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爱学生发展 全面提升职业素养
范文

    李天雪 褚朝森 王晓丽 苟琼心 胡玉涛

    

    摘 要 职业素养养成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创业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大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科研助理研究现状,以校药物研发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全面提升职业素养为宗旨,实践探索了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科研助理”团队建设途径。

    关键词 职业素养 科研助理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2?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5.081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nd the 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assistant research status.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rug R & D platform, with the purpose of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professional quali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way of team build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ssistan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professional quality; scientific research assista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2017年5月3日,習近平总书记考查中国政法大学时指出高校需要把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和教学科研、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高校始终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洋溢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展现改革创新的时代风采。这说明时代变迁必然带来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1 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现状

    近年来,对于职业素养的研究备受关注,多名学者对其内涵及养成途径进行了理论探讨。郭浪[1]从高职校内实训基地、社团活动和技能竞赛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促进校园文化与职业文化融合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作用,认为积极打造符合社会发展、充满职业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构建真实的职业教育情境,对于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李丹[2]思考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对职业素养养成的影响,认为学生只有认真感受、体会行业要求,才能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由建勋[3]等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存问题,以管理者的角度对职业素养培养进行顶层设计,提出从课程体系、教学资源体系、多元人才评价体系、教师队伍体系等方面全面推进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可以看出,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职业素养养成提出了个人见解,对人才培养有一定的指导价值。然而这些研究多集中于理论层面,缺乏实践论证。

    为了进一步探索职业素养养成途径及方法,学者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了尝试。陈常红[4]通过分析职业素养的内涵,坚持技能与素养并重,构建了课程、实践和环境三大体系,开设职业体验课程,在教学中渗透素养教育。刘洋[5]等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普遍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总结职业素养养成的对策,从制度保障、全程德育、课程改革、教学管理、社会实践、展示平台、文化活动等方面拓展学生职业素质。田松梅[6]通过分析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五位—体考勤管理制度、双向考核加减分制度,建立了三学一做一比较学习模式等,在虚拟企业实训过程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在实训中存在的职业素养方面的问题。张锐[7]立足于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探讨了以职业素养养成为主线的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研究表明,立足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一套较为实用研究方法已经在实践中形成。然而这些方法的适用范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五年制高职药学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是否适用有待研究。

    2 科研助理的研究现状

    “科研助理”源于欧美高校中的科学奖学金制度,在校大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团队执行一定的科研项目,教师根据学生的工作质量给予一定的科研补助。[8]

    我国大学生科研助理源于2009年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财[2009]97号) 。[9]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提高就业竞争力。郝永贞[10]研究了“科研助理”模式在高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服务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了理论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形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李洋等[11]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调查研究了研究生科研助理的基本情况,结果表明,“科研助理”模式对提升竞争力,缓解就业压力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有积极作用。王月[12]研究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本科生“科研助理”管理制度,指出提升大学生科研能力,是切实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需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用性人才的需要。耿晨光等[13]研究了药学类本科生“科研助理”培养模式,对模式的理论必要性和实施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综合素养。郭金超等[14]研究了高水平科研助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了模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总体看来,“科研助理”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目前的研究主要对象集中在本科院校,对于高职院校科研助理的研究很少,该模式应用于高职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则未见报道。

    3 药物研发平台现状

    根据学校“十二五”规划和“科研兴校”的理念,在连云港市财政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资助下,连云港市药物研发共性技术中心(下简称中心)于2012年成立,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中心的依托单位。领导高度重视,目前已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实验室、设备、文化的建设,已初见成效。

    中心实验室建筑面积500m2左右,共6间,包括中药室、化学合成室、精密仪器室、普通仪器室、储藏室。另设教师办公室1间。实验室现有设备200万左右,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电动搅拌器、旋转蒸发器、电热套、油浴锅、离心机等,可系统完成中药提取、浓缩、分离、纯化、分析、化学药物合成等工作。中心安装有防火、防盗设施,安全、规范。

    4 “科研助理”培养模式

    科研助理的培养是建立在药物研发中心平台的建设和科研项目申请的基础上,培养模式的建立需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制度、校科研管理制度等進行设计。培养模式见图1。

    具体内容如下:

