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谈适应岗位需求的中职药剂学教学方法 |
范文 | 洪李李 摘 要:中职教学应该以岗位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培养,便于其掌握更多的适应岗位的技能技巧。笔者对药剂学教学进行探讨,以期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确保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希望能够通过简单的分析,可以为后研究者提供适当的借鉴参考意义。 关键词:适应;岗位需求; 中职; 药剂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9B-0039-02 药剂学对培养中职学生的能力至关重要,我们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面向岗位的能力,让他们具有较强的适应岗位的能力和技术,确保就业后尽快适应岗位,满足岗位的实际需求。 一、做好职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调研岗位的实际需求是对职业型人才进行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唯有如此才能有针对性地确定培养目标,科学的设置课程、匹配更高契合度的教学设计等。通过深入调查药剂学专业就业情况得知中职院校药剂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广泛就业于药厂、药店、医药公司等,从事一线工作,因此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制剂、调剂和销售等技能,才能满足岗位的实际要求。药剂学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制备药品,因此我们就应该对学生的制剂技能进行深入培养。虽然中职药剂学毕业生也分布在药厂的质检、制剂、包装等各个环节,但是在生产一线更多的是操作型,因此我们应该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明确课程教学定位,确定培养目标,开展教学工作。 二、渗透职业理念,深入学生心里 作为中职药剂学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尤其是很多中职生没有充分的理解职业的时候,如果老师仅仅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没有把职业理念向学生渗透的话,学生会对枯燥的学习产生逆反心理,缺乏必要的学习动力。不仅如此,还会使学生在最后一年求职时感到迷茫,就业后不知道自己怎么样开展工作。我们要把职业理念在教学中渗透,应该深入地分析学校的生源情况。到中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成绩不太理想,文化课水平相对不高,年龄大多为16岁左右,他们社会经验不足,思想尚未成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多学生要么是因为家长的主导,要么是和同学一起进入中职院校学习。通过和他们深入交谈就会发现,事实上他们对药剂学专业了解得比较肤浅,仅仅认识到比检验、护理专业相对容易。这种情况真实地反映出中职学生的心理现状,作为专业老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和传递职业理念,让学生对自己所读的专业有清晰、科学的认识,知道自己今后的就业之路,明确工作岗位对自己的要求,然后引导学生慢慢地树立职业目标,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吸收知识。 三、合理安排课程,理论、实验、实践相结合 作为药剂专业的必修课程,药剂学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内容多、理论丰富,因此课程安排得比较紧张,很多中职院校会安排128学时,其中有一定的理论课时,也有一定的试验课时。作为中职院校,应该更好地处理理论教学和试验教学的关系,一般要求理论和试验课程之比接近1:1。知道对中职教育来讲,其中比较重要的为技能操作,因此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理论知识开展不同的实训课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深悟透理论知识。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训练,可以有效衔接理论课程和实训教学,边学边练。此外,我们还应该重视安排实践课程,在对药剂学课程进行学习的同时,可以和当地制药企业合作,让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去学习参观,让他们充分了解今后自己的工作岗位、环境、岗位需求等,这样学生就会带着需求学习,带着问题求解,学习的目的性更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思考的同时,我们要摒弃传统闭门造车的思想和做法,学校还应该安排一定的实习时间,联合知名制药企业,把学生送到企业之中去锻炼,让他们顶岗实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提升实战能力,理论和实践结合,试验和实践相辅,确保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培养。 四、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配置充足的器材 要想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进行培养,中职院校,应该重视实训、实验设备设施的投入,这是确保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学校应该立足岗位需求去配置设备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还应该重视仪器设备的实用性,确保引入的设备能物尽其用。 事实上,为了使基本剂型制剂实训的需求得到满足,学校应该积极地把实训设备、实验仪器引入课堂。建立中药固体剂实训室、药剂制剂实训室、针剂制剂实训室等系列小型操作平台。在配备的器材上来看,我们也应该以满足学生独立操作,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仪器设备,尽可能做到每个学生每学期都有一定的试验仪器实训时长。这样的实训要求有较高的实操水平,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尤其是独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逼真的环境下开展学习,不断提升技能水平。不仅如此,笔者还建议在学校内开展不同类型的技能比武竞赛,充分发挥競争杠杆作用,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升实操能力,同时择优选拔学生参加大型比赛,通过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职业技能大大地提升,使岗位需求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技能无缝对接,实现零差距就业。 五、合理设计课堂内容,将职业教学细致落实到每一堂课中 我们都知道,要想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那么老师不仅应该保证自身知识丰富,还应该细化课程教学。细节是成败的关键,我们应该对每一节课的教学都加以重视。事实上很多中职院校的老师都还有一定的传统教育教学思想,尤其是药剂学专业,我们应该秉承素质教育教学思想,摒弃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因为如果方法不得当,即使我们向学生传递再多的知识内容,学生吸收率低,对提高教学效果没有任何帮助。一些老师想尽办法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总是认为课时不够,事实上,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所取舍,中职学生由于文化课基础薄弱,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点有一定的困难,即使老师很生动地向他们讲授,但是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和内化的知识很有限,如果老师教授的远远大于学生内化的知识量,那么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导致厌学情况,这不仅无益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还将严重影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因此,作为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对教材认真钻研,引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课堂上使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同时,作为老师还应该具有整合知识传授的能力,有效地提取重点知识向学生传递,辅以科学的教育模式,这对知识的内化很有帮助。如在执教散剂、颗粒剂、胶囊剂课程的时候,由于内容知识较多,课程设置大多为4个课时,在这样的情况下把知识全部讲完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就要求老师要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传递知识。讲授剂型概念的同时让学生观察药品,然后讲授生产工艺,这样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作为药剂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药剂学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老师怎么样更好地对接职业和课堂,引导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培养岗位适应性,最终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喜林,王巧琳,张倩.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J].药学教育,2011,(5). [2]徐晓伟.新形势下中职药学教学模式浅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2,(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