞争中提高音乐学习兴趣,加深对音乐技能的理解和运用。音乐教师应让学生在良性竞争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合作完成竞赛中的节目,在竞赛中一起表现和锻炼自我能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4综合多种教学方式,构建趣味性教学情景

    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在课堂上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音乐文化素养,还要让学生对音乐产生终身的兴趣。为此,音乐课堂中不应单纯地教授音乐知识及培养唱歌技能,要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思路,采取多种教学方式,通过现场表演、音乐鉴赏等进行音乐知识输出,让学生应用音乐技能,通过学以致用,深化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认识,并学会如何应用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一方面,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面向不同的学生要采用相应的方法,引起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既要让积极主动的学生表现,又要让性格腼腆的学生参与,兼顾学生的想法,实现师生平等互动。另一方面,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给学生创造可以体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音乐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作品录制下来并在多媒体上播放,对他们的表演结果给予肯定再指出不足之处促其改进,让学生体验到努力学习音乐的成就感和自身缺点,提升学习效果。最后,音乐教师可以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仿照音乐类电视节目设置一些游戏,如:听伴奏猜歌曲等,寓教于乐,达到美育的教学要求。

    3结语

    总之,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是中小学生爱上音乐、步入音乐殿堂的关键。为了实现中小学生美育的目标,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更加贴合学生生活,面向学生生活、学习,创建合适的主题,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创建平等互动、易于讨论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优良的情景中主动学习,改变以往的学习状态,从而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殷剑钢.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之我见[J].北方音乐,2017,37(15):220.

    [2] 徐萌,杨扬.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艺术科技,2014,27(01):330.

    [3] 高静.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26):4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