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项目化教学探索
范文

    王鑫 王璐

    摘 要:《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机械类专业高职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模式陈旧僵化,采用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还可以对未来从事的行业有一定了解。

    关键词:公差;标准;测量技术;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4B-0119-02

    项目化教学是基于“行为导向”教学方法,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实施一个或几个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完整项目工作进行的教学活动。

    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中各章节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将其分割为数个模块,针对每个知识模块设置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项目任务。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在教师有限的指导和辅助下,学生从过去被动地接受知识改变为根据自己的兴趣独立自主选择项目任务知识进行学习,按照自己的见解决策解决问题的方案。科学的项目设置配备合理恰当辅助指导,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学习空间,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下文简称《公差》)是机械类专业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包含公差与测量两方面内容,把标准化和计量学两个领域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等许多领域密切相关,是与制造业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综合型学科。

    学生通过学习课程获得互换性、标准化及测量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与一定的工作能力, 初步学会根据机器和零件的功能要求,选用合适的公差与配合,并能正确地标注到图样上;掌握一般几何参数测量的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及有关的科学技术打好必要的基础,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今后从事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

    《公差》课程内容专业性强,具有五多特点,即抽象概念多、术语定义多、符号代号多、标注表格多、经验解法多。以往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针对大量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理论,学生学习起来十分吃力,被动记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尝试在教学中改变思路,以促进提高学生的知识原理的掌握和运用水平为导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设置针对性的项目为载体,对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实现基于项目实施过程的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下文针对笔者实施《公差》课程项目化教学过程作出阐释。

    一、明确课程教学培养目标

    (一)专业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机械零件图纸的识图、分析和加工信息提取;

    (2)熟悉机械零件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并对原因进行分析;

    (3)根据零件图纸要求,使用一般仪器对零件进行检测;

    (4)熟悉尺寸误差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检测仪器的选择;

    (5)熟悉行为误差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检测仪器的选择;

    (6)熟悉表面粗糙度误差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检测仪器的选择。

    (二)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

    (2)培养学生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爱护工具的习惯;

    (4)培养学生自我提升、开拓创新的能力。

    (三)方法能力目标

    (1)具有通过互联网、学术期刊、相关文献等多种途径,查找标准和资料的能力;

    (2)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二、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项目化教学法的突出特点就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能力为主旨”。科学设计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掌控进程,对项目化教学的有序实施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提出项目,布置任务

    项目化教学以项目为主线。笔者根据课程章节对知识内容进行合理划分,把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优化,设置与实际生产贴近有针对性的项目,提出项目实施过程每个环节的任务和要求。

    (二)掌控节奏,适时启发

    项目化教学以教师为主导。笔者对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学生对项目的开展和进程规划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制定应对项目的方案,阶段性考核验收学生的实施成果,必要时为学生的困惑提供有限度的讲解和示范。

    (三)自主决策,相互协作

    项目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自由度,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担当主要负责人,需要主动参与、独立寻找获取知识的途径,同学分工协作,各司其职,遇到问题通过组内讨论决策解决方案。

    (四)考核成果,能力为先

    项目化教学以培养能力为主旨。某一项目进行到尾声,教师需要对成果进行验收和评估,必要时进行一定范围的展示。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积极之处给予表扬,鼓励大家学习,提高自信心;不足之处要提出指导意见,必要时为学生提供改进方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整个验收过程以能力考核为主,成绩次之。

    (五)归纳总结,查漏补缺

    项目验收完成后,教师对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对于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对其中的重点、难点予以强调,对于学生掌握不充分或者有偏颇的知识内容统一讲解。

    三、为《公差》课程设置教学项目

    笔者对《公差》课程的知识要点进行优化设计,形成有针对性的若干个项目化教学任务,旨在使学生通过实践初窥课程知识的门径,通过深入学习了解知识的全貌,通过问题的解决完成知识的深化和融会贯通。

    任务一:“轴与孔的装配尺寸、公差及配合”。任务要求学生一方面能够正确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等常用量具对孔轴类装配模型进行测量,另一方面通过装配的松紧关系和测量的数据分析,了解什么是配合以及配合的种类和性质,进而了解国家标准,能够精准区分尺寸公差、基本偏差、精度等级等概念,学会查阅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和偏差表格并能够根据工程图上的尺寸信息按照要求正确熟练绘制公差带图。

    任务二:“几何误差的标注与检测”。几何公差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两个部分,涵盖了生产加工中几乎全部几何误差检定要求,这部分知识内容相对抽象,涉及的概念术语和符号数量繁多,是以往学生学习困惑最多的环节。该项目任务要求学生通过使用刀口尺、百分表、偏摆仪等工具对零件模型的几何误差进行检测,在掌握各种检测工具使用方法和原理的同时了解什么是几何误差,继而通过国家标准的学习掌握几何公差的种类和原理,能够看懂工程图样中标注的几何公差要求,也能根据实际要求对几何公差的使用做出正确选择。

    任务三:“装配关系中的公差原则”。基于任务一和任务二的有效实施,学生对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有了一定的认识。任务三要求学生通过参与零件的实际加工和装配了解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的关系,通过学习掌握作用尺寸、实体状态及其尺寸、实效状态及其尺寸、边界等概念,弄清独立原则、相关要求,可逆要求等原理。

    由于篇幅所限,不能一一赘述,上文挑选三个项目进行陈述。

    笔者在《公差》课程教学中创新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获得了一些经验,是有益的尝试。新颖的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把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另一方面在项目实践中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得到了充分锻炼,迎合了现代加工业生产对高职毕业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名高职教育从业者也要与时俱进。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注重综合素质的养成,充实和优化内容,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献:

    [1]罗杜宇,李哲林.高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项目化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3).

    [2]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性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3]吕天玉.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