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刍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
范文 | 胡丹阳 摘要:新课改提倡学生的素质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的重要影响,给予该课程应有的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师也要通过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课堂,使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最大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4-335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立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究其根本是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所以为了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以此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理论情景化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许多较于抽象的概念,而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处于发展阶段,过于抽象的理论概念对于他们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难度的,有些知识他们可能理解的不太准确,有些知识可能只是一知半解,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相反的,如果学生们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概念对他们的学习将有极大的帮助[1]。基于这种矛盾的情况,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学,多媒体因其信息承载量大、呈现信息直观、过程形象有趣等特点成为了教师们讲解抽象理论的好帮手。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枯燥的、抽象的理论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能够将单一、抽象的理论知识以丰富、有趣、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学生们理解起来更加方便、直观。 例如在学习《和朋友在一起》时,该章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我们经常提及“友谊”,但是友谊看不到摸不着,想让学生们准确理解还是需要多媒体的帮助。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展示这样一个动画:管仲辅佐王子纠失败后,其他王公大臣以死明志,只有管仲甘心被捕,其他人都嘲笑管仲没有气节,只有鲍叔牙依然陪在他的身边,因为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为了宏图大业,并不在乎一时的屈辱。当管仲回到齐国当了丞相后鲍叔牙心甘情愿的成为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鲍叔牙齐心协力下,齐国成为了春秋时期的一方霸主。在鲍叔牙去世后,管仲放声大哭:“生我养我的是父母,但是真正懂我的确是鲍叔牙!”通过这样的一个动画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友谊是什么,友谊对每个人的重要性。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学生们就能够更加准确、更加深刻的理解教材知识。 二、联系多姿多彩的生活,将教条的知识生活化 很多学生认为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既死板又教条,对学生完全没有吸引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其实和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或者说教材中的内容完全就是日常生活的提炼与精简[2]。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将教材和生活相联系,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重视教材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中将生活与教材知识有机融合,从而使学生们利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辅助理解教材知识,同时生活化教学也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以学习《网络改变世界》为例,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的便利,并与我们的生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为了使学生了解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网络对世界的影响,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网络是学生们再熟悉不过的,在教师安排了讨论任务后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到讨论的行列中,有的学生说网络方便了我们的购物,之前没有见到过得事物都可以通过网络买到;有的学生说网络方便了我们出行,在出行前可以利用网络购票、网络订房等;还有的学生说网络方便了吃饭,多种团购软件能够帮助我们省钱,当我们不想做饭的时候还可以利用外卖软件定外卖。学生们激烈的讨论着,课堂气氛高涨,教学效率不降反增,同时学生们对该章节的教学内容理解的更加深刻,掌握的更加准确。 三、凭借丰富教学活动,将枯燥的学习趣味化 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学习的知识无论是记忆时间还是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都要比平静的时候效果要好。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教学活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参与性。当学生对教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教学任务就能够高效完成。 例如在学习《让友谊之树常青》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出示这样一个案例张明和王洪是好朋友,一天张明的妈妈给他买了一本他期待已久的书,张明非常高兴,但是他却将书偷偷藏了起来,不让王洪看。同时王洪的妈妈也给他买了一本书,但是王洪的心里一直想着自己的好朋友,所以他让妈妈有给张明买了一本并送给了张明,这时张明发现这本书和自己的是一样的。如果是你,你喜欢和谁做朋友?为什么?同学们展开激烈的讨论,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大家明白了想要友谊之树常青就要平等的对待朋友、尊重朋友、时刻想着朋友。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讲一讲自己和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想对好朋友说的话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生在有趣的、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将知识牢牢掌握。 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教材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重视该课程作用,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主动汲取知识,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信息化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研究[J]. 徐炳强. 学周刊. 2020(02) [2].基于生活化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J]. 苏开结. 考试周刊. 2017(3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