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小学语文中段课堂随文练笔评价的有效策略
范文

    凌雯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部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的统一使用,随文练笔是学生学习表达的一种理想方式,活跃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之中,深受师生们的喜爱。但对于随文练笔的评价,却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课堂上及时评价,影响着随文练笔的效果,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与探究。

    关键词:课堂教学;随文练笔;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1-352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那如何去激励学生练笔的兴趣、鼓励学生练笔的信心呢?我们可以借助“评价”,让老师知道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否掌握。和其他教学方式一样,随文练笔也需要有效的评价,有效的评价会直接影响着随文练笔的训练效果与提升。

    一、当前随文练笔评价的现状

    虽然随文练笔深受大家的推崇,但在评价中还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它的训练效果。

    1.评价没有明确的要求标准

    由于随文练笔的“随文”的特点,导致随文练笔没有一个固定的要求标准。课堂上,老师们大都能根据文本的特点,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的随文小练笔,但学生写了以后,教师的评价没有根据练笔的要求进行,导致随文练笔的实效有所降低。

    2.评价的语言笼统而宽泛

    随文练笔的评价除了要按照练笔要求进行,还要根据学生练笔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评价,如果老师对学生的练笔情况把握不够准确,评价语言针对性不强,就会影响学生对随文练笔的兴趣和信心,也会影响课堂随文练笔的效果。

    3.评价效果受时间影响“瘦身”

    我们平时在课堂上用来写的五六分钟,已是十分奢侈,不能让我们花大量时间来落实评价;课后时间有限,我们也没有充分的时间,真正落实对孩子们的练笔进行针对性指导,这也会影响随文练笔的效果。

    二、随文练笔评价的有效策略

    和小学语文教学的其它评价一样,随文练筆的评价具有目标性、导向性、激励性和反馈性等。要使随文练笔评价的功能得以正常和有效地发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优化评价标准:从模糊走向清晰

    (1)是否符合题意

    首先,我们会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练笔相应内容是否理解透彻;是否能针对老师提出的练笔要求,写下恰当的内容。否则写出来的内容文不对题,或词不达意。我们会关注学生的练笔是否立足于文本,是否符合老师提出的练笔耍求,如相关句式或段式的仿写练习等。这是教师与同学在评价练笔的质量时,必须耍仔细参考的一项标准。如若不符合题意,“随文练笔”就不会成立,时间一长,孩子们就会在审题上出问题。

    (2)表述是否清楚

    从孩子们升入三年级开始,我们就更加注重:语言表述有没有错别字,标点是否正确;有没有运用新鲜感的词句。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我们还会关注:句子意思是否表达准确,句子之间是否通顺连贯;有没有把自己的课内外积累进行加工改造,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有没有清楚、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与想象。

    2.优化练笔内容:从冗长走向高效

    一次成功的课堂随文练笔,需要“口头练习”、“书面表达”、“课堂评价”这三者通力合作,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比如,我在执教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这课试讲了几次都不理想。第一次是因为给孩子们表述夏天的景物的时间不足,导致孩子们没法落实到笔头上,也直接影响后面的评价活动。第二次恰好相反,孩子们充分地表达自己喜欢的夏天的景物,留给后面环节的时间就不多,导致后面的环节十分仓促。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们,追本溯源,决定在“练笔内容”上进行调整、优化,然后再试讲,情况就好转了很多。由此可见,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斟酌了再斟酌,只有精准目标,“一练一得”,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贪多,不杞生忧练(担心没讲到位,孩子们不会),才能促使我们的评价落地、高效。

    3.优化评价主体:从老师汇成师生

    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共舞的舞台。新课程也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学生是被评价者,也是评价的参与者。我们不用担忧:“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考虑不周到,也评不出个所以然。”要知道,孩子们有了两年的学习经验之后,这个担忧就是多余的。学习者在输入信息的同时,也在输出信息。试想,如果学生不参与评价,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外界信息,他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正确了,自己到底好在哪儿、有多好呢?因而,随文练笔的评价过程也应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

    4.优化评价方式:从传统走向创新

    (1)“货比三家”互评

    记得,有次小练笔是写动物的外形特征。我在巡视中,发现有个孩子写得很特别,就用这样的方式点评了她写的金鱼。这孩子很开心,孩子们也听得很专心。等孩子们把写好的小练笔交上来时,我发现好多这样的小金鱼。这可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我再进行点评时,就不再是单一点评,而是一次性点评好几份写同类但各自不同写法的小练笔,让孩子们进行比较,并启发他们:还有没有比这些更好的小练笔呢?还有更好的与众不同吗?经过这样的启发式点评,孩子们又进步了不少。

    (2)“点对点”及时评

    即时评价包括我们常用的“口头评价”、“符号评价”、“书面评语”。在课上用的最多的就是“点对点式”的口头评价。比如我们在进行口头表达的小练笔时就会用到。为了让孩子们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掌握的情况,以及对于激发和保护他们学习的信心,我在语言上会采用积极向上、鼓励的语气和话语,及时孩子说得并不好,我也会鼓励他,引导他。然而要做到这些的前提是静下心来,真诚地聆听孩子的表达,从孩子的表达中去帮助、鼓励孩子。其实,这点对于不善言辞的我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但不管怎样,我还是会认真聆听,真诚地鼓励孩子。

    要想课堂随文练笔的评价可行、有效、持续,我们就要坚持做到:让评价的标准从模糊走向清晰;让练笔内容从冗长走向高效;让评价主体不再单一;不断尝试,让评价方式从传统走向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随文练笔评价功能的正常发挥,才能促使随文练笔这种训练形式为小学语文教学助推活力。

    参考文献

    【1】吴秀玲.小学中段语文课堂随文小练笔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9(10).

    【2】林雪英.浅谈小学语文随文练笔的教学策略[J].中外交流,2018,000(045):13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