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幼儿园大班创意美术游戏策略 |
范文 | 苏嘉敏 摘要:国民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越來越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也变得越来越好。幼儿园孩子群体的年龄太小,心智还不成熟,思维发散能力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比较欠缺,幼儿园大班的绘画教学,主要还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为主,让孩子乐在其中,孩子对绘画有更高的兴趣,才能让思维得以发散,而结合小孩子的兴趣爱好,再没有比游戏更能让课堂氛围轻松活跃的了,在幼儿园大班绘画教学中运用游戏,能让心智还在发育的幼儿园孩子乐意接受,有更强的兴趣去探索绘画教学的内涵。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 绘画教学; 游戏的应用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078 幼儿园教学中,绘画教学占有很大的比例,目的是让幼儿建立初步的理性认知,而创新意识的培养,能让幼儿对绘画教学的认知更加清晰,开发幼儿智力,激发幼儿的绘画潜能,对幼儿在绘画方面的帮助巨大,因此,在幼儿园大班绘画教学中应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 幼儿园大班绘画教学中应用游戏的重要性 要分析绘画教学中应用游戏的重要性,需要从幼儿园孩子的性格特点分析,幼儿园孩子较大的特点就是思想单纯、好动、对陌生的事有强烈好奇心,但陌生的事如果太难,好奇心又会很快衰减,可以说,幼儿园孩子的天性便是好玩,如果在幼儿园大班绘画教学中对孩子的要求太多,孩子对绘画教学势必产生抵触情绪,之后将再难以融入绘画教学中来。另外,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差,如果教师只顾自己传授绘画知识,讲得天花乱坠,但孩子理解不了、记不住,又会产生抵触情绪,孩子根本难以引发兴趣,而兴趣是幼儿园孩子学习的先决条件,没有兴趣是非常致命的,孩子会陷入学习的泥潭之中,对绘画教学极其不利。 如果教师在绘画教学中,因势利导将游戏运用进来,用有趣而生动的课堂氛围和教学内容吸引孩子,让孩子的求知欲迅速提升,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孩子不仅绘画教学的学习会很顺利,对于优秀品格和观念的养成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大班绘画教学中运用游戏策略 1.教师要把“创意”具体化、明确化。 有的教师常会要求幼儿做的作品“跟老师的不一样”“跟小朋友的不一样”。这个空洞的要求常常使幼儿束手无策。笔者认为所谓“不一样”,首先应提倡幼儿创新,即作品不同于自己以前的创作,不满足于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如对于“小小建筑师”活动,可提供小石头、小木片、秸秆等接地气的乡土辅助材料,让幼儿进行泥塑创作活动;或者搭建房子,让幼儿体验不一样的快乐。他们以自己的理解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别具一格的建筑,教师也就用不着担心出现“千篇一律”的结果了。 2.引导幼儿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 2.1优秀幼儿美术作品和绘本 从幼儿实际出发,选择优秀幼儿美术作品或在国际上获奖的儿童画进行展示,让幼儿在欣赏中运用感官欣赏美,体验美。通过作品展开想象,并运用语言交流个人的感受。绘本是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每本绘本的画面风格、角色造型、场景设计、绘画语言,都是可以借鉴的宝贵美术资源。 2.2与生活经验相关的名画、名作 结合名画的欣赏来提高幼儿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可以提供一些色彩鲜艳明快与生活较为接近的,利于幼儿理解的名画来进行欣赏。幼儿在感受作品感性形式中所蕴含的更为丰富的内在意义,同时也为美术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动的、鲜明的内在图式。 2.3民间艺术品 我国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如年画、剪纸、皮影等,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民间美术题材大多造型夸张,色彩饱和度高,构图精妙。了解这些特点后,让孩子们抓住这些特点进行大胆的创作,会达到特别好的视觉效果。 3.幼儿绘画教学与本土文化的结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通过对自身特色与优势分析,发展充满活力的幼儿园,贴近本土特色,贴近本土幼儿生活,让幼儿能够自发理解生活有学问,生活有知识等等, 例如,我园大班上个月开展的《东坑乡情》,我园幼儿开展了东坑镇本土资源的主图研究,幼儿通过晒菜干,晒萝卜干,晒阴彩等等,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这是我们东坑本土美食“东坑三宝”,还有大班级活动“畅游东坑,寻找古韵”孩子通过打卡方式到东坑的特色建筑进行游览与写生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有目的、有计划、方幼儿了解东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接受本土文化的熏陶后,再回到幼儿园接着孩子们通过自身的感受描绘绘画《东坑八大景》《彭氏大宗祠》《东坑文阁塔》以及幼儿用画笔设计《未来东坑》等等,本土文化资源可以把幼儿对家乡的热情融入美术活动创作中,激发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情怀,不仅仅使得幼儿受到艺术教育同时也有益正确树立幼儿的价值观。 4.巧玩技法 在创意美术活动中,技法不再是单一枯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把技法的实施过程设计成游戏,让幼儿的绘画过程与游戏融为一体。通过探索各种材料工具的运用和画面效果的表现,突破可能会碰到的某些限制,通过巧玩技法轻松呈现出各种图形和肌理效果,让幼儿尝试在二维平面上创造出三维空间,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能力,并努力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 大班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性地提高幼儿绘画创新意识,结合上述策略,让幼儿产生一定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新潜能,这会让幼儿的绘画兴趣更高,同时让思维模式更完善,对幼儿来说具有极强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雅. 绘画与玩乐的相辅相成——幼儿绘画游戏教学的探究[J]. 好家长, 2018(21). [2]王小丽[1]. 浅谈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游戏化教学[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13):P.65-65. [3]崔华香. 幼儿园绘画活动游戏化的实践探索[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17(2):00253-0025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