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三个问题”的“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范文

    柯茜

    摘要:教什么”“为何教”“怎样教”,是课前说课需要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但许多老师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及表述存在偏差。最近,笔者参加了全市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线上说课与答辩),经过探索与反思,积累了课前说课的一点经验。下面,笔者将从背景介绍、说课示例、说课说明等方面,浅谈基于“三个问题”的“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案例。

    关键词:整理和复习;背景介绍;说课示例;说课说明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1-361

    一、背景介绍

    “三个问题”是指“教什么”“为何教”“怎样教”,它是课前说课需要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但许多老师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及表述存在偏差。最近,笔者参加了全市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线上说课与答辩),经过探索与反思,积累了课前说课的一点经验。本文以一节《整理和复习》课为例,来说明基于“三个问题”的备课之后、上课之前的说课经验,供读者参考与研究。

    二、说课示例

    1、说“教什么”

    本节《整理和复习》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的结束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该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口算、笔算和估算,复习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加、减法起铺垫作用。

    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教学目标拟定为如下几点: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会正确、熟练地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减法估算。

    2、说“为何教”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关于“数的运算”的第一学段中,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可见估算的重要性,因此应当让学生知道估算,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年齡小,好奇心强等特点,从知识技能上看,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能用估算解决问题;从思维能力上看,学生已逐步从直观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并且有一定的信息整理能力;从情感态度上看,班级内有一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小组中能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

    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其地位与作用和蕴含的教育价值,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及其认知水平,确定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会正确、熟练地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提高计算的能力。确定教学难点是:归纳整理的方法,灵活、多样解决问题。

    3、说“怎样教”

    整理和复习课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而应该是知识的梳理、整合与应用。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以游戏活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设计“开心农场”的情境串,多媒体出示“开心农场”主题图,导入课题。

    【评析】由于复习课中的知识早已“陈旧”,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产生复习的愿望,并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让课堂“新”意盎然。

    (2)归纳整理,自主建构。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9-18页内容,梳理本单元知识,然后小组交流,展示反馈,质疑评价。

    【评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归纳、整理能力,能够利用较简单的思维导图整理单元知识点。通过回顾与梳理,交流与展示,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体验合作学习的高效性。

    (3)专项训练,强化提升。

    ①复习口算。活动一“摘苹果”,呈现一棵树,红色果是两位数加法52+35=,47+33=,36+20=,23+69=,绿色果是两位数减法86-34=,62-18=,70-26=,65-15=,以同桌为单位,学生自由选择果子互相出题。请口算快的同学交流秘诀。

    【评析】告别传统“开火车”形式的口算,创设“开心农场”的趣味场景,学生置身于丰富的活动中,增加农场体验的新鲜感。同时,在活动中明确算理,提高口算能力。

    ②复习笔算。活动二:“分香蕉”,将香蕉分给树下的猴子:650+340=,750-540=,370+480=,600-240=,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代表上台板演,集体订正。

    小结:笔算万以内数加减法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1,当10后再减。

    活动三:“农场诊室”,同桌交流,讨论每道题的“病因”及正确解答,交流汇报时,一人说错误原因,另一人说正确答案。

    【评析】活动二中,演算得到正确结果后,对应的香蕉就凋落在猴子手中。此环节的设计取代了传统枯燥的讲练计算的复习方式,学生能够在快乐轻松的情境中巩固知识。活动三中,通过对比练习,突出计算中的重点及易错点,准确熟练地计算,加深印象,避免再犯同样类型的错误。

    ③复习用估算解决问题。活动四:“挑礼物”,农场礼品店里有好多漂亮的纪念品,兰兰想买一顶螃蟹帽子和一座水晶马,大约需要多少钱?多媒体出示图文。

    你选择用什么方法做,为什么?展示不同的方法。“你问我答”:一名同学提出数学问题,指定另一名同学回答。

    小结:用估算的方法要比准确计算简单。问题中的关键词“大约”一般是求近似数,用估算解决问题。

    所以,在解决问题時,要结合具体问题,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答很重要。

    活动五:参观“农场大剧院”,开心农场大剧院马上要有动物表演了,剧院共有600个座位,三年级有268人,二年级有296人,若两个年级同时观看动物表演,坐得下吗?多媒体出示图文。

    这道题告诉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搞清条件与问题是什么,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

    【评析】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活动四中,对比感知估算比准确计算要简单。活动五中,设置系列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根据问题和数据的特点灵活选取估算的策略和方法,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4)课堂小结,评价反思。

    出示下列问题,并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回顾与思考。

    ①第二单元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整理的?

    ②口算、笔算和估算需要注意什么?

    ③估算有什么意义?

    【评析】课堂小结是整节课认知过程的后半段,旨在再认识复习内容和整理方法及进一步感受研究的意义。课堂小结有多种形式,若采用开放度较大的让学生谈学习后的收获与感受的方式,会导致这个环节形同虚设;若用教师总结替代学生总结的方式,就得不到学生学习效果的信息,并且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式教学方法也不符合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这里采用的方式能全面发挥其育人功能。

    三、说课说明

    课前说课主要是要将教学的思考、预设和理念等外显出来,说课主要是说“教什么”“为何教”“怎样教”。说“教什么”主要是详述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并由此引出教学目标与目标解析。说“为何教”主要是简述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和学情分析,并由此引出的教学重难点。说“怎样教”主要是详述教学策略分析与教学过程设计。

    参考文献

    【1】邱廷建.“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整理与复习[J].数学小灵通(1-2年级版),2010,000(007):3-6.

    【2】周莹.用生活经验激活估算教学——《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两次教学的对比研究[J].小学教学设计,2018(2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