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古诗词之美微探
范文

    杨梅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发现作者字里行间之外蕴含的真挚情感;巧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营造的独特的意境世界;能够使学生深刻领悟诗中寄寓的美学价值,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从而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

    关键词 音乐美 意境美 空白美

    1感受音乐的音节美

    诗歌从诞生之日起就和音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诗人在写诗时既要用文字本身去打动读者,又需要用声音去感染读者。中国古典诗歌在音乐上呈现的美主要表现在节奏和音调上。

    1.1节奏

    1.1.1音节的组合

    语言的自然节奏,是未经加工的;音乐节奏是精心打磨的。而诗歌追求的节奏是既不损害自然节奏又富于音乐感的节奏。在诗歌的发展中,这种节奏一经找到,就形成了固定的格律。

    四言诗两顿,每顿两个音节,即二二拍,例如《诗经·氓》中的句子:氓之/嗤嗤,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五言诗三顿,即二一二拍,例如《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的句子: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或二二一拍,例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的句子: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七言诗四顿,即二二二一拍,比如杜甫《登高》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或二二一二拍,比如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句子: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节奏本身的魅力使得诗歌长短错落,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读起来活泼有力。

    1.1.2押韵

    中国古典诗歌的押韵一般出现在每句的句尾。具体的说押韵是在固定位置上重复出现同一韵母,形成韵脚进而产生节奏。如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枥、里、以”三字的韵脚是。押韵犹如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音,整首乐曲有它贯穿起来,造成了强烈的节奏感。

    1.2音调

    一首诗由许多字词的声音组成,字词声音之间的整体关系,就构成了诗的音调。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的。

    平仄与声音的长短、高低都有关系。平声字音较长,仄声字的读音比较短。平仄的基本规律只有四条:一句之中平平仄仄相间,一联之内上下两句平仄相对,下联的上句与上联的下句平仄相粘,句末不可出现三平或三仄。概括起来只有一条原则,就是寓变化于整齐之中。刘勰《文心雕龙·律将》有“同声明应”、“异音相从”之说,“同声相应”是求整齐,“异音相从”是求变化。

    整齐中有变化,变化中有整齐,抑与扬有规律地交替和重复着,使音调和谐自然。

    2品析意蕴深刻的意境美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诗人情感的外在表现。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诗人的情感一旦被触发激活,其所见之景均会染上强烈的主观色彩。这种客观之景与诗人主观情感结合起来便是意象。由意象所创设的生活画面而呈现的艺术境界就形成了意境。因此,在分析某些抒情诗时要通过品味意象来品析诗歌的意境。

    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猎猎多风,哀猿长啸,在这种夔州秋天特定的环境中:诗人仰望苍茫天际,木叶萧萧而下;俯视滚滚江水,奔流不息。这些景物融入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这滚滚而来的江水不正暗示了诗人青春已逝,寄寓了壮志难酬的感慨。而这沉重的跳动着的感情脉搏,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真正做到了交融相洽。

    所以,我们在品析意境美时,应先从意象入手,分析意象的共同点,进而把握住诗歌的意境。

    3发现无限遐想的空白美

    空白美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表现得最为典型。画家通过巧妙安排布局,别具匠心的处理,对大自然的无相进行大胆取舍,利用大片空白留给观察者充分的想象空间。而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由此看出是和画属于同一审美范畴。

    对诗歌来说,空白美的本质是言少意丰,言此意彼。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檀公》,语少意密,显言直言所难尽者,但以句中之眼,文外之致含藏之,正使人自得其实,是何等神境!”这里所说的“神境”就是我们要探析的空白美。比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的目光望着朋友乘坐的船,一直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天尽头。帆影已经消失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流向水天交接处。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不正如浩荡东去的江水么?此诗没有直接抒情,但透过景物的描写我们却能感受到诗人的浓情。又如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上片直接抒发与红颜知己分手时缠绵悱恻的感情。下片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诗人酒醒发现自己置身于杨柳岸边,拂晓的风吹在身上有一丝凉意,天上仍悬挂着一弯残月。虽然未提到情感,但我们通过字里行间能感受到诗人排遣不掉的痛苦,这样就给我们留下的极大的想象余地。

    空白美讲究语言的含蓄。正如欧阳修所说“必能壮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语言外,然后为至矣”。

    总之,诗词中存在着多种美:语言美、景美、情美……,我们只有和诗人进行灵魂的碰撞,才能达到情感的共鸣。讓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诗歌的天地里尽情地翱翔吧!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23: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