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模式探究 |
范文 | 张劲 摘 要: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作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冲击交融下当代社会全新媒介形成的必由之路,对于思政工作的推进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意义。本文主要从媒体融合特点要素出发,结合思政工作创新的现实考量,力求为思政工作创新过程中媒体融合运用之道寻求合理性结果。 关键词:思政工作;媒体融合;新媒体;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1B-0011-02 思政工作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保障,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思政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保持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性质与基本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伴随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冲突和融合,并在此过程中完成媒体技术与内容以及传播形式的进步。思政工作的进行从本质上来说属于思想传播的一种,需要通过媒体进行不断完善。因此,当今社会的思政工作创新需要我们同当代媒体融合潮流相结合,从中吸取互联网时代更有价值的传播和发展经验。 一、媒体融合的理念要点 从狭义上来说,媒体融合是指互联网时代来临带来的新媒体传播形式给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冲击,为充分整合媒体资源而进行的新旧媒体相互融合。而广义上的媒体融合范围更广,不同媒体之间的内容交互、形式借鉴以及共鸣合作,都可以说是媒体融合的一种形式。我国在21世纪初互联网方兴未艾之时就已经顺应国际潮流,提出在新世紀进行媒体融合的方略。 但由于当时我国互联网传播范围较小,在社会上对传统媒体尚且没有形成规模化影响力,未能在社会上引起关注。当时我国的媒体融合研究大多以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为主要范例,然而美国媒体融合从根本上来说是一场市场倒逼传统媒体前进的活动,与我国政府自上而下的推进媒体融合有所不同,参考性大大减弱。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启了我国媒体融合的新征程。 媒体融合是理念与内容的双重融合。媒体融合不是新旧媒体两种元素的简单拼凑,而应当是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关键要素的整合,完成现代媒体传播的新形式。对于我国来说,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念地位毋庸置疑,但是我国的思政教育以往大都停留在传统媒介方面,在市场充分活化之前,传统主流媒体对于互联网来说存在滞后性,因此我国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内容上的大量分层。 互联网媒体海量的信息与更加灵活的信息接收方式给传统媒体带来很大压力,也使得主流媒体的主流价值观宣传出现一定困难。因此,必须进行媒体融合。媒体融合,最重要的是将新时代的互联网数字思维融入新型媒体传播方式。互联网数字思维立足互联网时代强大的大数据网络,通过以用户为主体定制化服务完成市场占有。对比来说,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等大都在内容输出上缺乏与受众的交互性。 比较二者,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在内容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方面精耕细作,具有海量碎片化的新兴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新兴媒体的快速匹配服务以及海量信息来源更加能够吸引眼球,尤其是在移动客户端用户占据主要市场的今天,传统媒体逐渐式微。我们需要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对于传统媒体优秀的传播内容以及新兴媒体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进行匹配融合,从而对海量的信息形成规模化管理方式,在此过程中形成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推动官方意识形态逐步在新的媒体格局中形成稳固的主导地位。 二、思政工作的创新之重 思政工作是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纯洁性保持的重要手段和过程。大众印象中思政工作往往与高校、国企、事业单位等国有机构分不开,事实上,思政工作是在全社会广泛存在的重要工作。 对于高校来说,思政工作的有序推行意味着高校“为谁培养人才、培养怎样的人才” 两大问题解决,对于国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构来说,思政工作的推进是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根基,而对于全社会来说,思政工作的推进关系着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法治社会的形成。思政工作的推进大多依赖于传统的媒介宣传。近年来,由于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高校、国企等机构的思政工作推进出现了与时代脱节的现象,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在思政工作的推进过程中进行创新。 当代思政工作创新有三个要素:第一,从理念上创新。传统思政工作大多停留在灌输层面。以高校思政课程为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思政课程大多停留在理论灌输方面,青年学生因难以理解晦涩的哲学原理,容易出现抵触和畏难心理,这种填鸭式的思政教育往往会得到反方向的结果。 第二,从模式上创新。互联网的碎片化阅读对于传统纸媒市场的大量挤压使得思政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这就需要我们充分结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进行模式上的工作创新。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能够让思政工作融入大众社会,带来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如今,很多政府、高校、企业等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形式走下“神坛”,将内容与互联网时代相融合,积极推进当代思政工作。如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光明日报等传统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以及手机客户端已经形成较大的用户群体,融入碎片化阅读。但是,有些传统媒体在改革过程中仍旧存在“水土不服”现象,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形成互联网数字思维,完成理念创新。 第三,从机制上创新。机制创新主要针对国企、高校等国有机构。受限于传统思维,此类机构的传统工作机制使思政工作推进极易流于形式化,某些国有机构宣传部门缺乏应对新时代的变革能力,需要对现有机制进行吐故纳新,形成更加适应时代的宣传机制,让国有机构的思政工作在新时代焕发生命力。 三、在思政工作创新过程中善用新媒体 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工作创新应当充分结合时代特征,而媒体融合正是社会媒体变革的主题。因此,在思政工作创新过程中运用媒体融合之道势在必行。 首先我们应当在媒体融合过程中认清思政工作的方向。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自下而上市场驱动的媒体融合,我国媒体融合是在主流媒体式微的前提下自上而下做出的传统媒体升级的过程。媒体融合,融的是理念和思路。传统媒体的输出式宣传方式不再适应于受众拥有对信息高参与度的现代社会思政工作,需要在思政工作过程中加强媒体与受众的信息交互,互联网时代的群众参与度代表着信息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因此宣传机构在思政工作中应当更加注重受众接受与反应。 第二,思政工作更应注重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信息整合。事实上,在思政工作创新过程中加强媒体融合运用,是通过国家意志与官方意识形态进行的一次媒体融合,这对于当代媒体融合的合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主流媒体正统科学的内容创造进行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借助互联网时代更加灵活多样的信息传播方式扩大社会影响力,是当代思政工作新模式的一种理想形式。 第三,在信息整合与意识共鸣之余,我们更应注重思政工作互联网思维的培养。互联网提供的广阔平台是我国政府机构职能转型的重要契机,也是思政工作走向社会自觉性的重要契机。单纯通过意识输出完成的思政工作从根本上来说难以形成稳固的生命力,通过主流媒体与互联网的整体融合,能够使互联网社会整体意识完成潜移默化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过媒体融合,我们能够将传统主流媒体的思想性通过行业性的调整进步调动到各新兴媒体内容处理过程中,从而使思政工作融入网络,达到“月印万川”的效果,这也为社会的道德自律和法律自觉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思政工作的宣传性质与媒体融合注定二者必将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完善,思政工作可以作为媒体融合在当代推行的重要试金石,而媒体融合则为思政工作带来今后发展的新思路,通过二者的科学比对我们能够从中取得双赢发展。 四、结束语 互联网语境下我国的思政工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不但需要传统主流媒体从经营方式、内容传播等方面不断向新兴媒体靠拢,还需要二者共同努力,对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进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社会不随波逐流,而是在广阔的互联网信息海洋中形成对公众的稳固影响力,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稳固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獻: [1]郑磊.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创新探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 [2]陈刚.数字逻辑与媒体融合[J].新闻大学,2016,(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