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和对策
范文

    郑丽琼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生源人数也日趋增多,在这其中不断增长的还有少数民族学生的数量。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必然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为例,探讨怎样做好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少数民族学生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2.078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ho choose to stud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lso increasing, among which the number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is also increasing.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is bound to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takes Institute of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Hubei Industrial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1]这些重要政策显示出国家对加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高职教育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年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也选择走出家乡,走进全国各地各类的高职院校进行专业深造和技能学习。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语言交流、人际交往、学习基础等不同方面,与其他学生还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經成为当前和今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1 做好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根本保障是人才资源,庞大的高职教育群体中当然也有不少少数民族学生。做好这些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以及高职院校自身的长远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高度重视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育人工作水平,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而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支持,让他们在毕业返回家乡后,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当地社会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

    在当前的职业教育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已经不可忽视,作者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大类的学生情况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自2010年至今,不仅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在递增,少数民族组成也呈现出多样性。其中2015年至2018年期间,该专业大类招收的学生中共有69名少数民族学生选择就读计算机大类的不同专业,这其中就包括了壮族、回族、苗族、土家族、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仡佬族、畲族等14个不同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成长环境、生活习惯、学习特点也是各不相同,与汉族学生相比较而言差异明显,这就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情况。

    (1)少数民族学生具有较为浓厚的民族情结,在校融入度低。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当他们离开家乡来到内地院校学习生活时,陌生的地域、气候、环境,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会让这些学生很明显地感受到新的生活环境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改变。这种变化会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到陌生和孤单,造成他们从心理上抗拒或排斥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进而影响他们不太愿意与非本民族以外的其他学生交往。[2]他们会更倾向于关注学校还有没有与之同一民族的学生,如果有就会自发的经常联系,一起外出或参加活动,就更容易出现“抱团”现象,而一旦出现了集体意识淡化,就不能很好地融入到高职院校的学习和生活中,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校园长期的安全和稳定。

    (2)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学习主动性不高。目前,由于我国地区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发展差距,少数民族学生所在的生源地区相对偏远,加之受制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和内地相比,在文化基础教育方面就会出现较为薄弱的现象,例如,缺乏有力的师资力量,或者是足够的教学基础设备条件的支撑,对学生整体的素质教育也和内地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基本交流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与汉族学生相比,在表达、理解和接受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在课程学习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继而出现了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性、方向性不明确等现象。[3]大一时期主要表现在一些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例如英语、高数,特别是进入到大二学年后,还可能因为专业学习过程中专业词汇较多、专业性较强,例如计算机专业编程语言类课程,会让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很大,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继而引发了厌学、逃课甚至挂科情况的出现。甚至还有少数民族学生表示上大学的原因是为了让自己、让家人觉得有面子而已,而并不关注具体学习成绩和专业能力情况,此类现象需要特别关注。

    3 做好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对策

    当前,高校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信仰、语言文字等基本情况普遍存在了解匮乏、关注不足的情况,没有学习掌握充分的民族知识作为开展工作的前提信息保障。而更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配备、配足专职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人员,甚至连专兼职的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都是长期空缺,从这一点来说,也极大地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推进。针对以上问题,接下来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方法对策探讨:

    3.1 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培育工作

    (1)要重点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弱化民族身份。强调国家的法律法规所有人都不可逾越,学校的规章制度每个人都要遵守,没有其他区别、更没有特殊照顾。 要让少数民族学生知晓在校大学生有、且仅有公民身份和学生身份,在这一点上,少数民族学生和其他在校学生都是一样的。教学上混合编班,生活住宿和其他学生一起安排宿舍。所有学生之间的不同之处仅存在于性别和个人饮食习惯而已。[4]

    (2)要通过各种学习和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牢固树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意识。借助安全讲座、班会等活动强化法制观念和规矩意识,全方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辅导员、班主任要充分利用下班级、进宿舍、面对面交谈,以及QQ、微信等多种网络形式开展学生联系沟通教育工作。要抓住各种学生教育节点,不断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确保校园的教育教学秩序平稳安定。

    (3)鉴于当前高职院校少数民族管理人员或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暂时空缺的现状,在开展回族、新疆籍学生,特别是维吾尔族学生的管理教育时,还需要加强与高校所在地公安部门和新疆内派老师的联系,保障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积极争取各方面的工作支持,共同配合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相关工作。

    3.2 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性化管理服务

    (1)学校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和二级学院定期开展全校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通过面对面沟通的形式,主动了解掌握学生整体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等等,并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提升服务意识。

    (2)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可以在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时,在符合条件的一定范围内,确保少数民族学生能够享受到国家助学金的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国家资助政策的温暖,也帮助他们的家庭减轻一部分经济负担。

    (3)考虑到一部分少数民族特殊的饮食习俗,后勤管理部门要尽可能的提供相应的用餐保障,让少数民族学生消除疑虑安心用餐。尊重少數民族学生的民族节日传统,前提是必须坚持教育和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3.3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信息库管理

    学工部门要建立完善少数民族学生全面详尽的信息库,每学期定期更新,做到精细化、动态化管理。部分重点关注人群还要单独建立信息档案,做好各项相关事项的记录和存档。通过不定期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座谈活动,了解掌握少数民族学生情况,尤其要多关注回族、维吾尔族、藏族学生中的“四困生”,关心关注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实习就业等情况。

    3.4 发挥朋辈引领作用,组建“一对一”学生帮扶伙伴

    辅导员或班主任要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就业意愿,指导帮助学生做好在校期间的学业规划、中短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支持学生通过参加专升本考试、参军入伍等方式提升锻炼自己。可以遴选出思想觉悟高、政治品质可靠、学业优秀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和不同情形的少数民族学生组建“一对一”帮扶伙伴。[5]学业上可以给予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和积极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树立学习目标和自信;生活上可以给予帮助,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到校园生活环境中。

    3.5 形成家校并举,增强学生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起着长远而又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家校联系QQ群、微信群,经常在群内公布与学生相关的活动信息,让家长随时可以了解到学校开展学生工作情况,以及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和活动情况。辅导员或班主任应经常督促少数民族学生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让家长也积极参与到学生培育工作中来。

    以上是作者结合实际工作对少数民教育管理中一些共性问题的思考和方法总结。随着高职院校的持续扩招,少数民族生源数量也会不断增长,如何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将是高职院校今后长期的挑战和重要任务,各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不断探索总结出适合本校校情的、有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N].人民日报,2019-03-06(01).

    [2] 王颖.高职院校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6(5):241.

    [3] 何玉初.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17):14.

    [4] 蔡欢欢.高等职业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探讨[J].时代农机,2017(12):181.

    [5] 刘娟.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J].智库理论,2018(24):15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7: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