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临床药师干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体会 |
范文 | 罗承逊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体会。方法:研究样本中的患者从2017年7月-2019年7月入院中筛选,总共筛选85例患者,根据抽签法的原则,将8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组,实行常规药学干预,研究组为研究样本,实行临床药师用药干预,两组在采取不同的药学干预措施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比,在接受药学干预后,研究组的正确使用药物以及联合用药无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药物使用剂量减少以及使用强度降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临床药师对患者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进行药学干预,能有效的提升联合用药准确率,降低药物配伍错误,降低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以及使用强度,该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药师干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效果 根据国家卫生局版本的相关法规,临床用药中,应高度重视抗菌药物的使用,尤其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应强化该类药物的药物管理,以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规【1-2】。我院为了探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临床药师干预的效果,特开展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中的患者从2017年7月-2019年7月入院中筛选,总共筛选95例患者,根据抽签法的原则,将85例患者分为研究组(n=47)以及对照组(n=38),对照组为空白对照组,研究组为研究样本。纳入标准:①均为需要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②近期内未接受过该护理措施;③患者的精神状况以及言语理解能力尚可;④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与家属商量后愿意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研究的入选标准;②对于研究中的护理措施,患者表示拒绝参加;③患者自身患有重大疾病,如:严重心脏病、严重肝肾功能损伤、传染疾病等;④患者参与本次研究不能受益。 研究组: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43.91±4.91)岁;病程:(2.81±0.33)年。 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21例;年龄:(43.59±3.38)岁;病程:(2.83±0.14)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在表1中展示,数据资料显示,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可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药学干预,研究组为研究样本,实行临床药师用药干预,具体措施如下:由临床药师对科室医生进行抗菌药物专题培训,讲述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管理,讲述国内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提升医生对于该类药物的掌握程度;医院应建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制度,药物制定药物应用指征,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药物使用规则,每个月统计科室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每个月分析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原因,指出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整改意见。 1.3观察指标 根据研究要求,将患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统计记录,包括:正确使用药物、联合用药无误率、药物使用剂量减少以及使用强度降低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中的数据进行整理,人工核对数据完整性以及准确性,将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后,采用t检验进行计算;将计数资料使用构成比(%)形式表示后,采用卡方检验进行计算,人工录入数据后,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算,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n=38):正确使用药物29例、联合用药无误29例、药物使用剂量减少30例、使用强度降低31例。 研究组(n=47):正确使用药物37例、联合用药无误37例、药物使用剂量减少38例、使用强度降低37例。 两组患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比,在接受药学干预后,研究组的正确使用药物以及联合用药无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卡方值正确使用药物=0.0702,卡方值联合用药无误=0.0702,P>0.05),无统计学意义。药物使用剂量减少以及使用强度降低率均高于对照组,(卡方值药物使用剂量减少=7.1401,卡方值药物使用剂量减少=4.5957,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3】是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药物,临床上若是让临床药师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干预,对各个科室的医生进行专题培训,讲述国内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提升医生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掌握度,同时医院应建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制度,每个月分析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原因,指出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整改意见【4-5】。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況对比,在接受药学干预后,研究组的正确使用药物以及联合用药无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药物使用剂量减少以及使用强度降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临床药师对患者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进行药学干预,能有效的提升联合用药准确率,降低药物配伍错误,降低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以及使用强度,该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何仁,徐珊珊,陈赛贞,等.临床药师干预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9,36(3):57-60,22. [2] 罗志红,李新贵,陈慧颖,等.临床药师干预提升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效果分析[J].安徽医药,2019,23(10):2098-2100. [3] 倪佳,刘叶芳.药学干预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 (4):486-489. [4] 王琦,商庆辉.临床药师干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5):7-8. [5] 杨阳,葛瑛,周宝桐,等.ASP对胸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和感染发病率的影响[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8,17(12):1050-105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