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绘本让学生“悦”画“悦”美 |
范文 | 张祥润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各个层面的更新换代速度也在加快,尤其教育领域。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也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学生思维的变化而作出新的调整。本文所探讨的主要内容就是绘本教学活动对我国小学美术教学所产生的意义,以及相关的运用情况。 关键词:绘本;小学美术教学美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4B-0052-02 在素质教育理念之下,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想象能力,而小学作为义务教育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更应该贯彻落实这些新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理念,从而为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我国小学教育活动当中,除了基础的语数外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而这些培养活动主要是通过美术或音乐教学展开。但是,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够接受比较复杂的知识体系,而绘本内容简单,比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因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进绘本教学,可以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美术基础。 一、绘本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一)从学生想象能力角度出发 绘本教学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通过一些简单的构图引进教学内容,构图生动形象,并且多以卡通人物为主,对学生的吸引力比较大,而且会涉及到很多的细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抓住绘本图案当中的一些细节来设置教学的课题,通过这些卡通人物或者是风景图案进行本节课的拓展。比如当绘本中所描绘的是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景象,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内容让学生来想象,在夏天或者是冬天会是什么样子?动植物们都会“干”些什么?从而延伸出更多的内容,让学生自主去探索绘本之外的未知事物,并且让学生也以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充分发挥了小学美术教学的积极性。 (二)从美术知识的角度出发 虽然小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比较差,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仍然要向学生传授一些美术知识,并且对学生的美术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能力,能够欣赏生活当中的美。教师立足绘本,通过不同形式的绘本教材,比如铅笔绘本、版画绘本、电子绘本、油画等,将学生带入不同的美术形式当中,去解读不同的美术语言,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美术工具所带来的不同的美,并且以此来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不同的美术道具,了解基本的美术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给学生展示名人绘画,让学生近距离欣赏;还可以将优秀学生的美术作品征集起来,集合成册,形成本班级的绘本教材,让学生观察、比较自身与他人绘画之间的差异。除此之外,绘本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力,在美术活动当中视觉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从某种角度而言,美术也是一种,视觉艺术,所以,教师要努力加强学生这方面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阅读绘本教材,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增加学生对美术图案或颜色的敏感度,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从而让学生在面临一幅新的美术作品时,可以迅速并且灵敏地作出判断和解析,更加立体地看待一副美术作品,更加深层次地去思考美术作品当中所蕴藏的内涵。 二、绘本教学模式在我国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情况 (一)绘本教学模式和情景教学的结合 相对于传统的美术教材而言,绘本教材内容更加丰富有趣,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这也更利于教师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与课堂的融入力度更大,所以,绘本教学模式和情景教学模式的结合是必然的。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一句绘本教材中的故事與图片,设置一定的情景,将阶段性的教学活动联系起来,通过有感情的言语将绘本上的故事内容和实践的美术绘画活动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动力,营造良好的美术课堂学习氛围。 (二)绘本教学模式在学生审美以及临摹方面的运用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而在美术活动当中则要求静心,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但是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是无法完全平静下来的,并且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脱离教师的教学活动,如以“我不会画”为借口或者是“我画得太丑”等来逃避绘画,或者是大部分学生的绘画内容和绘画质量都差不多,缺乏优秀的绘画作品。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一定的绘画经验,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绘画的素材,缺乏发现生活当中美好事物的眼睛。而绘本教学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绘本教材的绘画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或寓言童话故事,这刚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比如,小学美术绘本教材中有一个内容是《三只小猪》,在这一内容当中,涉及了三个不同的建筑物和三只不同的小猪,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特征,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更加细致地观察这些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且以绘本上面的图案作为创作的原型,在这基础之上融入自己的个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形象。相对于传统的美术活动而言,这种形式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加细致地去观察、去发现生活中相似的情景,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美术临摹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挖掘生活当中的美术素材。 (三)绘本教材和学生动手能力的结合 在绘本教学模式下,学校和教师除了引进已经装订好的绘本教材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制作手工绘本书籍,这考查的是学生的审美能力、绘画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论是从哪一个方面而言,手工绘本书的制造过程都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需要学生创造出比较优秀的美术作品,而另一方面,则需要在团队合作当中完成书本的裁剪以及装订,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让绘本书籍更加具有个性。当绘本书籍完成之后,班级之间还可以展开的竞赛,评选出最优秀的绘本作品,让学生的能力有展示的平台,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感受到自身的作品被肯定、被接受,从而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让学生拥有继续学习的动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作为一种艺术性的活动,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更应该避免死板的教学,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绘本教学模式之下,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要激发学生的童心,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 参考文献: [1]陈冲. 先玩后读,悦享绘本——浅谈在游戏中开展幼儿绘本教学活动[J]. 好家长,2019,(22). [2]颜文华. 绘本让学生“悦”画“悦”美——浅谈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 文理导航,2018,(12). [3]罗燕. 阅读在感悟中,绽放无限光彩——基于《指南》背景的幼儿绘本阅读实践的研究[J]. 教师,2018,(22). [4]季晓平.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 科普童话,2018,(4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