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应用 |
范文 | 李叶群 刘国成 摘要:家庭教育对學生的影响是持久的、广泛的,它直接关系着学生性格的形成和习惯的养成。这些性格和习惯会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产生或促进或抑制的作用,对班级管理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想切实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班主任必须加强家校合作,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促使家长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让家校互动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帮助班主任更加高效地管理,使学生在双向的科学监管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家校合作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9-029 班主任管理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各小学应给予足够重视。在新时期背景下,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优势非常显著,其不但可以提升小学班主任管理效率,还能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健康成长。因此,小学班主任要给予家校合作方式高度重视,通过科学运用,将其存在的积极作用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发挥出最大化,为小学生日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现在来说,教育小学生不能单方面只靠学校,家庭也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所以学校和家庭应当全方面督促学生,从而让小学生对知识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潜意识的渴望,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应当形成相辅相成的作用,让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如若想把教育管理普及所有人,就必须让家庭和学校形成合作关系,实现双重教育。教育不是单方面的,家长也应当帮助学校来督促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应当从各个方面观察学校的教育方式,积极帮助学校来教育学生,用学校的方式来给孩子以正确的方向。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就是老师,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完美体魄和优秀的自我修养,家长应当快速和学校形成合作关系,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好更健康全面的成长。 二、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应用 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措施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希望可以通过增强班主任管理水平,提升综合素养 (一)邀请家长参与班会,促进班级高效管理 班会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通过班会对班级各项工作进行归纳、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班级工作的全面开展。为了提高班会的有效性,充分发挥班会的育人作用,班主任可以邀请家长参加班会,加大家长对学生的监督力度,从而规范和约束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让班级管理在科学有效的策略中实现有效延伸。只要家长的思想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行为就会随之改善。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充分发挥家长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旦家长参与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就可以让班级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丰富家校合作途径,保证班主任和家长沟通效率 在进行家校合作时,应实现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家长频繁且长时间的沟通,因此为了推动家校合作有效开展,还应让小学班主任学会与家长展开良好沟通,充分掌握学生家长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背景,例如针对知识型家长,教师要虚心听取建议,并科学的应用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而针对宠爱型家长,应注重他们对于孩子的爱,从家长的角度着手,使学生感受到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挚爱,进而慢慢渗透不要过度宠爱孩子的思想和意识,身为家长,要知道哪些对孩子是真的还,哪些不是。其次,在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家长沟通时,小学班主任不但要对学生增强心理教育,还应该和学生家长保持一致,一同鼓励和激励学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促进家校合作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做铺垫。 (三)制定一致的教育目标,及时和家长沟通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常规管理工作时,若想实现家校有机合作,一同管理的目标,首先要和家长制定相同的教育目标,只有达成共识,才能做到双管齐下,实现合作目标。每个学生家长所从事的行业各有千秋,因此见地和学识等方面有所差异,基于此,不同的学生家长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教育目标和管理方法,小学班主任对家长提出的教育策略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集成的方式促进学生良性发展。在常规管理中,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手段和理念若是陈旧或者同实际相脱离,无法达到家长预期,会影响学生家长参加家校合作的自主性,对家校合作活动开展非常不利。基于此,为了规避此种问题出现,小学班主任在建班初期,应对学生进行家访,系统掌握学生的性格和爱好,家访能够让班主任对学生家长的心态以及家庭结构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获取家长的信任,给之后家校合作活动的开展做铺垫。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应及时和家长沟通教育问题,明确家长责任范围,和自身职责合理区分,不要干涉家长的教育,给予其足够的尊重,通过有效的沟通拉近双方关系。 (四)采用多元化家校合作方式,注重家访工作 学校应高度重视家校合作,构建家校沟通平台,采用多元的沟通方法增强家校合作有效性。如,家校沟通最常见的方式便是家长会,其是双方交流学生情况的主要渠道,家长通过家长会能够掌握孩子在校情况,班主任通过家长会可以全面了解学生课下情况,如此展开的教育活动的效果更甚。家校合作方式十分多元,学校不定期开展家长会,通过不同形式、不同主题沟通学生教育问题,组织会议活动分析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构建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另外,小学班主任还可以结合交流软件,构建群组,便于对学生情况进行进一步掌握,给家长家庭教育做铺垫。小学班主任通过家访会发现,在现如今的家庭教育当中,母亲占据主体位置,父亲多半持冷淡态度。对于上述状况,教师通过家访和家长沟通,提高父亲的家庭教育意识。开展家访活动一方面可以推动家校沟通,另一方面能够让家长对学生的在校情况有一个详细了解,通过邀请家长提建议,来增强家长的合作意识,让其之后能够自主参与到家校合作活动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增强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此,应将家校合作科学运用到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使其有效性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凌伶.家校合作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0(01):77. [2]黄汝群.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家校合作模式的应用[J].家长,2019(35):38+4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