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小学低年级如何使用画图策略解决数学问题
范文

    罗丽丽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运用画图策略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数学是一门数形结合的学科,畫图策略在数学学习的各个阶段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还不够全面,空间想象能力也严重缺乏,所以学生借助于画图策略能够更快地厘清题目的主干信息,把握题目的关键要点,将抽象问题直观化,有助于学生直观理解问题。

    关键词:画图策略; 小学数学; 画图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014

    小学生的智力水平与成人对比来说相对低一些,因此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难以掌握的知识点,学习并不像成年人那么简单。画图法是众多的解题策略中最基本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策略。它是通过各种图形帮助学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使学生能从图中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搜寻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体会画图的作用和价值。引导学生领会画图策略中的数学思想,提升数学素养。

    一、小学低年级使用画图策略决数学问题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中,部分题目可能会出现信息干扰或重叠的问题,学生的逻辑思维还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往往找不到题目的主干,导致解题难度变大。因此,运用画图策略,将题目中的主要数量关系以直观的图形表示出来,无用的干扰信息自然就被过滤掉,题目也就一目了然了。

    同时,小学生的数学想象能力总体而言比较差,对一些需要迂回思考的题目,有时做起来会力不从心。比如在学习数量关系时,题干信息有时会绕来绕去,导致学生难以把握关键点。因此,学生适当地运用画图策略,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更容易理解题意,让数学学习更加得心应手。

    二、认识画图的必要性

    数学中的图形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应用题里的数量关系,启迪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通过画的图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一步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学生都能快速解答,但是遇到稍复杂和逆向思维的解决问题,发现部分学生就无从下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例如: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小朋友排队买票,小明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大部分学生一看到题目很快列式解答,他们在以前的学习和练习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思维定式———求一共有多少就是用加法,所以列出了算式“9+5=14”。教学时,我问了孩子们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这个算式里有没有算上小明,算式中的9和5表示的哪些人?然后让他们讨论如何回答问题,最后汇报讲解。这样的一个过程下来,只有十几个孩子理解,后来我又讲了两遍,理解的孩子虽然多了,可是换了一道类似的题:从前数起我排在第9个,从后数起我排在第5个,这列一共有几个?大部分学生又习惯地用9+5+1=15。采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先让学生独立画自己喜欢的示意图,再让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然后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教师讲解利用直观示意图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较为复杂的排队问题,可以利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体会用画图法解决复杂的问题的必要性。

    三、通过图形辅助理论知识讲解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理论性的基础知识,比如,加法、减法等数学计算,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其内涵是什么,这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形成有效掌握。因此,在课堂上讲解相关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图形来辅助讲解。如对于“操场上有男生10人,女生6人,男生比女生多几人”这样一个案例进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用不同长短的线段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学生在线段图中直观感受到,男生比女生多,求男生比女生多几人,即求长、短两条线段之间的相差。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利用了例题图示化。借助图形的直观性和具体性,发现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画图不仅是为了解题,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图文并茂的场景图,让孩子们的思维体操更准确,更潇洒。

    四、循序渐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画图教学意识

    数学画图与美术画图存在本质区别,数学画图不可缺少教师的正确指导。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内,根据教学内容呈现正确的画图方法,既要有效激活学生的画图意识,也为其自主画图搭建良好的平台,从而激活他们的数学思维。让学生画好图对于正在处于具体操作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渗透与画图思想,从认识图到补充图的相关条件,再到独立画图,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一步一步地理解掌握怎么识图、画图。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严密性、系统性等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画图习惯,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画图品质,使图画清晰直观地反映题目数量关系,体现学生数学思维过程。

    认图、画图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识图、认图开始一点一滴的培养,从量变到质变。作为小学生,感性认识较为丰富,喜欢丰富多彩的图案。在这背景下,教师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认图能力。例如在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选择相符合的图片,让学生看到图片中学校操场上有3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教师通过让学生互相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用这样的方式,通过语言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认图、识图能力。

    总之,通过画图的方法将数学问题用画图的方法呈现,化抽象为直观,有助于解决小学生现有认识水平与数学认知之间的矛盾,使数学知识借助图画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有效降低数学教学难度。在数学教学中画图运用是一门艺术,通过反复练习,掌握画图一般方法,灵活运用,才能使画图思维点亮学生思维之火。

    参考文献

    [1]王莹.低年级数学教学应善用“画图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8(S2):120-121.

    [2]徐金春,王清.画图:突破“解决问题”重难点——低年级数学“图式化”教学思考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8(Z6):56-5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