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课改下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与实践探究 |
范文 | 彭莎 摘要:着重以聆听为主的体验式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以创设情境、对比聆听和视听结合为主。多学科交叉的参与式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是一种注重欣赏与节奏、色彩、舞蹈律动、写作和绘画等多元化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法,听唱(奏)结合的实践式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是在欣赏的同时加入演唱及演奏,不仅能激发出学生主动参与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唱、演奏水平。怎样运用好教学方法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则是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1-309 引言 目前小学音乐欣赏课在很多小学都不受重视,教师队伍落后、没有有效的教学方法。很多老师将音乐欣赏课上成了人物背景介绍课、音乐家成长史课,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对音乐欣赏课不积极、没兴趣。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成就一堂高效的小学音乐欣赏课。 一、着重以聆听为主的体验式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1.语言创设情境 生活中,我们运用语言来进行交流。语言看起来是那么的平淡无奇,但在教学课堂上巧妙的使用语言这把利刃就会让课堂效果发生质的改变。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低年级的学生普遍喜欢夸张性的语气,高年级学生喜欢生动的语言。在欣赏教学过程中运用美的语言会更容易创设出一种合适的情境,学生们更能融入课堂与音乐。 2.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呈现音乐中的形象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音乐本身。这样,同学们对教材中的角色会更加熟悉也加深了内心的体验。角色扮演创设情境不仅使音乐欣赏课的效率增加,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二)带问题聆听,对比分析音乐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 1.基本要素对比 音乐的表现要素包括了音乐的基本要素,如:旋律、力度、节奏、节拍、调式以及和声等等。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不同节奏特点的作品来进行对比,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认识到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的意义。 2.风格流派对比 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音乐作品会有着不一样的风格,其特点也是大不相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少不了将不同风格流派进行对比方法。中国的传统音乐重视意境,讲求和谐,重在人的内心情感体验。 3.体裁形式对比 我们将进行曲和舞曲放在一起对比的话就会发现他们差异性极大的特征:进行曲的气势磅礴,节奏整齐,常常用四二拍子和四四拍子,节奏上会多次出现附点和切分,曲式多为三部曲式,中间部常常转到下属调;舞曲具有鲜明的节奏,某种典型的节奏型会贯穿始终,律动感很强。 (三)视听结合激发想象力 “听”是音乐欣赏的基础,它能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进行初步联想。“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如果我们想帮助学生消化、吸收音乐,这就需要注重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出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想象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 三、多學科交叉的参与式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一)节奏游戏参与法 节奏在音乐中的地位重大。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来掌握各种节拍、各种时值的音符所组成的节奏型。理解节奏对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起到重要作用,它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提高学生理解音乐表观音乐的能力。 (二)音乐图谱与色彩对比法 音乐图谱具有形式多样,形象鲜明的特点,它便于学生创造出一种更加符合实际音响的记谱法。小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会受到五线谱很大的困扰,而图形谱却更加的直观,它可以借助视觉刺激来补充听力所不能完全辨别的那部分音乐。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创造出各种音乐形象,也可以创造出千姿百态的音乐图谱。 (三)舞蹈律动创编与音乐欣赏有机结合 人们提到音乐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想到舞蹈。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听到某些音乐身体就会本能的跟着律动。小学生的性格活泼特别好动,舞蹈律动的加入迅速的把学生的目光吸引住了。现在的小学生课业繁重,身体呈现亚健康的状态,在音乐课中舒展自己的身体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四)欣赏结合写作与绘画,提高学生创造力 在音乐欣赏课中将欣赏结合写作,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由于音乐存在着极为抽象的美学思想,因此,音乐欣赏过程中出现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占据着重要地位。音乐欣赏是一种自由美,老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创作的空间让他们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而写作是一种有效的创作手段。 四、听唱(奏)结合的实践式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一)欣赏与演唱相结合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欣赏与演唱相结合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譬如我们在欣赏合唱歌曲《歌声与微笑》之前可以让学生先学唱这首合唱曲。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如果在没有练习之前直接欣赏这首二声部作品,学生根本就不能真正体会到音乐里的和声与内部结构。在学唱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对歌曲的基本要素把握得非常透切,当学会这首合唱曲后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观赏有名的合唱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进行改进。 (二)欣赏与演奏相结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在我们欣赏器乐曲的之前可以让学生先学习演奏这首器乐曲,例如钢琴曲《牧童短笛》二胡曲《赛马》等等。学生对乐器都很感兴趣,让他们先学习演奏这些乐曲的话他们会更加的主动积极,当学会演奏后再欣赏别人的表演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在这样的基础上去欣赏那些器乐曲就会让整个课堂更加高效。 五、结束语 小学音乐欣赏课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课程,我们应该利用现在的科技知识设备,去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及审美情趣,去挖掘和发现音乐作品背后的魅力及价值。现在很多小学都不重视音乐欣赏课,没有专业老师,没有专业书籍,没有正确的教学方法。文章通过归纳总结意在给老师提供一些可行的有效方法,更好的将小学音乐欣赏课上好。 参考文献 [1] 沈一鸣.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M].北京:北京基教研中心,2002(05). [2]杨翠翠.教有法,教无定法,而贵在得法——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