    (1)校企共建,打造药物研发中心平台。引企入校,以企业标准打造平台,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2)项目申请,保障人才培养经费。与校科技产业处紧密合作,中心老师申请各项科研课题,课题经费作为人才培养的经济支柱。(3)科研助理招聘。通过宣传、面试等方式,坚持自愿的原则,招聘校药学类专业部分学生,并与中心签订人才培养协议。(4)项目实施。根据所聘科研助理专业情况,分配科研项目和指导老师,完成项目。(5)评价反馈。考查科研助理与普通同学在专业技能、职业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及就业后企业的认可度进行方案评价。

    5 职业素养养成途径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和中心基本情况,从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和职业意识四个方面着手,实践探索职业素养养成方法。

    (1)职业道德培养。宣传“敬业、诚信、服务、奉献”的道德标准,张贴道德标语,渲染良好的职业气氛。根据学生兴趣和专业特点分配岗位,利于培养爱岗敬业精神;严格实验记录,保障实验数据科学性、真实性,培养诚信意识;团队成员互帮互助,设置学生梯队带教制度,即高年级学生带教低年级学生,培养责任心,共同服务于科研项目;根据个人贡献发放补助经费,但并不强调收入与工作之间的关系,更多是以活动的形式开展,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倡奉献文化。

    (2)职业技能培养。引入企业岗位操作标准操作规程,结合科研实际需求开展专项技能培训,例如“红外光谱仪操作与维护”“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与维护”“全自动熔点仪操作与维护”“紫外分光光度计操作与维护”等,并形成专项培训方案,包括培训计划、过程管理、培训考核等。类似于滴定、溶液配制、烘箱的使用、中药材粉碎提取、化学合成反应操作等技能则贯穿于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适时培训。

    (3)职业行为培养。根据学生的日常课程安排,在不影响正常上课的情况下,排出科研工作安排表,要求学生按时到岗,对不同岗位的学生制定行为制度并严格执行。定期研讨,纠正日常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予以改正。例如:进入实验室要求穿戴工作服,实验需要在通风橱内完成,操作过程需要戴手套等等。

    (4)职业意识培养。职业意识需要耳濡目染,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结合项目特点,给不同岗位的学生予以冠名,例如从事液相色谱分析的岗位,冠以“质量控制员”称号,并挂牌上岗。开展校企交流活动,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养职业意识,例如前往恒瑞医药参观学习,身临其境,感受职业氛围。

    6 结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承担着教育、科研双重任务,科研能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药物研发中心科研条件的完善旨在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优良的科研条件也迫切需要参与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去。“科研助理”模式是全面为学生服务的初步尝试,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补充的地方,相信在广大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关爱学生的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好。

    基金项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立项课题(B/2018/07/073);连云港市“521工程”科研项目资助计划(2017)

    参考文献

    [1] 郭浪.高职校内职业环境的构建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4.42(16):157-158.

    [2] 李丹.基于职业素养养成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华章,2014(15):235.

    [3] 由建勋,孟爱霞.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综合养成机制建设路径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7(2):84-87.

    [4] 陈常红.高职教育应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养成[J].劳动保障世界,2015(15):16-17.

    [5] 刘洋,任斌.高职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养成的研究与实践[J].青年时代,2015(8):147-149.

    [6] 田松梅.浅谈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实践研究[J].营销教学,2016(44):190-191.

    [7] 张锐.《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体会[J].科技咨询,2017(21):170-171.

    [8] 任志远.强化教科研实战能力,提升高职生职业素养[J].学园,2013(3):82-83.

    [9] 喻祖文.高校药学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体系的分析[J].教育探索,2016(33):118-119.

    [10] 郝永贞.高职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0(3):90-93.

    [11] 李洋,臧宇,姚彩霞.高校科研助理工作探析——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2012(12):58-59.

    [12] 王月.科研助理制度是提升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平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1):121-123.

    [13] 耿晨光,吴启南,王海波.药学类本科新生实施“研究生科研助理”培养模式的探索[J].绥化学院学报,2014.34(11):110-112.

    [14] 郭金超,吕凤琳,沈利冰,等.研究型大学高水平科研助理队伍建设研究及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6(10):82-8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