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简析初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策略
范文

    黄洪新

    摘要:初中阶段的古诗词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习惯、知识以及学习的经验,因此初中阶段古诗词学习的难度有所提升。近几年,古诗词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旨在让学生领略我国历史文化的精髓所在,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文学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与提升,从而促使其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重点阐述初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策略,旨在为教师教学提供丰富理论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026

    古诗词的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的部分,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文学素养与文化品位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一、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意义

    古诗词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其中包含了我们祖先最灵动,最精辟的诗句语言,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不学诗,无以言”,中华诗词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学几千年流传后的积淀,其中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底蕴,情感充沛,能够给人以无尽的思量和启迪。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加强古诗词阅读教学,带领学生深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灿烂的文化,借助丰富美丽的诗歌语言,照亮学生的内心世界。而通过加强古诗词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让学生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古诗词中还蕴含了许多历史文化,通过加强古诗词的学习,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加强中华文化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咏诵经典的过程中,借助优美的文字和语言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而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深入领悟诗词语句中所蕴含的精神和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爱国情操。

    二、应用朗读教学的形式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古诗词在形式内容上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同时通过对于古诗词的朗诵,学生能够体会到传统诗词的特殊性。在古诗词的朗诵中,学生不仅能够对于押韵等形式进行体会与了解,也能够在朗诵时感受到古诗词内容的抑扬顿挫,这是由于古诗词的写作讲究平仄。在诗歌格律的体验与感受中,應用杜甫的诗歌引导学生进行体会,是较为适宜的选择。这是由于杜甫的诗歌的写作正值盛唐,这个时代中诗词的格律等相关的限制与形式已经形成,同时作者个人对此较为重视,教师也可以向学生进行古代文学常识的普及。

    因此,在初步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于古诗词中的格律进行简要的介绍,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诗词的朗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的过程,对于古诗词的特殊音韵美达成认识与体验。朗诵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初中阶段的学生也能够对于古诗词的大意达成理解,因此,在诗词的朗诵中具有一定的情感释放与情感抒发的效果。可以在学生朗诵的同时,应用与古诗词内容情感较为接近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使得学生的情感更为充沛,提升朗读的体验。

    例如,在朗诵部编版语文中所选择的古诗词,曹操的《观沧海》时,教师应用德沃夏克的《征服天堂1492》作为背景音乐,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中豪迈的气势。此外,一些古诗词有现当代的歌唱版本,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歌唱的版本,使得学生能够在学唱中完成对于古诗词的背诵。值得一提的是,教师需要使得学生认识到,古诗词在古代是作为一种歌词的形式进行流传的,教师可以应用“旗亭画壁”的故事,引导学生对于诗歌的可唱性进行认识。此外,为了使得学生对于古代的诗词的演唱能够更为直观的了解,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就流传下来的古诗词内容进行欣赏。由于课本中选择的内容较为有限,教师可以向课外拓展。例如,宋代姜夔所作的《鬲溪梅令》,就有相应的乐谱流传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聆听。

    三、课内多篇古诗词群文教学

    此是统一针对教材中的古诗词,根据教授议题,将教材中所有的古诗文整合后分类,优化现有教材古诗词在其中编排分散的情况,聚合知识,发挥综合效应。不但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词文本的领悟,还是一种省力气的教学方法,表现为下面几点:第一,教材中的古诗词是教育专家精心挑选的,无论是内容还是情境都经得起推敲;第二,无需学生另外下载或者打印学习资料,通过教材的翻看就可学习;第三,教师也不用浪费时间找寻新的教学资料。

    例如讲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古诗词内容的时候,以“忧国忧民”为中心,围绕此在教材中找寻与其相符的古诗词。教师带领学生精读文章之后,找出相似情感表达的古诗词,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过零丁洋》的导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述作者对国家发展的担忧;《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讲述作者想要收复中原,却又无能为力的悲愤之情;《过零丁洋》中作者将自己与国家结合,认为国家处在危险之中,自己也像河面中的浮萍,时起时落。三个文章结合教学,让学生通过此加深对国家热爱之情,增强爱国素养,并能以更好的学习兴趣,参与到古诗词教学中,促使其积极参与到群文阅读课堂中。

    四、情境创设,加深学生的意境品位

    意境是作者通过自己内心的情感活动,将思想与情感融合为一体,从而创造出颇具主观色彩的、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古诗词的美妙,除了用字考究和精准之外,其语言的凝练也是一大亮点,通过塑造生动、鲜明的意象,为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意境优美而深远,将自己浓浓的情思寄于字里行间。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通过语言塑造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相应的古诗词情境,让学生在生动逼真的情境之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增强学生对诗词意境的品位,加深对作者当时情怀的感受,进而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师更要注重古诗词教学,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心底喜欢上古诗,不仅喜欢古诗的外在形式,也能喜欢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意趣,唯有如此,才能让古诗教学的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海源.浅谈诵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学苑教育,2019(07):33.

    [2]张兆凤.语文核心素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落实问题的解决对策[J].安徽教育科研,2019(05):9-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