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关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
范文 | 赵志莲 朱永芬 摘要: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新时期下,如何有效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有效提升,是当前众多语文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写作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在此,本文从“有效结合阅读教学,促使学生掌握方法”“以生活为重心,加强学生的思考感悟”“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写作的动力”“加强修改活动的实施,促使学生完善作文”这几方面出发,探讨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阅读;修改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9-129 语文写作主要考察学生对相关语文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和灵活应用的能力。由于写作的综合性比较强,所以大部分学生都将写作视为一件困难的事情,害怕写作,不愿意写作,导致写作能力得不到提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进一步改革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从多方面出发,切实分析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加以针对性的教学,提升写作教学质量,落实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培养。下面,本文就对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开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有效结合阅读教学,促使学生掌握方法 在语文中阅读和写作本身就是联系紧密的两部分,有效实施读写结合,加强学生对相关优秀语文文本的阅读,促进他们对句子结构知识的理解掌握,推动其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有效开展读写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相关主题的语文文本,利用各种形式不断对这些优秀文本进行阅读,以此来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思路、方法等,最终实现他们语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内阅读,还要注重课外阅读。 例如,在教学《金色的草地》时,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蒲公英的语句:“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众所周知,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但在本文中却将草地描述为金色,为此教师可以使学生思考作者以这种方式描述的原因,从而促使学生去体会到作者描写的巧妙之处。不只这个句子,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其他优美的值得读的句子,让学生去学习描写方法。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结构安排、思想情感等角度进行体会。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所学知识进行仿写,为学生提供写作练习的机会。同时,为了补充、延伸阅读教学,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其他的描写“草地”的文章,让学生去进行对比式的学习,从而有效拓展写作知识,并且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等。由此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相互促进的作用。 二、以生活为重心,加强学生的思考感悟 写作教学的核心还在于将重心放在“生活”之上。生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情感的有效源泉。如果学生对于生活没有一定的感悟、思考,就很容易在作文中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难以充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个别学生还会在作文中出现胡编乱造的现象。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必须将写作教学生活化,促使学生去积极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在这一基础上得到自己的认知、感悟等,从而将其表达在作文中,让作文脱离千篇一律的怪圈。 例如,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多值得一写的内容,如一片树叶的飘零,一朵花儿的绽放,妈妈的一句关心的话语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写作素材。正是因为忽略了这些内容,所以学生总是不知道写什么。为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个观察记录本子,将自己每天所看到的、听到的人、事、物等记录其中,并且经常性的翻看,从而加强学生们对于生活的感悟。又如,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角色扮演活动,如要求学生成为一棵草、一朵花,去站在它们的角度看待世界、思考世界,或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和父母互换角色,从而促使学生感受到其他人的情感,这都有利于学生去认真观察、感悟生活,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打好基础。 三、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写作的动力 小学生的主要学习动力主要就是源于自身对相关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进行写作练习的时候,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为此,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效引入情境教学法,适当增加写作教学中的趣味性,进一步满足小学生语文写作兴趣的广泛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写作教学中来,激发其语文写作的动力。 例如,在选取写作主题的时候,语文教师关注当前的热点话题,考虑到选题的时效性和娱乐性,要设计得具有时代感,这样让学生在看到题目的时候有表达的热情。同时,在开展写作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写作主题进行一定的讨论,从而充分促使学生产生思维方面的碰撞,学生会在这种碰撞中产生珍贵的灵感,从而充分投入到写作中。同时,教师也可以不必为学生选定写作的具体范围,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给予他们充分的写作空间。当然,这样无主題的写作不能总是开展,毕竟学生还是要接触不同方面的写作练习的,不能漫无目的地去写作。 四、加强修改活动的实施,促使学生完善作文 要想有效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活动,进一步提升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就不仅需要促使学生去写,还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改”。修改对于学生作文的完善以及写作水平的提升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在修改部分,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修改、相互修改等,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修改提出一定的建议,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多方面的反馈,全面看待自己的作文,从而进行有效的修改。 例如,在学生完成作文之后,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尝试发现更好的表达方式,同时改进自己的不足。当然,有的时候学生难以发现自己的问题,为此教师需要再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审视,找出学生的问题,给予学生一定的评语,让学生结合评语去进行修改。之后,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文交给同伴,让同伴看看自己修改后的作文还有哪里存在不足,这样也可以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信通过这样的反复修改,学生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切实从多方面出发,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增加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促使其得以不断成长,从此不再将写作视为学习难题,而是乐于写作、主动写作。 参考文献 [1]杜欣.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2017,16(11):87-89. [2]沈晓芹.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7,19(19):12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