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数学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究
范文

    周家兴

    摘要: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含了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等方面,是小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学手段过于匮乏,未能满足小学生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需求,影响了小学生学习的进程。因此,为了科学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情景、小组、案例等教学方式教导小学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169

    数学课程较为严谨,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增加了小学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小学生学习数学课程,不仅是现阶段学习的需求,也是未来学习发展的需要。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较为活跃,容易对数学知识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限制了数学成绩的提升。以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帮助小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增强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运用情景教学,培养数学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组成之一,是一种无形的学习内容。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数学空间观念,可以增强对数学知识理解,塑造数学的抽象思维,提升数学的解题能力,提高数学的学习成绩。情景教学是根据教材的内容运用相关的教学环境教导学生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意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学手段较为匮乏,既影响了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也限制了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以此,为了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的空间观念,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教导小学生。

    例如:教师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小学生利用折纸折叠圆柱与圆锥,以此帮助小学生培养数学的空间观念。小学生在利用折纸折叠圆柱与圆锥图形的过程中,能够认知到“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形为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形为扇形”的数学知识,从而可以在脑海中构建平面图形组成立体图形的步骤,培养空间的观念。小学生在折叠完圆柱与圆锥图形后,可以先利用尺子测量圆柱与圆锥图形的半径、高度等数据,再结合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公式计算出相关的数据,从而可以有效增强对圆柱与圆锥数学知识的理解。小学生在学习“圆柱和圆锥”的过程中运用情景折叠图形的方式,可以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数学的动手实践能力,为数学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可以转变教学的方式,丰富教学的手段,为小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教学的效果。

    二、利用小组教学,发展数学推理能力

    小组教学是将学生合理分成学习小组的方式,能够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高效发展。推理能力不仅是小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运用的能力,也是小学生在生活中需要运用的能力。小学生发展数学推理能力,有助于激发学习的潜能,增强学习的思维,构建科学的学习体系,培养优良的学习素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既限制了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也影响了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增强。为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小组教学方式,将小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自主进行探究学习,以此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例如:学习小组在学习“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可以先制定“探究喜欢学科的学生占据班级学生总人数比例”的扇形统计图,再运用以下的步骤进行具体制作。

    (一)准备笔记本,在笔记本上划分出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不同学科的区域。

    (二)问询每一位学生喜欢的学科,在笔记本上的相关学科区域画正字,以便准确统计。

    (三)计算每个学科喜欢的学生人数占班级总额人数的比例,并将其转化为百分比的形式。

    (四)利用圆规画出圆形,运用量角器结合计算的数据画出完整的扇形统计图。

    (五)根据扇形统计图总结喜欢学科的学生占据班级学生总人数之间的关系。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分成学习小组,能够融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解答题目,从而可以提升推理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教学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增强推理能力还能够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小学生初中数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使用案例教學,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案例教学是对学生讲解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教学方式,可以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展数据分析的观念,能够将繁杂的数学理论或题目简约化,提升理解能力,增强数学的逻辑思维。小学生年龄较小,容易在数学学习中陷入学习的误区,难以解答难度较高的数学题目。以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教导小学生,发展小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降低小学生解答数学题目的难度。

    例如:教师在教学“长方体”的过程中,可以为小学生详细讲解以下的例题,让小学生增强对长方体知识的认知,发展小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题目: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33.66平方分米,其中一个面的长是2.3分米,宽是2.1分米,它的体积是_____立方分米.

    讲解:根据已知条件,可以计算出长方体的高是(33.66-2.1×2.3×2)÷2÷(2.1+2.3)=30/11(分米)

    因此,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计算出长方体的体积为2.3×2.1×30/11=1449/110(分米)

    小学生在观看教师讲解的数学题目时,既能够增强对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的运用,提升计算的水平,还能够科学分析题目中可以解题的条件,培养数据分析的观念。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符合现阶段小学生学习的需求,也符合当下的教学需要。

    总而言之,数学核心素养是教师需要融入到教学中的内容,是能够增强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科学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小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数学文化修养,增强数学学习的思维,提升数学学习的成绩。所以,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时,教师可以教育小学生核心素养,降低小学生学习的困难,推动小学生学习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孙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0):73-74.

    [2]陈敏.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第六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综述[J].人民教育,2015(23):46-47.

    [3]华维.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学科建设思考[J].成才,2017(01):28-3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